創業後,創辦人、股東該如何分配股權?重點不是拿多少股份,企業成長才是獲利關鍵

2024-03-24 09:10

? 人氣

創業後,創辦人、股東該如何分配股權?(圖/Pxhere;作者/rawpixel.com)

創業後,創辦人、股東該如何分配股權?(圖/Pxhere;作者/rawpixel.com)

年輕人:「記得當初草創公司時,劉會您就給我股權設計的建議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劉會:「沒錯,上次談到這件事是在你剛要設立公司的時候。事實上,在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中,一定需要許多資源才能夠順利成長。而通常掌握技術或Knowhow的創辦人,缺少讓產品商業化或規模化的經濟資源,因此需要對外募資,請求擁有資源的人成為公司的股東,並將資源投入公司。而隨著新股東的加入,原始創辦人的股權比例便會不斷下降,若沒有仔細設計過,可能就無法掌握股權的重要比例,失去控制權。」

年輕人:「所以為了避免這種事,身為創辦人,要怎麼設計我的股權?」

劉會:「每次在跟新創團隊討論股權規劃時,我都會先強調一個觀念。」

年輕人:「什麼觀念?」

劉會:「股權規劃只是手段。真正重要的目標,其實應該是技術團隊與資方一起共同努力、互相信任,將企業的價值做大,如此一來,即使手中握有的股權不多,但少少一股也可以擁有極高的價值。反過來說,如果公司沒有做起來,即使手上握有大量的股權,終究也是一場空。」

年輕人:「嗯……。確實有道理。」

劉會:「當然我也可以理解,許多創辦人或是技術研發團隊,都會覺得自己好不容易將公司發展到一定的階段,若一下被金主併購一大部分的股權,就好像自己生下的小孩被別人搶走的感覺。但,為了爭奪公司的大股而失去寶貴的資源,我認為得不償失。」

延伸閱讀:華爾街日報》8年前聯合創辦OpenAI,馬斯克與阿特曼兩位大神為何鬧翻了?

年輕人:「但有時候金主也很愛指指點點呀!如果我們這些做事的沒有占大股,很難推動自己認為對公司好的決策,還要成天說服股東後才能執行,根本降低做事的效率。」

劉會:「我認為營運團隊跟股東一定都是為了公司好才提出各種建議,只是有時候雙方立場不同,所以需要溝通與協調。畢竟金主投入資源也有風險,創業團隊更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跟時間都投入事業了,大家都會有自己的堅持和追求。」

年輕人:「嗯,風險這部分我也同意,大家都在一條船上,應該要同心協力才是。」

劉會:「在這樣的觀念下,我們去設計股權占比,事實上是要建立一個協調股東與創業團隊的經營機制。在創業初期需要經營效率的時候,讓創業團隊占據大股;而對於提供資源的股東,則分配較少的股權,但要確保他們依舊可以取得相應的回饋,以及必要的退場機制。」

年輕人:「這的確是應該的。對於提供資源的股東,本來就也要保障人家的權益。不過劉會,我現在想知道的是當公司面臨上市櫃,對外募資時碰到股權分散的問題,我們又該怎麼去應變?」

劉會:「上市櫃的過程中,主管機關要求企業進行股權分散,條件大約是由外部股東持有20%以上的股權或占有已發行股份總數達1,000萬股以上,這項條件通常不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權,所以經營團隊還能保有一定的控制權。」

上市與上櫃有何差異?(圖/時報出版)
上市上櫃對流通在外股權的要求(圖/時報出版)

年輕人:「意思是我不用擔心因為股權分散失去控制權嗎?」

劉會:「隨著你的公司逐步走向上市櫃,最終你的股權比例一定會不斷被稀釋,不過到了那時,公司的經營權與所有權已經徹底分離,企業變成由專業經理人主導,而股東則是企業權益的享有者。」

年輕人:「原來上市櫃後最終都會降低持股啊……。」

劉會:「是呀!所以也有一些不需要對外募資、本身事業穩定經營的企業,選擇不上市櫃,許多隱形冠軍都是這樣的。」

年輕人:「可以穩穩賺,又不用釋股給外人分散股權。」

劉會:「這的確是一種選擇。但在資本市場中公開發行也會為公司帶來許多好處。除了在募資上變得快速又便利外,公開發行還能增加公司的知名度和可見性,吸引更多投資者與社會大眾的關注,也能招募到更多優秀的人才。此外還會讓股票的價值隨著企業的成長而變化,對公司長期發展帶來助益。」

(劉會停下了話題,因為他發現年輕人露出了思考的表情)

作者介紹

戚務君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會計組博士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會計學系教授。曾任政治大學公企中心主任、政治大學產學營運中心營運長。主要研究領域與授課領域為財務會計、公司治理與審計。

劉福運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博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技醫療EMBA
國立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
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碩士
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學系畢
中華民國會計師高考及格

現職:
碁元會計師事務所創辦人暨所長
碁元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總格精密(股)公司獨立董事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EMBA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流行音樂產學應用碩士在職專班兼任助理教授
曾任工商時報證券新聞組採訪記者

吳宗翰

學歷:
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候選人
國立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
輔仁大學會計學碩士

現職:
碁元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
碁元知識移動(股)公司董事長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院兼任講師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稅系兼任講師

莊秉義

學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碩士研究生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暨會計學系雙主修畢
臺北市立建國中學畢

現職:
碁元會計師事務所所長特別助理
中華民國會計師高考及格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