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住新事物,不只是變老的關係!專家曝「這1物」奪走人們的注意力,過度依賴記憶力會變差

2024-02-12 12:00

? 人氣

大腦是人體中會消耗大量能量的器官,因此具有盡可能節約能量的功能。(示意圖/取自freepik)

大腦是人體中會消耗大量能量的器官,因此具有盡可能節約能量的功能。(示意圖/取自freepik)

谷歌效應 Google Effect

意思:對於可用網路搜尋引擎輕鬆蒐集到的資訊,人的記憶能力會變差的現象。又稱為數位失憶。

關聯:輕鬆獲得大量資訊的問題

網際網路興起後,人類的習慣與文化在這幾十年間有很大的轉變,可以說變得格外方便了。不過,關注急劇發達的數位社會,與花了幾萬年緩慢演化的人體性質之間的摩擦也很重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中一個摩擦就是稱為谷歌效應或數位失憶(digital amnesia)的現象。這是一種只要想到資訊就儲存在電腦或手機裡,人便會下意識地不去記住這些資訊的傾向。

谷歌效應的概念圖。(圖/台灣東販提供)
谷歌效應的概念圖。(圖/台灣東販提供)

為了帶各位了解谷歌效應的發生原因,我們先來看看大腦的記憶機制。

眾所周知,大腦是人體中會消耗大量能量的器官。以成人來說,大腦消耗的能量約占人體總消耗能量的2成。因此,人類的大腦具有盡可能節約能量的功能。

其中又以記憶消耗的能量特別多。要記住事物,就必須改變大腦神經細胞的連結,尤其長期記憶需要經過複雜的程序。更新神經細胞後,還必須讓電訊號不斷通過這個新的回路。

你應該曾為了背英文單字而一直寫或一直默念吧。就跟這種情況一樣,要發出訊號,就必須集中精神不斷地注意那件事物。

換言之,對大腦而言固定記憶是很費力的重勞動,因此如果知道資訊已儲存在某個地方,大腦就會轉為節約能量的運作方式。

有項實驗實際檢驗了大腦的這種特性。實驗者要受測者閱讀幾篇文章,並告知他們必須記住文章內容。開始測驗之前,實驗者告訴其中一群受測者這篇文章會儲存在電腦裡,並告訴另一群受測者文章會刪除。之後,便開始測驗受測者記得多少文章(Sparrow et al., 2011)。

結果發現,事先被告知文章會儲存在電腦裡的受測者記得的內容很少。值得注意的是,實驗者並未告知受測者之後能看電腦裡的資訊。不過,光是得知資料會儲存在電腦裡這項事實,記憶力就會變差。

應該有不少學生會使用手機的相機功能,將老師上課的板書記錄下來吧。這種時候,跟不用相機拍的人相比,用相機拍的人就可能較難深入理解上課的內容。

數位機器奪走我們的注意力

雖然這件事跟谷歌效應無關,不過我們的注意力也很常會被數位機器或社群網站吸引過去。

以社群網站為例,使用者的使用時間愈長愈能帶來廣告收入,因此網站的系統運用了各種吸引注意力的技術。此外,社群網站特別能滿足尊重需求與社會歸屬感,像「按讚」之類的反應會影響大腦的獎勵系統。這時,人體會釋放在吃到美食或吸食毒品時會分泌的多巴胺。

於是,我們就會一直很在意手機。就是這個緣故,我們的專注力才會不放在該做的事情上。可能每個人都有過這種情況,而且造成的負面影響其實很嚴重。

另外也有報告指出不使用手機的好處。據英國研究表示,學校禁止使用手機後,學生的成績就進步了(韓森,2021)。

防止被數位機器奪走注意力的檢查清單。(圖/台灣東販提供)
防止被數位機器奪走注意力的檢查清單。(圖/台灣東販提供)

如何擺脫谷歌效應的負面影響?

現在可說是能立即取得許多資訊,進而只是單純背誦某些東西的能力很難得到肯定的時代。因此,有可能導致深入學習某個事物的意願下滑。

不過,多數的考試都禁止攜帶手機與電腦,因此還是有必須背誦的時候。也許有人會認為這種狀況不合理,但就算可使用手機或電腦查詢,基礎知識量愈多當然愈快找到需要的資訊,理解所需的時間應該也比較短。換言之,若要解決問題,事先將資訊儲存在自己的腦內是最好不過的方法。

順帶一提,使用紙本書或辭典學習的話,記憶黏著度會比較高。想要深入學習的話不妨使用紙本書吧。

參考文獻

Guangheng Dong and Marc Potenza, "Behavioural and Brain Responses Related to Internet Search and Memory",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42, 2546-2554, 2015.

Betsy Sparrow et al., "Google Effects on Memory: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Information at Our Fingertips", Science: 333, 776-778, 2011.

Anders Hansen, "Skärmhjärnan".〔繁體中文版:安德斯.韓森(葉小燕譯)《拯救手機腦:每天5分鐘,終結數位焦慮,找回快樂與專注力》究竟。〕

第三人效應 Third-Person Effect

意思:覺得他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大眾媒體的影響。

關聯:敵意媒體效應

動畫的管制

漫畫《航海王(ONE PIECE)》中有個角色叫做香吉士。漫畫與日本版動畫的香吉士總是叼著香菸,但國外版動畫的香吉士卻是叼著棒棒糖。動畫《蠟筆小新》中被認為會教壞小孩的「低俗」場景後來也都遭到刪除。

除此之外也有許多人呼籲,要管制殺人犯或性犯罪者喜歡的動畫或遊戲。

雖然這些做法都是為了防止孩子受到不良影響,但要打造健全的社會真的需要這種管制嗎?

著眼於這個現象的其中一項理論稱為第三人效應。

第三人效應是指,認為自己在媒體或網路上接收到宣傳(propaganda,企圖導向特定的思想、輿論、態度、行動的行為)或有害資訊時不太會受到影響,但其他人容易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可能認為自己以外的第三人容易受到媒體的不良影響,而對大眾媒體及其他媒體進行過度的管制。

評估媒體影響的模式與第三人效應

參考:正木誠子〈關於第三人效應與媒體影響之評估對民眾看待媒體的態度或行動造成的影響之考察―聚焦於對電視節目的批判―〉慶應義塾大學媒體傳播研究所,2020年。

評估媒體影響模式與第三人效應。(圖/台灣東販提供)
評估媒體影響模式與第三人效應。(圖/台灣東販提供)

戰爭期間的第三人效應運用案例

最早提出第三人效應的社會學家,其靈感來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的軍事策略。硫磺島戰役當時,日軍曾對美軍當中由非裔人士所組成的部隊進行宣傳戰。

日軍採用的方法就是散發傳單,內容寫著「沒必要為白人犧牲生命,日本人不跟有色人種戰鬥,快點投降吧」。

我們並不清楚這種傳單對於非裔士兵有多少影響,甚至還有一說認為幾乎沒有說服效果。

但是,率領這支部隊的白人司令官卻命令部隊撤退了。原因可能是司令官擔心由於傳單使得黑人士兵士氣低落。發送給非裔士兵的訊息,最後卻影響了非原本目標的司令官(第三人)採取的行動。這種第三人效應從以前開始就被當作一種宣傳戰略來運用,故日軍也有可能是故意利用這種效應。

此外,也有人指出第三人效應是導致政治壓迫的因素之一。

例如某個獨裁國家會進行言論管制,發布反政府資訊的人會被關進集中營接受拷問或殺害。

反觀民主國家,批評政治家或政黨可謂家常便飯,但是政權卻沒那麼容易動搖。由此可見,獨裁政權因第三人效應而高估了人民發表言論的影響,獨裁者害怕那些言論會改變社會大眾的想法。

哪種人容易受到第三人效應的影響?

據說在納粹黨崛起的時代,德國民眾就是用剛開始普及的收音機收聽廣播才會對希特勒產生狂熱的崇拜,這件事常被拿來證明大眾媒體登場後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但是也有一說認為,納粹黨其實是在取得政權後才大肆進行宣傳活動。對當時的納粹黨而言,「國民熱愛有領袖魅力的希特勒」這樣的故事是有利於他們的;對失算的政治家們與投票給納粹黨的國民而言,當作自己被宣傳所騙是一個比較好的藉口。此外,在第三人效應下,宣傳的影響力被高估了,也許宣傳的媒體傳播效果並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大(稻增,2022)。

這種暗示大眾媒體的影響力有限的理論,稱為「有限效果論(limited effects theory)」。有限效果論認為,選舉時選民要投票給誰可用社會屬性來預測,大眾媒體的影響其實相當有限。

據傳大眾媒體對於納粹黨崛起的影響有限。(圖/台灣東販提供)
據傳大眾媒體對於納粹黨崛起的影響有限。(圖/台灣東販提供)

有人針對某個宣傳進行問卷調查,請受測者評估自己受到的影響並預測他人受到的影響,結果幾乎所有人都回答他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宣傳的影響(Davison, 1983)。

但事實上,不可能每個人都比別人更難受到影響,因此這就會造成集體的「錯誤認知」。認為他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媒體影響,等於認為他人是比自己更沒判斷力的弱者。

有研究指出,對於色情作品之類的性描寫,女性比較容易產生錯誤認知的傾向;此外年紀愈大以及自認教育程度很高的人,愈容易發生錯誤認知。換言之,愈是對他人具有優越感,愈容易受到第三人效應的影響(正木,2020)。

獨裁國家的領導者,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另外,愈博學的專家愈容易受到第三人效應的影響。愈是站在這種立場的人,愈需要注意自己是否成了過度管制的幫凶

或許有人會覺得,自己無緣站在施行管制的立場,認為這種事跟自己無關,不過在職場、學校或家庭裡要制定規則時,這點應該還是可以作為參考。

參考文獻

Walter Davison,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7, 1-15, 1983.

安野智子〈メディアの影響力の認知は世論形成を媒介するか〉選挙研究:11, 46-60, 1996年。

稲増一憲《マスメディアとは何か:「影響力」の正体》中央公論新社(中公新書),2022年。

津田正太郎《ナショナリズムとマスメディア》勁草書房,2016年。

正木誠子〈第三者効果とメディア影響の推定がメディアに対する態度や行動に与える影響に関する考察〉慶応義塾大学メディア・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所紀要:70, 57-70, 2020年。

作者介紹|情報文化研究所

為推廣資訊文化論及相關領域研究並促進交流,1996年成立情報文化研究會,2018年升級為情報文化研究所。成員包含新銳研究者,以及活躍於各領域的社會人士,眾人皆在這個交流園地熱烈討論與提出建言。現任所長為高橋昌一郎。

負責撰寫本書的是情報文化研究所3名研究員,3人的現職與研究主題如下。

作者介紹|米田紘康

(第Ⅰ章主筆)

桃山學院大學副教授,專攻行為經濟學與神經經濟學。目前的研究主題是,當人陷入不確定的狀況時會如何做出決策。此外也對將行為經濟學應用到社會、協助解決問題的巧推理論(Nudge)有興趣。

作者介紹|竹村祐亮

(第Ⅱ章主筆)

同志社大學特別研究員,專攻空間統計學。目前的研究主題是,鎖定某疾病造成的死亡現象發生頻率比周圍多的地區(熱點)之手法。

作者介紹|石井慶子

(第Ⅲ章主筆)

青山學院大學助教,專攻熱流工程學與可視化測量等。對廢熱回收法與傳熱傳質學有興趣,目標是研發永續、節能的製造技術。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台灣東販 《戰勝思考騙局:讀懂3大學術領域×60個認知偏誤,破解被操縱的人生》(原標題:記不住新事物,原來不只是年紀的緣故?)

責任編輯/洪生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