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錢人能賺到花不完的錢?專家曝光致富關鍵,看懂富人和窮人的差別

2024-02-13 11:00

? 人氣

金錢本質單純,若能遵循書中法則,便能扭轉人生。(示意圖/取自pexels)

金錢本質單純,若能遵循書中法則,便能扭轉人生。(示意圖/取自pexels)

我曾經以為個人理財一定很困難、很複雜,所以才有這麼多人痛苦掙扎。有太多必須思考的面向、必須學習的知識,要擅長理財恐怕需要靠一點運氣,又或是爸媽早已在你的銀行帳戶裡存了一大筆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之所以認為個人理財很困難,或許是因為我並不相信個人真的能利用金錢來改變他的處境。當然,你可以唸書受教育,多賺一點點錢,過得更舒服,買更多東西,但你或許還是會承受相當的痛苦。以前的我相信,我最有錢大概就是中產階級。 我以為真正的財富自由不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我就是沒那麼幸運。

在我成長的環境中,經濟狀況的分歧其實很大。有些人處於真正的貧困,有些人是中產階級,也有人是極度富裕( 想像一下超大別墅、地下室的冰球場和頻繁的日本商務旅行) 。我的朋友來自各種社會經濟階級,而我還記得,拜訪某些「有錢朋友」的住處時,都會讓我感到自卑。他們的家庭晚餐會吃秋葵濃湯,點心是水果餡餅,而我家的主食卻是冷凍肉丸、白飯和玉米罐頭。

對我來說,看著別人經濟富裕是很奇怪的感覺。高中時期,因為家庭生活一團混亂,我有段時間不常在家,我跑去和朋友住。我記得朋友的爸爸總會為我們準備午餐。我猜朋友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我不敢相信她爸爸竟然有錢為她準備三明治,而且每天都會裝在新的紙袋裡,甚至連我也有一份─用好的麵包和好的肉品。我注意到家裡有錢的朋友,親戚們通常也都有錢。他們的財富不是特例,而是他們世界的常態。

排除干擾致富的雜訊

歷經一番靈魂探索,我了解到金錢很「困難」的想法,其實是來自目睹了身邊的人不斷為錢所苦。我因此而內化的概念是,有沒有錢是一翻兩瞪眼的事,假如你不夠幸運,就註定一輩子痛苦。許多年來,我覺得自己卡住了,或是被困在原地,一點希望也沒有─這可真是糟透了。我親近的人中,沒有富裕或經濟上有所成就的人,因此我開始相信,個人理財和金錢對我是永遠困難─這種現象稱為「複雜性偏誤」。

複雜性偏誤

複雜性偏誤指的是當我們相信某事物是有許多部分組成,很複雜很難理解。為什麼,我們會出現這種偏誤心態?因為我們內心深處相信面對複雜的問題要比單純的更容易多了。基本上,我們可以說是在複雜和簡單的解釋中,選擇了複雜的。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內在信念,或是社會壓力。

就像是當我們在腦袋裡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複雜,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後來得到方法會覺得:「就這樣?為什麼我沒想到?」 並不是因為問題困難複雜,而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很難相信足以改變人生的大事,其實可以非常簡單。 想想預算這個例子:我們試著把每項支出硬塞入「收入百分比」的狹隘框架,逼迫自己決定要先犧牲哪個「有限的經費」,實際上卻讓情況過度複雜。想想看你是否常常因為數學不好,而認定自己不會理財,覺得自己不夠聰明或能力不足,而無法得到成功。事實上, 金錢本質上非常單純,策略和實際的行動都很簡單。只要遵循這個章節的法則,你基本上就能扭轉人生。

假如金錢這麼簡單,為什麼痛苦的人這麼多?讓理財難以掌握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心理、行為和心態上的問題。為什麼?因為雖然每一條法則都很簡單,卻必須在遵守後才能看到變化,所以會涉及個人的行為和心態。大部分的人或多或少都曾經知道該怎麼做,但卻沒能做到─我們持續追求更多的策略性知識和複雜的解釋,卻不願檢視自己的內在,反思自己知而不行的原因。

記得改變人生的三大步驟:第一步是承認改變的必要。第二步是學習改變必須的知識,而第三步則是確實施行這些改變。

那麼,我們的內在出了什麼問題,才讓我們躑躅不前呢?來談談「盲目困境」 ( Mindless Dilemma) 吧!

盲目困境

多數人會認為,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我們「有嶄新的開始」,但實際上卻只是不斷重複一成不變的模式。就像是美國電影《今天暫時停止》 ★的劇情,主角每天醒來時都覺得今天會有所不同,但腳一踩到地板,就陷入時間的迴圈。每天或許會有細微的差異,就像電影那樣;但真正的改變不會發生在外界,而是在你的內心。不過,要克服自尊,才能意識到造成你困境的破事,不可能帶領你達到目標,你需要時間和相應的能力才能改變突破。假如想要有所不同,就得用不同的做法─假如你在讀這本書,我想你已經了解到,現狀無法令你滿足,你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

即便如此,許多人還是盲目地持續過日子,不斷期盼、奢望、祈求改變,卻不下定決心,採取行動。我們不斷等待自己準備好,等待動機出現,讓自己終於能全力以赴。總是有人問我:「妮可,你怎麼隨時都充滿動力?你怎能每天都朝著目標努力?」和你們分享我的小秘訣:答案不是動機,而是清楚看見自己的目標和夢想的生活,即便不甘願也努力動起來,因為目標比感覺重要多了。 80%的時間,我都勤奮不懈地追求目標,剩下的 20%,我才允許自己的本性浮現。假如我總是等到有動機才採取行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

★. 編註:原片名為《Groundhog.Day》,是 1993 年美國奇幻喜劇片,由比.莫瑞(Bill.Murray)飾演主角。主角是位憤世嫉俗的電視天氣預報員,在報導一年一度的土撥鼠日活動時陷入時間循環,不斷重複 2 月 2 日的經歷,而且只有他知情。

致富關鍵

準備好並不是一種感覺,而是決定。假如你持續等自己感覺對了,就會錯過人生的豐盛。

現在,我們面對一個難題:假如我們多數時間都是自動駕駛模式,代表 80 至 90%的時刻,我們不會主動選擇自己的行動,只是不斷重複以前做過的事。那麼我們註定反覆過著相同的日子,盲目地過完人生。

盲目地花錢

盲目地重複著讓我們淪落至今的錯誤行動。

盲目地東花一點錢,西花一點錢,因為我們相信以下兩個盲點:第一個盲點是每個人都這樣;第二個盲點是幾塊錢不足以改變人生。

然而,若這些都是錯的呢?假如這樣的盲目和困境,也就是想要改變卻盲目生活,就這麼令我們隨波逐流,而不是主動決定自己的命運呢?讓我用愛因斯坦對瘋子的定義再強調一下吧:「反覆重複相同的事,期盼有不同的結果。」 35 告訴你,驚人的是: 我們每天的行動就是經濟困難的原因,而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小習慣可能使我們持續破產。

我知道,我知道,我聽過太多次了:

「該死!我要丟掉這本書,因為我不需要再有人阻止我買拿鐵和甜點了。」

「這些是我人生中唯一的小確幸。」

「我才沒花那麼多錢。」 ( 不過, 根據我的經驗, 大部分的人花的錢都遠比他們以為的更多, 因為他們盲目消費, 毫無意識。)

「人生只有一次,不如好好享受。」

聽著,我都懂。假如你深愛甜點,那就繼續買吧。假如你熱愛星巴克,繼續買吧。假如能帶給你真正的快樂、享受和滿足,就繼續吧。如果能讓你怦然心動,那花更多錢也沒關係。

然而,若是下列三種「假如」,那你就該好好思考一下:

● 假如你只是出於習慣,就該停止;

● 假如你不經大腦,就該停止;

● 假如你只是懶得在家自己泡咖啡,就該停止。

我無意告訴你可以或不能擁有什麼,但假如你每天持續盲目地、出於習慣地消費,而不有意識地思考,那麼無論這些消費多麼「微不足道」,都會在無意間摧毀你的目標。

想知道一杯簡單的咖啡如何造成自我毀滅嗎?首先, 記得花錢不是敵人,敵人是違反了價值觀和目標的花費。 接著,你得了解這不單單是咖啡本身的問題,而是咖啡所代表的意義。倘若咖啡代表你建立起無意識的花錢習慣,那這杯咖啡就成為你的敵人了。最後,你得建立機會成本的概念, 因為人生的每件事都有機會成本。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或許我們能擁有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事物。

假如你每天只花 10 美元( 約新台幣 300 元) 來買咖啡和甜點,或是任何其他「微不足道」的日常消費,你有想過你本來可能在退休時成為百萬富翁嗎?很多人不知不覺,每天花 10 美元以上購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非但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反而離目標愈來愈遠。假如你不買東西,而是把這 10 美元拿來投資( 關鍵字: 投資) ,就可能在四十年內成為百萬富翁。

一切都是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指的是失去的機會造成的成本─因為選擇了某事物,而得放棄的其他事物或機會。和機會成本相似的概念是權衡。你現在當然可以享用咖啡和甜點,但或許這代表你隔年沒辦法去旅行,因為你沒有規劃存錢。選擇今天做某件事,就代表放棄不選擇未來的某些事。 當我們權衡時,必須問自己:什麼是重要的?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重點在於意識覺察到自己的所作所為。

許多時候,我們在度過今天時不會思考明天。是的,今天的你很重要,但未來的你和將來的需求也是。是時候開始思考了。或許把當天賺來的錢一口氣花掉很快樂,因為人生只有一次,但這意味著不為退休生活儲蓄。當你還有好幾十年要過,卻沒剩多少存款,感覺會如何呢?你沒辦法買房子,因為積欠了一屁股債務,銀行不肯讓你貸款。( 這都多虧了你為了「 享受人生」 而多花的幾塊錢, 積沙成塔, 讓你無法達成買房子的夢想而痛苦不堪。)

權衡今天和未來的決定其實就只是簡單的「你寧願怎樣?」的遊戲─重點其實不是比較的事物,而是這些事物所代表的意義。此外,我們也該意識到「盲目的困境」,不再盲目地度日、消費和購買,既得不到真正的快樂,也無助於目標的實現。不再抱怨得不到夢想的東西,例如買房子、償清學貸、銀行帳戶的錢、更多快樂或財富自由。我們以為得犧牲熱愛的一切,才能得到財務的成功;但真正該放棄的,只有不斷購買卻根本不在乎的廢物而已。

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某件事物到底值不值得呢?首先是覺察自己的日常生活模式,再來就是檢視自己的行動是否符合價值觀和目標了。你可以透過以下的檢查四步驟來確認。

「這值得嗎?」檢查四步驟

如果想知道某項購物是否值得,你可以先寫下過去一週所有的消費項目。打開手機的網路銀行,看看你的信用卡紀錄,千萬不要有任何遺漏。

請你將每項購物都按照兩個類別分類,「改」代表「能改善生活的事物」,而另一類「刪」則是「對生活帶來貶損的事物」。

對於歸類為「改」的每個項目,請執行這四個步驟:

1.. 寫下這次購買如何以明確的方式改善你的生活

2.. 寫下用更少的錢,達到相同好處的方法( 這是我所謂的「 為何付更多」 原則, 後續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

3.. 計算為了這筆支出,你得工作幾個小時,想想你是否寧願拿這段時間來做別的事,而不是工作賺錢( 例如和朋友出去玩、 登山健行、 看喜劇片等) 。

4.. 根據你的答案,問問自己,你未來是否還願意進行同樣的購物:你會再買一次嗎?若是,那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是否有其他替代的方案?

對日常生活的覺察

一旦知道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抱持怎樣的價值觀,以及未來又有什麼目標,就該仔細覺察每天的日常生活了。我希望你開始質疑自己做的事,看看每天的行動是否都有符合價值觀、目標和自己理想中的模樣。

那麼我們該如何覺察自己的日常生活呢?

注意自己的消費─問自己,這對我有好處嗎?能幫助我成長嗎?帶給我真正的快樂嗎?我是否已經有其他能滿足這個需求或渴望的東西?

全心投入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覺察自己到底是出於習慣,還是真心想這麼做;

開始質疑自己所做的事和背後的原因─我希望你花些時間,寫下每天的行程:幾點起床、和誰見面、去哪裡諸如此類有趣的內容。接著,我希望你寫下夢想人生的日常生活。花些時間比較:有哪些不同之處,又該如何調整來達到吻合呢?

你一天的行程中,是否有哪些會讓你離目標愈來愈遠,或是不符合價值觀?認真思考如何做出改變。例如,若你每天買咖啡,但意識到這不符合目標和價值觀,也不會帶來真正的快樂。或許可以試著自己在家泡咖啡,想想可以如何改寫你的故事;

寫下新的日程表和理想生活規劃,以此為參考培養新的習慣和內在的人生法則。

作者介紹|妮可‧維多利亞(Nicole Victoria)

妮可是執行長、金錢教練,也是金融素養的倡議者,協助許多二、三十歲的女性無痛理財,打造不斷增值的銀行帳戶。

妮可年輕時領悟到,不需要永遠陷入月光族錢不夠用的循環,因此從餘額不足的帳戶開始努力。她學習關於個人理財的一切,從口袋空空的窮光蛋(欠債4萬美元,戶頭0元),在二十多歲時累積了淨資產50萬美元(三十歲時成長到超過100萬美元)──這就是「No Budget Babe」誕生的故事。在那之後,她全力幫助其他女性取回對個人財務的掌控,讓他們開始在金錢上累積成功經驗,實現夢想中的生活。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言文化 《快樂花錢,存錢不苦,更能致富的金錢法則:擺脫匱乏心態,不讓預算控制你的人生,學會離夢想目標更近的金錢事,成為金錢的主人。》(原標題:致富思維,你可以這樣鍛造)

責任編輯/李艾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