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14天就有1名勞工死於職災!台灣工安差又薪資低,營建業人力斷層嚴重

2023-06-11 09:10
台灣平均每1.14天就有1名勞工死於職災(圖/住展房屋網)

國內缺工問題已非一日之寒,公共及民間建設進度延宕,日前行政院宣布投入10億元,推出獎勵勞工就業、鼓勵雇主進用的「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專案」,內政部也應企業請求,開放營造業引進移工8千名。開放移工確實是當務之急,但未改善產業結構性問題,引進移工無疑是飲鴆止渴,並非解決缺工問題的萬靈丹。

再者,政府一貫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肯面對國內營造業的病灶,即使產學單位不斷大聲疾呼,根本解決營建業的缺工問題,須從改善產學斷層的問題著手,然而政府似乎充耳不聞,勞動部近日推出的「投資青年就業方案第二期」,仍是藉補貼大撒錢,未提出中長期實際規劃,甚至教育部只聚焦在調整並擴大AI、半導體等領域的招生及教學,忽略傳統產業的人力及產學資源長期缺乏,技職教育轉為升學導向,造成中階技術人才缺口擴大。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內政部長林右昌4月18日參加營建署舉辦「做工的人」電影包場活動,表示盼藉戲劇影響力,讓工地現場的工作者勞動條件、權益及工作環境能持續精進。但該劇原創小說家林立青向記者坦言,「呼籲政府改善勞動現場的困境,根本是狗吠火車」,他更重批政府引進移工的便宜行事,就像吸毒一樣,只能解決一時問題,最後會傷害弱勢本勞與整體產業。

此外,行政院長陳建仁在勞動節時提到,為完善保障勞工工作安全,政府在2022年正式施行《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然而法案實施是一回事,實際運作又是另一回事,看看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統計,2022年職災死亡人數共320人,相當於平均1.14天就有1名勞工職災死亡,不但未減少工安危險,反而創下近6年新高,重大職災死亡人數又以營造業最高,達156人。

當AI技術逐漸取代繪圖、設計等工作,現場施工人員仍舊有無可取代的地位,移工解禁是必要之務,但政府必須思考如何提升營建行業的整體水準,如何提高本國技術工的數量及比例,如何讓本勞穩定就業,未來成為獨當一面的師傅或包商,得到更多的尊重與肯定。

技術工短缺 產業現人力斷層

台灣營建業的勞工處境令人關注,其工作為傳統的3K工作(骯髒Kitanai、危險Kiken、辛苦Kitsui),作業環境處於高熱、高粉塵、高噪音及高汙染之下,未來在溫室效應及極端氣候的威脅,烈日曝曬更可預期,加上民眾對職業安全與勞動權益的意識抬頭,種種惡劣條件自是難吸引年輕人投入。

但真是年輕人不願吃苦嗎?同樣是做工,台積電及台鐵、台電招攬、招考工人時總吸引大批民眾,此外,近年青年興起赴澳洲打工的熱潮,工作內容不脫工地、農場等。探究原因,前者有企業及政府提供穩定薪資、勞健保及相對重視工安的優點,後者有高薪優勢,這些都是國內營造現場亟須正視的問題。 (相關報導: 莊淇銘觀點:民間建案老出事,監造人必須負起責任 更多文章

技術養成需要時間累積,粗工、雜工為工地的入門工作,負責從事搬運、清潔、拆除等體力活,欲學技術的可成為學徒,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泥作約2至3年、模板約3至4年,具備必要的經驗及能力後,學徒可升為半桶(半技工),但還沒有單獨作業能力及管理能力,必須在師傅的指揮下作業,通常還要一、兩年以上的訓練才能成為師傅/技術工,能獨當一面操作及管理,也可購置器具創業,自行接案成為小包。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幼兒園餵藥案是「龍捲風」等級 羅智強勸侯友宜:先回防新北市
日本眾議院將改選?在野黨魁推測:首相在天皇出訪前解散國會
男女約會超過這次數,就能確定對方是不是對的人!專家揭確認關係最佳時間點:進可攻退可守
愛不到她就毀了她!男常客搶殺北投鹹粥老闆娘…一路逃往林口落網了
Netflix非同住者每月將多付100元!官方客服教1招解套方法 沒有住在一起也能繼續看
全家限時優惠!棉被拿鐵買一送一 嗨嗨蘇打霜淇淋只要9元
預估美國聯準會6月不會升息 陳鳳馨:7月就不一定了
幕後》「政治敏感度選市長都不夠!」藍民代早示警餵毒案 侯友宜危機處理仍如恐龍
男人最敏感的地方不是龜頭!日本性愛專家親授最強口交絕技,前戲還沒結束就能讓對方絕頂升天
許劍虹觀點:共產國際解散80周年—論抗戰時的國軍何以難以消滅中共?
林敏哲觀點:單蛇纏杖改纏倒立鐵鎚—人本與科技的本末倒置
施明雄觀點:白色恐怖時代警察的角色
楊岡儒觀點:身心障礙者之司法保護—檢方與心智十二歲被告認罪協商案
李心文觀點:性騷擾案件的處理辦法—我們可以從美國的MeToo運動裡學到什麼
右本沖觀點:全球純網銀在壓力中,奮力找尋新獲利模式
許詠翔觀點:為何性騷擾案在「社會公平正義圈」連環爆
觀點投書:劣跡斑斑的民進黨,該如何再次讓人民相信?
觀點投書:台灣能否降低武統的威脅呢?
黃丙喜觀點:AIChat真比人腦管用?
觀點投書:疫後四道人生的全人省思
我找到了長年困惑的答案:《你真的可以選擇不原諒》選摘(1)
被控性騷擾 劉仕傑神隱2天回應:無騷擾意圖,未來不再從事政治事務
正妹發言人自爆被民眾黨長官性騷擾 徐千晴公開柯文哲處理方式
重啟調查!家長指控老師虐嬰膠帶封口綁手腳 疑只寫悔過書就結案
民進黨性平調查認定林飛帆沒吃案 媒體人揪出林自述文疑點
防幼兒園餵藥憾事發生!高市落實事前預防積極處理 七大措施讓家長安心
新北幼兒園餵藥案累計25童就醫看診 驗尿結果最快明出爐
城市藝術節6/30登場 「新生地」 揭序新北微笑文化生態圈
冠傑推案三連發搶攻首購族!冠傑Ui邀啦啦隊女神Yuri站台
陳其邁龍舟點睛祈福!為端午龍舟賽加溫 大嗑肉粽大呼好「呷」
船佳堡有夠讚!台船員工集合住宅 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肯定
高市青年局青創補助添購設備 健身房鎖定銀髮族開創事業藍海 
5,106畢業生走出清華校門 高為元:發掘內在勇氣,成為奔赴動力
中山大學畢業典禮 陳其邁:勉勵無止盡跨領域學習、永保熱情謙虛
2023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 蘇俊賓:盼成為更好的藝術交流平台
完成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簽署 台灣被美國敲骨吸髓還是經貿轉骨?
法庭變授課講堂 縣府偕同東大師生逗陣繞法院
陪同蔡英文出席國家海洋日慶典 陳其邁:為高雄擁有多元海洋文化驕傲
熱氣球嘉年華滿滿60天 邀您嗨翻臺東來趟幸福之旅
龍舟點睛開光 花蓮鯉魚潭慶端午
全國有機茶評鑑 花蓮茶農表現優異
廉政署攜手花縣府 宣示反貪決心
「虎尾端午趣玩」 張麗善與親子提前歡慶端午
臺大雲林分院社區義診 張麗善:健檢顧健康
海安11號演習高雄登場 美日菲「第一島鏈」海巡官員齊聚
會見AIT主席羅森柏格 柯文哲:誰當選總統台美關係皆不變
機場旅客飆髒話「FXXk of China」!男星氣炸回擊:哪個國家的? 火爆影片遭瘋傳
維持傳統部隊模式還是走向不對稱戰力?美國專家認為台灣必須這麼做
全家奔急診「竟因一鍋熱湯」!醫問診後驚覺「少做1動作出事」:還會影響其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