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總是犧牲自己,讓我成了壞女兒」!為何父母對孩子的好,反而讓親子關係變糟糕?

2023-05-20 11:30

? 人氣

父母覺得自己為子女付出,子女應該要很高興,但事實並非如此。(示意圖/取自pakutaso)

父母覺得自己為子女付出,子女應該要很高興,但事實並非如此。(示意圖/取自pakutaso)

某一天,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向我傾訴,媽媽做了讓她不高興的事。幾天前,媽媽去百貨公司買了要價不菲的羽絨衣送給她,她卻高興不起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媽,我哪有要你買衣服給我?我衣服很多……」「你沒有這麼厚的。」「這超貴的好嗎?你哪根筋有問題?」「我有錢。」「那你就買你自己的!」

媽媽平常就連炸醬麵都捨不得點,天天吃泡菜,心情好的時候也頂多買半斤豬肉小慶祝一下。媽媽的衣服舊到她自己開玩笑說「送給街頭乞丐,乞丐都不要。」

媽媽小學畢業後就出去找工作,小時候在服飾店打雜,解決食宿問題,長大以後不收老闆的微薄薪水,當成向老闆學習縫紉技術的學費,後來遇見做洗衣工作的爸爸結婚,一起省吃儉用養大兩個女兒。

媽媽在十幾年前如願以償開了裁縫店,靠著實力累積不少死忠顧客,有了穩定收入。但媽媽省成習慣,寧可走一小時也捨不得花錢搭公車,身體不舒服也不去醫院。兩個女兒勸她「享清福吧,跟爸一起出國旅行」,聽見這種話的媽媽卻一臉為難,彷彿天生注定勞碌命。

媽媽只捨得花錢在女兒身上,給女兒買好吃的,買好看的衣服從不手軟,即使女兒結婚成家,媽媽也一如既往。某一天,二女兒回娘家時,媽媽準備了蟹醬和黃花魚等昂貴的食物。

「媽,你怎麼準備這麼多菜?」「哪有多,快吃,要冷掉了。」「不要光夾給我吃,你也吃。」「我很晚才吃午餐,現在還很飽。」

那天媽媽只吃了幾塊醃蘿蔔塊配飯,女兒吃著山珍海味,過意不去,想起媽媽總是吃醃製小菜或辣椒配飯。那天,兩母女莫名地吵架了,「媽,拜託你自己也吃好嗎?」,「你回來之前我已經吃了,你幹嘛這樣?」

當了「壞丫頭」,心情沈重的女兒

父母覺得自己為子女付出,子女應該要很高興,但事實並非如此。隨著年紀的增長,子女也建立了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他們會明白家庭的經濟情況,還有父母是怎麼賺錢的。女兒當然會感激媽媽的犧牲,不過同時也會有壓力,覺得總有一天必須償還父母的恩情。單方面受惠,會讓女兒覺得自己變成了「壞丫頭」,心情沈重。

我曾在諮商室遇到某個家庭,媽媽坦言,教育費用昂貴,為了提供子女最好的學習環境,她去KTV上班。先生也知道,只是裝成不知道。我問了那位媽媽幾個問題:「要是您的孩子以後知道了,他們會怎麼想?」「他們會希望媽媽做出這種犧牲嗎?」「您不考慮家庭經濟條件,非得承擔高昂的教育費,您的出發點真的是為了孩子嗎?會不會其實是您自己的慾望呢?」

我分享給她幾個類似事例,告訴她孩子長大以後,想起母親會是怎樣的心情。她聽完後說:「我好像得改變想法才行」。

永遠長不大的公主

即便父母願意為子女犧牲一切,但如果女兒擁有最基本的獨立心態,一定會覺得「媽媽和我之間的關係有點怪」。不過,某些女兒會因為「媽媽單方面給予,我只要單方面接受就行了」,變得永遠長不大,成了「公主」。在這種情況下,母女之間不會產生矛盾,直到當女兒長大離開媽媽呵護時,問題就會浮出水面。

媽媽付出青春,女兒不知不覺間變得和媽媽相像,媽媽看著女兒萌生「我不會讓我的孩子承受我受過的痛苦」,給女兒穿最好的,吃最好的,替女兒打點一切。媽媽希望女兒幸福的心態並不是壞事,但如果媽媽把自己未實現的夢想寄託女兒身上,沒把女兒視為一個獨立人格體,有可能會阻礙女兒的成長。兒時早熟的媽媽有可能學不會放手,習慣把孩子留得很晚。

被這一類媽媽帶大的女兒,成長過程中很少自己作決定,一切都是媽媽打點好了,包括上哪家補習班,交什麼樣的朋友,生活大小事全都安排妥當。而媽媽犧牲自己,供我最好的吃住穿和教育,我得讓媽媽開心才行。

秀英是個因為母親感到壓力的女兒。秀英小一時上體育課昏倒,媽媽跑到學校,背著她去醫院。秀英到現在還記得當時媽媽溫暖後背傳來的暖意。秀英生病時,媽媽就像她專屬的溫暖保護網。自從那次生病之後,秀英時不時會肚子痛、頭痛或頭暈,但醫院檢查不出病因,只說是壓力造成。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秀英成年,每當秀英遇到困難或想逃避的事,身體就會最先感到疼痛。

雖然戀愛和結婚是秀英能離開媽媽身邊,獨立自主的機會,但因為秀英戀愛三個月就未婚懷孕,所以媽媽對婚後的秀英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力。秀英媽媽不滿意女婿,認為女婿沒能力照顧好秀英。秀英媽媽不能坐視女兒的人生陷入困境,給了女婿店租和創業資金,而女婿為了報答岳母,每週末、休息日和平日都會陪秀英回娘家,假日帶岳母四處旅行,討好岳母。

這種事不是一兩天,隨著時間的流逝,秀英先生越來越不滿,開始感到疲憊,說「岳母眼中只有女兒」,結果秀英先生某天宣布:「我不要再這麼常去你娘家了。」

秀英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媽媽從自己結婚就對先生諸多不滿,比起體諒先生的苦衷,秀英覺得「也許是我不聽媽媽的話作出錯誤選擇,是我人生第一次不聽媽媽的話,硬要結婚,我當時果然應該聽媽媽的話才對」。秀英認為媽媽會干涉自己的夫妻關係,全出自「愛」。缺乏問題意識的秀英,夫妻關係逐漸變得疏離。

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甚至留學

不僅如此,秀英還有另一個問題。秀英一輩子都是伸手牌,養成了錯誤的消費觀。秀英還是學生時就常去昂貴的餐廳吃飯,身上穿的都是百貨公司名牌服飾,同學之間謠傳秀英是個富家千金。還有,秀英和現在的先生談戀愛的時候,依舊如故,先生沒來得及了解秀英的金錢觀就結了婚。

有一天,事情爆發了。兩人的房租到期,打算搬家,各自詢問貸款額度時,丈夫得知秀英的經濟狀況。秀英的生活費除了媽媽的零用錢外,還有銀行貸款,秀英被第一金融圈設為拒絕往來戶後,轉向第二金融圈貸款,第二金融圈也不和她往來後,她跑去借高利貸。夫妻關係極度惡化,兩年的短暫婚姻畫下據點。秀英恢復單身,不但沒得到贍養費,身上還背了一億韓元的高利貸債務。

「媽媽從小就供我學鋼琴、小提琴、大提琴,還有各種補習班和短期海外留學。我過著衣食無虞,應有盡有的生活長大,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為什麼會變這樣。」

秀英表示自己一方面依賴媽媽,擔負著媽媽的期待,一方面又覺得活在媽媽的陰影下很鬱悶。媽媽不放心她,不願放手,秀英為了成為滿足媽媽期待的女兒,變成媽媽的扯線木偶,一直看媽媽臉色,不按媽媽的意思做就會不安。來找我的秀英後悔說道:「媽媽阻止我結婚的時候,我就是不該結才對。」假如秀英能明確認知自己的夢想,從小練習自己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現在會怎樣呢?

作者介紹|金善英(김선영)

韓國家庭諮商研究所所長,專門諮商家庭矛盾問題。韓國祥明大學家庭福利諮商研究所碩士,美國加爾文大學諮商學博士。曾參加維琴尼亞.薩提爾家庭諮商專家課程,擁有家庭諮商師、夫妻諮商師與社工師資格。現在是韓國高陽市精神健康福利中心的諮商委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平安文化《討厭媽媽的我,是不是個壞女兒?:告別母愛創傷、修復破碎關係的9個「壞女兒」練習》(原標題:「我們家經濟條件不好,是誰送你去留學的?」覺得媽媽替我犧牲很有壓力的時候

責任編輯/邱苡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