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一本書,如何讀得深又快?跟著這7個步驟,學會一生受用的讀書方法

2023-01-14 10:00

? 人氣

當你開始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標記出文章裡的重點,才能更有效地將文章內容吸收進大腦裡。(示意圖/Campaign Creators @unsplash)

當你開始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標記出文章裡的重點,才能更有效地將文章內容吸收進大腦裡。(示意圖/Campaign Creators @unsplash)

接著筆者要來介紹,在正式開始讀一本書時,有哪些具體可行的閱讀方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閱讀重要文章時,使用便利貼或螢光標示

我在前文中有提到,在看過了前三十頁的內容後,若自己覺得該書「讀得下去,且還滿有意思的」,接著就可以正式來閱讀了。閱讀一本好書,其實就是在幫自己長「知肉」。

在閱讀一本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隨時把「這本書要如何才能成為自己的知肉呢?」這個想法放在心上。然而在尚未養成這個習慣前,一般人很難在閱讀過程中意識到這件事。

因此當你開始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標記出文章裡的重點。如果是紙本書,你可以在重點處貼上便利貼;若是電子書,則可以使用螢光標示文字的功能。筆者自己的工作桌上,隨時都備有小型的便利貼。

因工作需要在外面移動時,我也會隨身攜帶一個裡頭有便利貼的小包包(這個包包裡還有我的名片盒、信用卡、行動電源、各式線路以及一個防災包)。另外,我就算站著搭電車也一樣會看書,且如果發現正在閱讀的紙本書裡有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還會立刻拿出便利貼來標記。

事實上,一個人越是沉浸在一本書裡時,就越容易忘掉前面已經讀過的內容。

有些人讀到書中重點時,會想著「等回家後再來貼便利貼」,然後繼續讀下去。然而結果往往是,到後來就忘了那重要的內容出現在哪一頁了。所以奉勸大家,一定要在自己還沒忘記、記憶猶新的時候,趕緊在文章或書中的重點處,貼上便利貼以提醒自己。

如果你閱讀的是電子書,則只要在閱讀器或平板上動動手指,就能使用螢光標示文字的功能來標記重點了。

越是抽象、不易讀的地方,越要認真以對

使用便利貼標註書中內容時,有一個應注意之處—別把大部分心力放在書裡有趣的小故事或對話等,容易閱讀的地方。有趣的小故事或對話,一般來說都是作者為了方便把自己的理念或哲學向讀者傳達時所使用的「材料」,而非「本質」。

一本書中本質的部分,通常會以較為抽象的文字來呈現。事實上有不少人會因為覺得內容抽象的文字不容易讀,選擇跳過這些部分,專挑好懂的小故事或對話等「軟柿子」吃。然而這麼做,對深入理解書中的內容沒有任何幫助。

有鑑於此,我對各位讀者的建議如下:

「一本書中內容越是抽象、看起來不太好懂的地方,越要仔細閱讀。」

把重要內容複製貼上,整理在筆記軟體中

用便利貼或螢光標示功能標記出書中的重點後,可別就心滿意足地以為,該做的事已經結束了。

在這裡,筆者想請你回憶一下—自己學生時期是否也屬於那種,遇到期末考的時候,會在教科書上用螢光筆畫滿重點,然後就覺得自己已經複習完考試範圍的人呢?這樣的人其實還真不少。

接著我想請大家再回想一下,這些僅用螢光筆標記過的內容,是不是幾乎都沒有真正進到自己腦中,成為可用的知識呢?

若真想將被螢光筆畫過的內容牢記心中,累積起來成為自己的「知肉」,則還需要更進一步的加工才行。這裡所指的加工做法是—使用「筆記軟體」整理,「複製貼上」被螢光筆畫過重點的內容。

如果是紙本書,請先將貼有便利貼的地方攤開,然後把頁數和文字內容輸入到筆記軟體上。由於要打字有點麻煩,所以做這件事情時,不需一字一句精確鍵入,只要輸入自己可以理解的內容就行了。如果能再附上個人的簡短感想,會更有效果。

電子書有受到著作權的保護,因此使用電腦上的軟體來閱讀時,大部分的情況是無法對內容進行複製貼上的。Kindle也是如此,不論你是用電腦、智慧型手機的APP或閱讀器來閱讀,也都只能畫重點,無法複製書中內容,將其貼到筆記軟體上。但正如筆者在前面提到過的,這個難題其實有破解的「密技」。

密技!複製貼上Kindle內容的方法

若想複製貼上電子書的文字,第一步要先對想複製的內文,使用螢光標示功能畫重點。Kindle其實有一個能在瀏覽器上,閱讀自己「螢光標示過的內容」和「做過筆記之處」的「隱藏版功能」。

你只要連上https://read.amazon.co.jp/notebook,就會進入「Kindleメモとハイライト」這個網頁。網頁裡使用者可以看到已經依書籍類別整理好的,過去自己做過重點的地方。

最令人高興的是,這個網站裡的文字內容,是可以複製貼上的!只要使用這個「密技」,我們就能把電子書的內容複製到筆記軟體中了。

閱讀過程中,同步把重要內容複製到筆記軟體

這裡要請大家注意,當我們在閱讀一本內容很讚的好書時,通常會在書中許多地方貼上便利貼或做螢光標示。但要是使用便利貼或螢光標示之處太多的話,等看完書之後要進行複製貼上的整理工作時,會相當麻煩。

反之,閱讀內容比較沒那麼讚的書時,儘管會讓人想使用便利貼或螢光標記之處的地方比較少,但在閱讀完後要做整理也會輕鬆許多。

然而越是優秀的好書,其實越應該在讀完之後,好好地做內容的重點整理才是—想一想這還真是矛盾啊!不論是讀好書或沒那麼好的書,我所採取的做法都是,會在閱讀一本書的過程中,同步把重要的內容複製到筆記軟體上。

我會每讀完十五分鐘的書,當自己覺得有點累的時候,便先暫時停止閱讀,轉而把貼了便利貼之處,「複製貼上」到電腦或手機上。這麼做的好處是,不會讓人產生「自己在讀書時集中力很差」的感覺。

說實話,現今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都不具備所謂的「集中力」(關於這一點我會在第八章再做詳細說明)。因此讀書時不妨像我一樣,採取讀一下、休息一下,休息完後接著讀的作法,如此輕鬆地循環往復即可。

為「吸引自己的內容」留下一小段文字紀錄

當我們在把書中重要的內容輸入到「筆記軟體」保存時,有一個動作相當重要,那就是別忘了為自己從這段文字中所體會到的感受,以及覺得「有保存之必要」的原因,寫下一段簡單的文字紀錄。

因為不管在閱讀當下,能讓讀者留下多麼印象深刻的內容,在被保存於「筆記軟體」後不出幾個禮拜,大部分的情況就是遭人遺忘。

正是為了預防這種事情發生,我們才需要附上一小段文字紀錄。

如何做簡短的文字紀錄?這裡筆者來向大家介紹一個使用智慧型手機錄音軟體,既簡單又省事的方法。當我們在書上貼便利貼或做螢光標記之後,接著請開啟手機上的錄音軟體,用口述的方式錄下書名和頁數,以及「自己對被標註的內容的想法」。

如果你使用的APP是iPhone內建的「語音備忘錄」,那麼還能同步將錄音檔儲存到電腦上。等到讀完書之後,再聽自己的錄音檔,把檔案內容輸入到「筆記軟體」中。

做這件事情時有個重點,那就是要具體記錄自己是對書中的哪個地方有感。例如:

「這裡所看到的解說,和之前在《a》中看到的一樣。」

「這部分的內容和b這篇新聞報導之間,好像有什麼關聯性。」

「這種思考方式,是不是也能用c來換句話說呢!」

像前面這幾句,就滿具體的。

如果讀者只是留下「真有趣」或「好感動啊」這類內容空洞的紀錄,那麼當日後再回去檢視時就會發現,自己已經完全忘了當初到底是對什麼有感了。

活用文獻和引用,擴展閱讀範圍

當我們在讀一本書的時候,懂得如何以「順藤摸瓜」的方式來擴展自己的閱讀範圍,也很重要。

藉由一本書來擴大閱讀範圍,就好像自己化身成蜘蛛人,只要一伸出手,就能從手腕處,拋射出一道美麗的弧形絲線一樣。

一般來說,一本好書的參考書目和引用文獻,通常也會做得很完整。

而這些被好書引用過的書籍,相信也值得大家花時間找來讀一讀。

讀者們可以試著從一本好書書末的參考文獻中,挑挑看有沒有哪些有意思的作品,並實際拿來翻閱一下。

若利用Kindle的免費試閱功能來完成這件事,便可以在不花錢的情況下,大致淺嘗不同書籍的內容,達到「擴展自己閱讀範圍」的目的。

依「順藤摸瓜」的方式來閱讀,能夠擴展我們對於特定議題的掌握程度。若你在實際閱讀了參考文獻所羅列的書後,覺得沒什麼意思也無妨,只要再把注意力轉回原來閱讀的書上,然後架起另一個探索知識的天線即可。

藉由上述的做法,我們心中對於某個議題的知識就會不斷膨脹、累積,最終形成一個立體的形象。在我們對某個議題有了立體的認識後,就能對其進行細部的檢視,或站在高處來俯瞰它。

作者介紹|佐佐木俊尚(Sasaki Toshinao)

作家兼新聞工作者。現為日本總務省資訊通信白皮書編輯委員、FM東京廣播節目審議會委員,以及資訊NetWork法學會員。

寫作內容廣泛,涉及政治、經濟、社會和生活風格等多元領域。在日本網路論壇上,是少數享有「最強評論員」美譽的人之一。此外,他也是讓「數字遊民」(ノマドワーキング)和「策展」(Curation)等語彙,在日本社會開始廣為人知的重要推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舟文化《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把現代病「無法集中」轉為個人智能,「輸入」與「輸出」最大化!》

責任編輯/趙鳳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