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失控輿論、恐龍法官交手!嚴選5部法律人激推的「經典法庭片」,每部都超有台灣既視感

2018-07-31 14:14

? 人氣

2013年,台灣發生了「洪仲丘事件」,造成了社會大眾對於軍方態度的強烈不滿,進而引發大型的公民運動與軍檢制度的改革。雖然軍人具有服從的義務,但並非絕對服從,而是在秉持著良知與人性的前提下合法行事。如同片中道森中士最後所領悟到的:「軍隊的成立原本為保護國家與弱勢者不被侵害,而如今我們卻反過來壓迫他們,這豈不是本末倒置嗎? 」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4. 《殺人回憶》:為了破案,讓嫌犯「被認罪」...

「連這裡的孩子都知道,你們拷打無辜的人...」

1986年,韓國京畿道附近的小鎮發現了一具女屍,她遭雙手反綁、外衣被脫下、內褲被套在頭上、死狀悽慘且死前遭人性侵。幾個月過後,相同手法的案件陸續發生,也震驚了整個韓國社會,警方為此派遣了一個調查小組前往調查,兩名警探徐泰潤和朴度文被指派負責此案。

徐泰潤心思細膩,認為警察辦案應該依靠理性與科學證據;朴度文為典型的大老粗,喜歡對嫌疑人拳腳相向,凡事依直覺辦案。個性天差地遠的兩人,在辦案過程中摩擦不斷,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受害人數也不斷增加,整個案情卻陷入膠著。

《殺人回憶》是一部由南韓真實事件:華城連環殺人案所改編的真實事件,由南韓影帝宋康昊主演。片中除了描述緊張懸疑的緝凶過程外,在時代背景方面也多有著墨,當時正值光州事件發生後6年,社會動盪,民主化呼聲高漲,電影中的兩位主角,似乎也分別象徵著新舊時代交替時的衝突與拉扯。其實在真實事件中,南韓出動大量警察調查,卻仍未破案,而在2006年全案已過法律追訴期而終止偵查;而在本片片末,意想不到的結局,也留給觀眾無限的反思與大量想像的空間。

(圖/取自imdb官網)
(圖/取自imdb官網)

在《殺人回憶》中,代表正義的警察為了破案而刑求逼共、甚至偽造證據,這些事情在現代可能難以想像。但別忘了在台灣有一群人僅因「被認為」是兇手,在牢裡度過了大好青春...

2002年台中發生的十三姨KTV殺人事件,當時在場的鄭性澤被控槍殺警員,而在證據不足且被刑求的情況下,被判處死刑定讞。歷經了十多年的訴訟程序,最後終於在2017年11月21日全案無罪定讞。然而事發至今他已耗費了15年的人生。

而在法官審理此案時,發現警方疑似「刑求取供」、以刑求的方式取得鄭性澤的自白。這樣的舉動除了自身違法外,取得的自白也不得作為證據使用。這種只求破案,而以包青天式的正義不擇手段,不但造成人民對警察的不信任,更大大傷害了司法威信。

5. 《大法官》:判人生死,恐龍還是上帝?

「每次判決時,有一半的人會因為你的判決而開心,但同樣也有一半的人會對你感到憤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