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專題》死者風光、活人受罪 中國喪禮讓人「死不起」

2015-04-04 13:05

? 人氣

除了基本流程服務,「一條龍」的另一個獲利源頭來自開發新業務,殯儀館不提供的,它們都能開發出來。文化服務諸如:心理危機干預、如何應對痛失親人、製作髮筆、髮繡、撰寫回憶錄、甚至還有將骨灰升天的「太空葬禮」服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業者估計,普通市民要請「一條龍」辦葬禮,要花個2萬元(約新台幣10萬元)才體面,這還是很經濟的價錢。

中國葬禮
 

回應「死不起」民政局長:荒謬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回應「死不起」一說,表示很荒謬。他說:「所謂的北京市民死不起、葬不起,這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問題,是謬論。就好像你去一個地方可以走著去,也可以開法拉利去,你不能因為開不起法拉利,就說去不起。這是很荒謬的。」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所長李伯森分析,中國人「入土為安」、「厚葬」等傳統觀念深植,想從根本上改變並不容易。社會上存在攀比、從眾的現象,加上殯葬業特有的「感情消費」-花得越多心意越足,花多少錢也值-讓整個殯葬產業的結構更難改革。再者,有些地方政府不敢動殯葬改革,擔心影響社會和諧,推進相關工作遲緩。

農村送終未必省錢

在城市,辦一場「葬禮」自然比農村還要昂貴,據《殯葬綠皮書:中國殯葬事業發展報告(2014~2015)》指出,北京市區居民的平均安葬費用高達7萬元(約新台幣35萬元),而郊區的平均費用只有4750元(約新台幣2.4萬元)。

但農村的「殯儀」消費卻高的驚人,原因是農村居民辦喪請客的花費貴。農村彼此皆熟人,加上攀比心態,追求更大的排場成現象。日前,河北邯鄲農村葬禮中,出奇請脫衣舞娘表演,網路上引起一番爭議。

盡管政府呼籲「厚養薄葬」,理性消費,但因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對喪禮還是十分忌諱,孝子心態下,最後還是花了大把鈔票。

學者:葬禮是傳統文化的傳承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吳飛擔憂,政府改革殯葬文化的可行性和後續影響。

吳飛認為,先前國家為了打擊封建迷信和節省土地,改革葬禮推行火葬,基本上是錯誤的,造成很多矛盾。許多人因心理上追求「入土為安」,曾出現老人家在火葬推行前自殺,才能土葬。社會上仍有許多人冒險私自土葬屍體,不敢建墳立碑,如果被發現了,就被潑汽油燒屍體;如果沒有被發現,就這樣過去了,但這樣對死者和家庭一點尊嚴都沒有。

他表示,喪禮代表著中國的「禮樂文明」,能夠充分展現「禮」和「敬」,且能起到敦化風俗的作用,然而,民政部門在推行喪葬改革的時候,依然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至於儀式過程繁複,是否可能流於形式化和表面工作,他認為都是次要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