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世代》長者獨居已成未來趨勢 老盟籲政府提出前瞻性策略打造幸福獨居

2022-07-21 10:40

? 人氣

獨居已成未來趨勢 老盟:政府要思考如何讓長者幸福獨居

「我們為什麼要倡議幸福獨居?獨居可以不是壞事,獨居可以是選擇。」張淑卿指出,可能因為世代觀點和生活習慣的不同,讓有些長者希望選擇自立的獨居生活,也可能有些長者是希望有自己的空間而選擇獨居,「國家要建構一個平權的保護系統,讓長輩們可以選擇安全獨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圖三、近三個月是否有社會參與及參與類型(圖/台灣指標民調提供)
圖三、近三個月是否有社會參與及參與類型(圖/台灣指標民調提供)

張淑卿表示,目前營建署統計的全台長者獨居戶數有60多萬戶,可是在衛福部列冊需關懷的獨居老人人數只有4萬多人,「重點是要納入列冊關懷需要符合若干條件,而且全國的條件都不一樣,每個縣市會因為預算關係,以能夠服務多少老人而來匡列不同條件。」

張淑卿指出,「其中最大的排除條件就是子女同住在一個縣市,譬如說,父母住在新北市的平溪,而子女住在板橋,從距離上來說板橋到平溪很遠,可是這就不算獨居,因為是居住在同一個縣市」,有時候發生意外往往一瞬間,又或者一些疾病的改變是緩慢的,子女很難去處理和察覺。

「在獨居的趨勢之下,國家怎麼去建構一個互助安全網?」張淑卿表示,安全獨居首要是要建立社會安全網的概念,也就是說要建構長者的社會互動和參與鏈結,國家應該開始要有策略,如何去做社區共好並且協助一般長者能有效的安排財產保護、安養信託和居家安全的準備等議題。

孤獨獨居有解方 老盟推動「社區共好暨孤獨處方箋」計畫

張淑卿指出,老盟今年也以英國「age UK」服務所提倡的「be friend」概念,與全台8個社區合作展開了「社區共好暨孤獨處方箋」計畫,讓社區中的長者產生互助力量,「讓比較積極的人去帶一些比較走不出來的人,讓資源和訊息帶進家門」,讓長者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能有人可以協助。

「像是有個社區,平常就要包大量的水餃給老人共餐,就有參與計劃的人問說,可不可以準備一些材料,讓志工到一些比較走不出來的長輩家裡,跟這些長輩一起包水餃?」張淑卿說,這種方式就會產生鏈結,會讓長輩有存在感,「覺得說不只是受到關懷,而是可以對社區有貢獻。」

圖四、居住地民眾是否願意幫助有失智症的人(圖/台灣指標民調提供)
圖四、居住地民眾是否願意幫助有失智症的人(圖/台灣指標民調提供)

「現在我們強調的be friend是『我們就是夥伴』,我們想辦法讓你跟我一樣幸福」,張淑卿表示,這與過往用專業人員做的單向性訪視關懷、送物資不同,透過志工好朋友讓獨居長者能有互動性的社會鏈結,有需要的時候也就能「啟動」鄰居間的相互協助,「這就是一種處方箋。」

老化不該再是社會負擔 老盟籲政府應提出更積極的前瞻策略

張淑卿指出,目前國家對於獨居長者的照護仍是以經濟或健康狀況為主要考量,在發生狀況後政府才會收案交給志工做案管,是使用專業的人去幫長者做社會鏈結,「但是以對長輩來說最好的,一定還是透過親朋好友跟鄰居的相互聯繫」,最終還是要回到「社區共好」的概念。

「這次論壇我們定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強化幸福獨居」,張淑卿強調,希望透過論壇的舉辦來傳達「高齡者有自己的獨立表意權」,由長者來談自己的需求,「而不是都是由學者、專家或別人說高齡者的需求是什麼。」

張淑卿表示,「我們現在強調已經不是不要老化或健康老化,而是最終應該要『生產老化』」,讓長者不會因為年齡到了65歲就被國家法規限制,「從一個對國家有生產力的人,突然之間就變成國家的負擔,我想大部分人都不願意被社會當成負擔。」

最後,張淑卿也說,國家在高齡社會白皮書提出了「自主、自立、共融跟和永續」的願景,政府就應該做出真正的回應,要有更積極的前瞻性策略來協助長者能夠自律自主,培育「新一代的老人」能夠好好面對老化人生的安排,並且跟社區做有效的鏈結,讓長者能夠「產生幸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