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不只是網球王子,還是中國第一嘻哈Rapper!末代皇帝的生活,比想像中還要潮

2022-07-22 16:47

? 人氣

經過這次會見,溥儀愈來愈喜歡白話文,對他來說,胡適就是偶像,他是在外頭呼風喚雨的獅子,一個真正能決定自己命運的自由人。溥儀留下的詩詞中,不乏有胡適的影子出現。《嘗試集》最前衛的一舉就是將英文與中文混搭在一起,形成一種「新舊雜糅」的詩,例如〈贈朱經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舊事三天說不全,且喜皇帝不姓袁。更喜你我都少年,闢克匿克來江邊。

將野餐的英文「picnic」直譯成「闢克匿克」,實在有點陰陽怪氣,放到現在,就是被大家嘲笑的「晶晶體」了。事實證明,這種新詩是失敗的,保守派看不慣這種怪詩,新學者也無法接受這四不像的東西。而溥儀做為胡適的死忠迷弟,當然是要捍衛到底,遂有那首中英混雜的怪詩。

不得不說,溥儀確實很有現代詩人的底子,作詩很輕快,有種饒舌歌手的韻味,而且對比胡適的「晶晶體」可以發現,溥儀的詩雖然夾雜英文,但整體看起來卻很順暢,絲毫沒有一點「硬要」的感覺。只可惜18歲那年,由於各方勢力的角逐,溥儀被迫離開紫禁城,前往天津定居七年。倘若他能待在皇宮安安分分搞文學創作,國文課本上說不定會多一首溥儀的現代詩。

天津:民國的時尚勝地

溥儀被逐出宮殿,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是,從此喪失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成為一名再普通不過的人;好處是,他現在能自由自在做自己,不用顧及王公大臣們的觀感,也不用再穿不舒服的龍袍。當時不少下野或失勢的政客、將軍都喜歡去天津居住,包括溥儀。追究原因,無非是三點:

一、 做為最早開放的城市之一,生活水準較高,在這裡安享晚年較為愜意。

二、 由於經濟發達,天津的生活基調屬於慢生活一類,簡單快樂,與世無爭。

三、 有眾多租界,享受治外法權,無論是南方的革命黨人,還是北方的大小軍閥,都不敢進去調皮搗蛋,比在紫禁城安全。

漫長的七年間,溥儀過上真正意義上想要的潮流生活。他就像初入大觀園的劉姥姥,「一塊留蘭香牌口香糖,或者一片拜耳的阿斯匹靈,這幾分錢的東西就足夠使我發出喟嘆」。溥儀購置大量奢侈日用品,戴上禮帽、穿上燕尾服、手執拐杖,開著價值三千四百大洋的紅色別克大轎車(同時期的胡適只能開市值十三大洋的二手破車),出入起士林餐廳購買正宗的德式點心和糖果,或者載著婉容到惠羅公司血拼,那時的出行常會驚動京城,有時湊熱鬧的群眾太多,擋住了路,還有北洋政府的警察出面護送,聲勢簡直比慈禧太后還顯眼。

在氣氛優雅緩慢的天津中,溥儀還養成蒐集東西的嗜好,集郵成為他的情趣之一,但畢竟自己家財萬貫,比較沒有難度,很快就把日本和中國的各類型郵票蒐集齊全。後來,溥儀加大難度,改成蒐集那個年代的各類大人物簽名照,除此之外還要提上款,寫著「贈給溥儀先生」之類的字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