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從宴會社交看出來!旅日禮儀專家:最高段手腕是做到這一點

2018-04-02 07:20

? 人氣

筆者常說宴會社交其實是一個考場:和完全不搭軋的人,無背景資料,能夠產生什麼樣的交集?

宴會是評估自己教養的考場

社交的最主要目的——交流。從話題得到交集,是社交的開始,人脈的開始。知識、資訊、嗜好、興趣愈豐富的人自然容易進入話題。所以你平常不經意地吸收的知性、感性,能應付用於多少人?什麼樣的人?在這考場可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社交,不少人會覺得是去虛應、假仙,但是這撐不過5分鐘。上乘的社交是令人覺得你不是為社交,意思是,你真誠投入此話題,專心在思考談論。

對什麼人要說什麼話題?這不但沒有法則,反而誤打誤撞會有意外的交集,這個意外性也就是宴會上的愉悅。

擁有多元豐富話題的人,和他人產生交集的機會也多。這就是筆者常說的「社交宴會是考場」。你平時不經意吸取的知識;對新聞、時事的感想、嗜好、文化修養就是交際的神器!

考驗一下自己的知識水準:一接到某人的名片,可以立即說出和他職業有關的話題,或比方,他的公司的所在地區的話題?光是一小張名片,可以大作文章,恭喜你,這是你的教養的實證。

你問得愈專門,對方也會回答得更深,一個真正的交流就開始了。不是在「社交」。

(示意圖非本人/)
你問得愈專門,對方也會回答得更深,一個真正的交流就開始了。(示意圖非本人/Helena Lopes@pexels

要和桌邊用餐的小姐啟齒,誰都需要些勇氣,一個好方法是先以詢問今晚宴會的主題,或是主賓,也就是以第三者為話題較容易出口。不要一開口就「你」,或是「我」。談了一陣子不關痛癢的事之後才遞上名片,再轉其他話題。

無論你對在旁邊的女子有沒有興趣,這不是在大馬路上的搭訕,在宴會上主動說話、主動提出話題是男士的社交義務。但也可以藉此看出自己的優、缺點,是否和各業種、不同年齡、輩份、男、女,你都可以勝任話題。

即使你完全外行,就以粗淺的發問開始,更是拓展自己的知識的機會。從對方的立場來看,見你對自己的專業有興趣,也一定開心。皆大歡喜的會話就是一個有深度的交集。這就是一個成功的社交。

上乘的社交不是會講話、一個人演講,而是「問對方喜歡回答的問題」

萍水相逢,而能夠在話題上有深度的交集,這個機率並不多。有本事給對方留下印象是自己平時努力的漂亮成績單。一個宴會,不必在乎和多少人交談過的「量」上,而在內容深度的「質」上。一個晚上,看看有多少人想要和你再一次見面?這是你的社會人的成績單。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無論你對在旁邊的女子有沒有興趣,在宴會上主動說話、主動提出話題是男士的社交義務。(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被女子嫌惡的話題

社交宴會上你可以自由走動、自由交談,一個關係很容易開始,但是也可能一句話不舒服而立刻結束。

說了一句話讓人不高興,不是倒楣、不小心踩到地雷,而是自己沒有社會常識。因為禁忌的話題是萬國共通的基本常識。

a. 絕不問及對方的私事

不要說是剛見面的女士,即使已經熟談了一小時,詢問「你幾歲?」、「你住那兒?」、「結婚了嗎?」、「有小孩嗎?」等,像在調查戶口似的話題是最令人討厭的菜鳥。在西方,會被當面糾正。

b. 不談政治和宗教

政治意識形態、宗教這些觸及一個人的靈魂、思想深處的敏感話題是禁忌。

即使對方不入流,話題波及到政治,而且他的立場是和你對立,不必在此應戰,宴會不是要追究是非的場所,在此作挑釁性話題的人本身是草包。而即使你們是站在同一邊,也避免此話題,因為其他周邊人可能聽得到,不該破壞氣氛。

c. 不談「脖子以下」的話題

不談自己或是對方的肢體為話題;不談生病等陰沉的事;更不談黃色。即使是一點小黃笑話,女士會覺得是性騷擾。

d. 不占對方便宜

雖說高段的社交達人是在接到名片後,能夠立即說出和對方的職種有關的話題。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趁機占人便宜。比方,看是證券公司的人,像似逮到好機會,立刻詢問股票分析資訊。有水準的人不會將話題指向在自己的利害上。只要談宏觀經濟走向、大體展望等等。對方先談才接問。

(示意圖非本人/)
有水準的人不會將話題指向在自己的利害上,只談宏觀經濟走向、大體展望等等。(示意圖非本人/Kaboompics .com@pexels

另外,不少人是為了紓解工作壓力才來參加宴會吃吃喝喝、聊聊散心,比方,醫師看完了一天的病來到會場,被人逮到機會,又拚命被詢問許多病懨懨的話題……,要替對方的心情著想。

又一個實例,被介紹了某律師,就趁此問了許多法律上的問題,結果過了幾天,收到了律師事務所的帳單。律師就是靠他的法律專業知識吃飯的,不要趁機佔便宜。趁對方有專業知識,拚命索取對你有直接利益的資訊是很不入流,如果你覺得「那就沒有話題了」,就是代表你的知性不夠。能夠以「宏觀」、「客觀」的時事觀點來進行話題,才是知性,也是品。

作者|陳弘美

國際顧問,現居東京。外祖父許丙氏曾為日本貴族院議員,因而與日本淵源深厚。生於台北市,國中畢業後就讀台北美國學校、日本上智大學國際學部。在大學時即擔任各種國際會議(包括聯合國大學世界會議)中、英語口譯,展開其國際性人脈。曾任職於富士電視公司國際部,期間曾與歐洲傳統知名、位於維也納的禮儀學校Elmayer策畫東京分校,並編輯社交禮儀教學課程。之後獨立為電視製作人,專攻國際議題,包括台灣民主化運動紀錄片等。透過家庭背景、國際性工作和私人交遊、與世界各國各階級人士交流,以及本身愛好世界旅遊的經驗,著作國際修養和禮儀書暢銷於海內外。現為國際顧問,參與跨國事業,包括台灣高鐵建設工程高峰會議等。著有《名媛養成班》、《現代社會人的國際禮儀》、《餐桌禮儀:西餐篇——用刀叉吃出高雅》、《餐桌禮儀:日式、中式篇——用筷子夾出美味》、《日本311默示:瓦礫堆裡最寶貝的紀念》、《電視低能我們損失什麼》。

本文經授權轉自遠足文化出版《男品:複眼能力與品味的科學》(原標題:最高段的社交術是——不讓人家覺得你在社交)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