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失業問題是從何時開始的?埋首分析50年歷史,學者揪出「解決就業困境」的關鍵是…

2018-03-27 12:33

? 人氣

《冰原歷險記》動畫中,長毛象們為了生存而遷徙。現實世界的臺灣,勞工們也為了謀生而離鄉背井。中研院人社中心的林季平副研究員,利用各類人口個體資料分析勞工遷徙 (labor migration) 的路徑,研究指出,若想解決失業問題,要幫助失業者經歷一個「成功」的勞工遷徙,才有機會再次就業。

1990 年代的青壯年,聽著林強的〈向前走〉熱血沸騰:「鬥陣的朋友告辭啦!阮欲來去台北打拼~」;而來到這個時代,年輕人聽著草東沒有派對的〈爛泥〉而搖晃:「我想要做的,有錢人都做過了,我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們虛構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歌詞,是在大時代環境中誕生。在互相指責誰不努力前,讓我們搭上時光機、戴上竹蜻蜓,飛到 1950~2000 年代的臺灣上空,鳥瞰勞工們在地表遷徙的求職歷險記。

1950-1970:戰後嬰兒潮變成做工的人

未曾擁有過一塊土地的你,可能在課本背過「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1950 年代國民政府推行土地改革,臺灣經濟活動以發展農業為主,此時有為數眾多的嬰兒呱呱墜地,一個家庭常有七八個小孩互相揪著頭髮、共穿一個麵粉袋。

戰後嬰兒潮,如颱風天的海浪般洶湧。後浪推前浪,嬰兒長大後,農村這些爆增的人力怎麼辦?

在此情況下,1960 年代中期開始,國民政府大力推動「出口導向」的輕重工業政策,成立加工出口區、推行十大建設。雖然戰後嬰兒們普遍只有接受國小基本教育,但離開農村後,只要學習基本組裝或機械技術,就能無縫接軌變為大量勞動力,在生產線上奏出人力轉型的完美樂章。

做農的人,變成做工的人,觸發臺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人口遷徙與勞工流動,並長達 10 年之久。此時青壯年大多前往台北、高雄找工作,少部分前往台中;臺灣呈現北高分流的勞工遷徙趨勢。「1970 年代高雄的家戶所得排名全臺第二,房價也跟當時的台北差不多!」林季平說明。

「人力運用擬-追蹤調查資料庫」分析結果顯示,1935-1985 年代,農村人口主要往臺北、高雄分流,尋找輕重工業的工作機會。(資料來源/林季平,製圖/張語辰,研之有物提供)
人力運用擬-追蹤調查資料庫」分析結果顯示,1935-1985 年代,農村人口主要往臺北、高雄分流,尋找輕重工業的工作機會。(資料來源/林季平,製圖/張語辰,研之有物提供)

1980-2010:做工的人變成失業的人

然而,1970 年代末期,臺灣外交失利、連帶引發政經結構劇烈變化,同時也面臨中國打破鎖國政策、東南亞諸國經濟體興起,臺灣過往的傳統勞力密集產業漸漸失去競爭力。再加上第二次石油危機的震撼,政府部門將政策修正為發展技術及知識密集的產業,例如電子資訊工業、金融業等等。

此時南臺灣地區受到石油危機影響,石化及重工業開始沒落;雖然官方沒有親口證實,美麗島事件等政治挑戰,也可能削弱了當時執政黨對南臺灣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持度。

種種人擇因素下,北部漸成為新興產業的大本營,例如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等等。影響範圍甚至擴展到中壢桃園都會區,從 1990 年至 2000 年,此區人口增加了 31.4% (行政院主計處 2000)。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