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竹合併升級直轄市,能強化台灣產業發展?副作用:財政分配、國土發展更失衡

2021-12-29 16:10

? 人氣

黃耀輝認為,政府推動竹竹合併升格,應同步檢討修正《財劃法》,他建議中央適度對地方放權,適度調高貨物稅、所得稅、營業稅納入統籌分配稅款的比率,「把餅做大」,讓地方首長擁有更充裕的經費自行推動建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學者:就產業特性制定

建立彈性資源分配利發展

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陳國樑進一步指出,現今《財劃法》希望達到公平又有效率,但問題在於這兩項價值本身就存在衝突,他建議,可將營業稅提撥比率由現行40%調高至百分之百,以實際果實鼓勵地方政府招商;對不利發展工商業的縣市,則就各自產業特性制定評準方案,提供適足的財政資源。

「沒有高雄小孩到竹科賣命,可以成就新竹嗎?」不願具名的學者分析,大新竹獲得的統籌分配稅款看似不及創稅能力,但政府提供地方資源的方式很多,從近期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相繼成立半導體學院,發展人工智慧、資通訊及大數據產業為主的「竹科X基地」也在近期開工,都可看出政府對新竹投注的資源,遠不止統籌分配稅款數字。

黃崇哲也認為,政府推動竹竹併升格時應意識到,「經濟成長」未必等於「城鄉適性發展」,應針對全國各縣市的特性,建立一套更彈性的資源分配模式,均衡區域發展。

事實上,學者的諸多建言,與民進黨2011年發表的「10年政綱」理念不謀而合。

當年由蔡英文主席規畫的政策白皮書,在行政區劃上主張「配合行政區重劃,《地方制度法》的設計應通盤檢討;取消直轄市與縣市差別待遇,促進區域政府的平等及地方制度的一致性。」在合理的財政劃分及資源分配上,建議「檢討財政收支劃分,建立公開透明補助制度,充裕地方政府財源,提升財政自主,解決地方政府自有財源嚴重不足問題。」

竹竹合併升格,固然有推進台灣關鍵產業用意,也符合當地民意期待,但成功不必急於一時,除了單點突破以外,中央政府更應藉由這次升格契機,扭轉導正10年前就已發現的區域失衡、地方政府自有財源不足等長期問題,為國家長遠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今周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文/朱姵慈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