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捕撈、聰明消費 美漁產業者推「永續壽司」

2015-01-29 11:56

? 人氣

圖片來源:http://goo.gl/3yv3QO,by Kiniki-Chan

圖片來源:http://goo.gl/3yv3QO,by Kiniki-Chan

過去50年人類在各大洋過度捕撈,讓海洋魚類群數快速銳減,目前僅存約全盛時期的1到3成。人類若不節制口腹之欲,科學家預測,2048年全球漁業將徹底崩解,2025年後或只有基因改造養殖魚類可吃。對於多數不補魚的消費者能怎麼做,才不會加速海洋生態的衰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漁業管理先進的歐美國家,消費者可以選購生態養殖水產,或是社區支持型漁業(Community-supported fisheries,CSFs)產品。

 Community Supported Fisheries
Community Supported Fisheries,報導截圖:http://goo.gl/3IBBvm

CSFs簡單說,就是以生產消費合作社(類似台灣主婦聯盟、學農市集)的形式,由社區居民、認同理念的消費者,以股東制、預約制、共同購買等方式,保障漁民收入,進而支持對海洋環境更友善的漁業生產方式。

海鮮永續 有賴消費者支持

除了日常烹煮的魚鮮,野生捕獲的鮪魚(壽司)生魚片,美國也有業者,成立銷售平台,推廣對環境更友善的永續壽司(sustainable Sushi)。

11月成功募資3萬8599美元(超過目標一倍)的非營利產銷合作平台「二魚(Two Fish)」,結合廚師、魚產採購、包裝與運輸業者的專業,邀集漁民以不破壞海洋環境的方式,捕捉當令近海黃鰭鮪魚,支持在地漁業的同時,也為海洋爭取更大復育空間,已經獲得思科(Cisco)、Thrive Network等基金會的贊助支持。

 

壽司生魚片的環保問題

大家愛吃的壽司、生魚片,從很多角度來看並不環保。首先是魚肉來源不透明,可能來自禁補海域、遠洋大漁船過度捕撈、或屬於瀕臨滅絕魚種。而且製作生魚片時候,一條魚能利用的部位有限,2到5成魚身直接丟棄很浪費食物。

若再追究漁貨的捕撈方式,許多漁民採用的漁具,如拖網(trawls)、曳繩釣(longline trolling)、刺網(gill netting)等作業方式,無法精準捕撈目標魚種,一併撈起(或纏絡)便宜魚種、幼齡魚、鯊魚、海洋哺乳類動物、海龜等其他海洋生物,即便漁夫再丟回海裡,多數混獲(bycatch)再次下水已經死亡,壽司(生魚片)產業對於漁業永續性的傷害可見一斑。

201501271451_bycatch.jpg
拖網、曳繩釣、刺網等作業方式,最容易傷害海洋生態。圖片來源:Oceana Wasted Catch Report 2014

 

捕魚到上桌 流程完全透明

為了讓壽司迷有更環保的選擇,Two Fish 選擇合作的漁夫,是願意使用(一支釣、魚網)傳統方式捕漁的個體戶,將漁業混獲造成的丟棄浪費,降到最低(Zero Discard)。

201501261407_bycatch.jpg
拖網、曳繩釣、刺網等作業方式的混獲。圖片來源:Oceana Wasted Catch Report 2014

漁夫只捕釣加州沿海黃鰭鮪魚,不傷及其他海洋生物。生魚片處理後冷凍、真空包裝寄送,並附上產品完整履歷,生魚片售價每100克約新台幣280元(3到4盎司包裝,單價8到10美元)。

剩下2到5成的魚身,則送給免費送餐的慈善機構Project Open Hand,取名二魚的意涵,就是一條賣錢,一些給有需要的人。

008770ca98eec851b567dc81d4b2e59f_large.png
圖片來源:Two-Fish on KickStarter

推動漁業改變

Two Fish執行長瑞德(Martin Reed)說:「一般人買到的魚,中間通常轉了好幾手,整個海產產業缺乏透明度與經營效率,透過這樣的方式,消費者便能接近為他們捕魚的人。」

瑞德2010年創立永續海產銷售平台(目前已售出),專門銷售符合環保標準的漁貨,為消費者把關,避開海洋專家、環保團體認定頻臨滅絕的海產,並以產品履歷追蹤漁貨整個過程,產品種類或因此受限,小額購買運費顯得昂貴,但他相信,漁獲供應鏈要轉向正確發展方向,有必要從消費端開始努力。

除了Two Fish、社區支持型漁業產銷平台,美國也有餐廳廚師,主動修改菜單,只供應能確保來源無黑心疑慮的永續海產(如圖例)料理,逐漸成為消費主流選擇。

201501261429_sustainable seafood.jpg
美國供應永續海鮮的環保餐廳實例:Mishiko

 

 

參考報導:

良心壽司、永續海鮮怎麼選?消費者1個頭2個大

海洋保育在地觀點:責任漁業指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