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日本「觀光志工導遊」嗎?跟當地人聊聊他們的歷史文化,比自己瞎逛有趣多啦

2018-03-18 09:00

? 人氣

導覽員不僅會說明這兩條充滿昭和情調的老街道之歷史文化,參加者也可以告訴導覽員現在的心情如何,想吃燒肉還是關東煮、想品嚐當地產的日本酒或是先來一杯生啤當開頭,導覽員便可依據他的在地經驗,推薦最適合的店家與酒種,避免旅人的遇「雷」機會,品嚐到最道地與最稱心的佳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體驗」有很多種,除了用味蕾來旅行之外,品嚐之前先自己動手做,也能增加旅行的回憶與不同觸感的體驗。比如說到了四國地區的香川縣,自然不能錯過當地的名產「讚岐烏龍麵」,如果你選擇到「中野烏龍麵學校」,還可以有另一份體驗,就是自己DIY動手做麵條。從桿麵團到切麵條,完成後不僅能直接到餐廳下麵新鮮吃,還有麵團當伴手禮,學習課程最快一小時就能「畢業」。哪怕自製的烏龍麵沒有職人們手藝的Q彈口感,卻因為親身參與,下次就算只是在台灣吃一碗烏龍麵,也有「我曾經自己做過烏龍麵」的經驗可以分享,對烏龍麵與香川縣有了更多的記憶點,自然也會更有感情,分享中建立起「口碑」,亦會是一份觀光宣傳

94_19.png
(圖片:作者│想想論壇提供)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從中總會生成出新的感受與經驗,不過最先要跨越的還是「語言」的隔閡,這也是日本在2020年東京奧運之前必須積極準備的課題,隨之衍生出的觀光服務,不斷尋求進化的可能性,作為科技大國的日本,亦從技術面著手尋求突破。日本知名的表演團體劇團四季,於2018年2月底引進了「字幕眼鏡」的技術,觀劇者只要配戴眼鏡後,就能選擇中文、英文、韓文等多語言對應,演出時便會伴隨著演員的台詞顯示出字幕。未來能否沿用到其他的舞台,甚至是不同的領域與現場表演,都是值得觀察的重點。

以上都是以觀光客的角度出發,那麼對於旅行相關產業的業者,又是如何去安排、策劃體驗型的觀光提案呢?蒐集數據與意見是重要的,他們有時會透過大學的國際部或語言學校徵求體驗學生,帶著這些學生走一遍他們認為「有潛力」或「想推廣」的體驗項目,結束後完後再詢問學生們意見,哪些需要改進、哪些覺得很無聊、哪些收費過高、哪些經過說明之後搞不好會更容易融入等,鉅細彌遺詢問感想,透過外國人的視角再重新審視一次計劃。

除了體驗內容本身,試行體驗也能讓他們發覺到忽略的細節,比如說下田採集當地蔬果體驗農家趣的行程,可直接把蔬果帶回家,但對外國旅客來說,這份貼心有時候反而會造成困擾,因為若在當地無法簡單處理食用的話,也只能淪落被丟棄的命運,無法帶回國。因此農家可能就能調整為改送加工品、真空包裝商品,或是乾脆在當場現採現調理,學習與調整本就是彼此的課題。

下次到日本旅遊時,除了到神社寺廟參拜、到家電藥妝店採購之外,或許可以關注更多特別的著眼點,比如說策劃一場散步、捲起袖子動手跟著做,或者是跟著一位經驗老道的地陪,一起深入一座城市,必然會有不同以往的旅行收穫呢。

作者介紹|陳怡秀

曾任影音記者、文字記者,現暫居日本,立志以浪漫不失務實,隨意不失細緻的方式,進行生活觀察。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日本想想】日本旅遊新趨勢:不再只是買買買,深度旅遊「體驗」正夯!)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