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18年投資總額一次砸下去!這家化學廠赴美設廠,就為了幫台積電做5奈米晶片

2021-11-10 08:40

? 人氣

但呂志鵬也承認,過去一年,赴美設廠讓他吃到不少苦頭,關東鑫林規模遠小於台積電,「台積電遇到的困難,我們一個也不會少,但台積電資源是我們的上百倍」。他坦言,同樣一塊錢,「在台灣能做三塊錢生意,在美國卻只能做三毛錢生意」,因此他建議打造一個平台,讓其他位在當地設廠的廠商,能利用這個平台就近服務台積電,移植台灣過去的成功經驗。「在美國蓋廠的金額,估計是把我過去18年,從創業到現在在台灣的總投資金額,一次押下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赴美設廠究竟難在哪裡?「以前西進,去的地方法規不如台灣完備,但是東進完全不一樣,先進國家什麼都有規範,你去人家的主場,就要守人家的規定。」他舉例,在台灣,土地都是由政府開發好,地買了就可進去蓋廠;在美國,亞歷桑那州政府先撥了一塊國有地,政府不負責開發,而是找開發商來競標,但開發商競標的成本卻由台廠負擔,但即使付了錢,也未必保證標到;如果標到地,台廠必須再拿出另一筆錢跟開發商買地。此外,美國專業人才收費也是台灣的十倍,「請律師看一個大合約,就花了幾十萬元台幣。」

美國的分工也跟台灣不太一樣。在台灣,蓋廠只要跟建築師溝通,建築師會接手協調其他專業人員;但在美國,分工相當細,除了建築師,廠商還必須自己面對結構技師、環保工程技師,「在台灣只要面對一個窗口,在美國要面對近十個窗口。」

西進吃苦頭 重心移回台灣

但是,38年的經驗,讓呂志鵬敢在美國下重本。「2003年,我剛創業時,本來是要去中國設廠;我還有2百萬美元,打在上海的地裡。」他回憶,當年台積電要去上海松江設廠,上海土地交易極熱,「每天土地是三個行情」,他們仍順利從松江區政府手上拿到土地,當時那還是一片農地,上海松江區政府告訴他,「這塊地已規畫成科學園區」。

「沒想到,農地變建地是北京的權限。」他回憶,上海土地過熱,北京派了空照大隊逐一檢查上海土地狀況,他的設廠許可被撤回,雖然最終拿回買土地的錢,「花兩百萬美元打下的地基,就永遠留在那裡」。經過這次慘痛教訓,《財訊》報導指出,關東鑫林在中國改採輕資產方式經營,「大陸不可控因素太多」。於是他將擴廠重心放回台灣,當時台灣面板產業正在崛起,關東鑫林從面板用特用化學品開始做起,一步步成為台積電5奈米採用的特用化學品供應商。

這段過程中,他結合日本投資者的技術和台灣廠商特有的彈性,趕上眾多國際級對手。呂志鵬回憶,他在伊默克工作時,負責推動伊默克將半導體化學品在地生產的政策,「現在台面上的台灣半導體化學材料廠,我都曾經合作過」。他引入德國和日本的純化技術,委託台廠生產,再賣給半導體廠,讓台廠和伊默克都互蒙其利。關東鑫林成立後,他也建立起台廠的合作網絡,「化學工廠都難免有歲修、供應不順的時候」,但是晶圓廠的生產卻是一刻也不能中斷,基於長年合作的關係,他跟台灣半導體化學材料產業鏈發展出既競爭又合作的默契,「大家共好,就有更多資源可以用,一起壯大台灣半導體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