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的種姓只負責特定的工作,工作有高低之分…印度廚房裡的階級關係令人難以置信

2018-01-22 12:04

? 人氣

馬鈴薯流亡學

我抵達餐廳時恰巧十二點,未聘僱幫手的布洛一個人慢條斯理地在廚房中切洋蔥,一旁爐火上燉煮著馬鈴薯塊,緊偎著切碎的辣椒與蕃茄。狹窄的廚房僅容一人通行,牆上懸著一排形狀各異的鍋鏟,其中一把中間挖了幾個洞的鏟子,專門用來輾壓馬鈴薯、製作薯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想想_流亡西藏廚房3.jpg
印度常見的藏式早餐:歐姆蛋、辣椒燴馬鈴薯塊,與藏語稱為「帕里」的西藏麵包。(圖/作者提供)

三百年前,馬鈴薯在西藏還是個時髦玩意兒,剛隨著商人從東印度公司洋人的廚房,經印度來到西藏。初抵西藏的馬鈴薯在以肉、奶為主的餐桌上被視為高營養價值的蔬菜,部分衛藏地區甚至有「要變成皮膚白皙水嫩的美女,就得多吃馬鈴薯」的說法。直到今日,馬鈴薯依然是藏菜常見的食材之一,從早餐吃的辣椒燴馬鈴薯塊、到晚餐的馬鈴薯絲拌炒牛肉,都能見到馬鈴薯的身影。隨著藏人的流亡,這批不同風味的馬鈴薯再次來到印度的餐桌上。

磚砌流理臺鋪著光潔的大理石石板,麵粉直接灑在石板上,邊角虛掐了幾個麵團、一盆馬鈴薯泥。聽說布洛的餐廳裡,填馬鈴薯泥的扁煎餅賣得極好,餅的印地語叫「阿魯葡蘭達」(Aloo Paratha),是北印地區常見的早餐主食。

「布洛,你曾經想過回西藏生活嗎?」

「這裡是我成長的地方,」布洛頓了一下,「我還能去哪呢?」

布洛又撒了些印度香料到馬鈴薯泥裡。

沿著達蘭薩拉山城主道路之一的麥克羅路向下奔馳、拐過九十度的大彎後,大片翠綠的河谷隨即展現在眼前。喜馬偕爾邦居民多半以務農為主要收入來源,在山城的觀光產業尚未興起前,鄰近城鎮的居民偶爾來河谷打零工,協助採收水果或搭建房舍。沿著河岸,建滿了提供工人休息、用餐的簡陋工寮。這些工人一日收入不過寥寥數百,工作結束後多半返回家鄉、另謀生路;只有部分無家可歸的工人在工寮住了下來,持續等待下一季工作與伙食。後來,在老舊的火葬場旁,另外建起了給異鄉人的新火葬場。

從新火葬場旁的公路直行,約莫十分鐘便可以抵達餐廳所在的巷口。盯著燉煮馬鈴薯的爐火,我極難想像、在遙遠的未來,布洛的身體被送到河岸火葬場,為烈火所吞噬。那日,身體要抵達的,會是焚燒異鄉人的這側,還是焚燒當地人的另一側呢?

註:依照藏人行政中央所公佈的「大西藏地區」,含括了部分四川地區。

作者介紹|南哲純美

南哲純美,出生在海島的90後,在不同的文化裡長大,迷惘過也流浪過,現在正努力在世界尋找屬於自己的位置。

本圖/文經授權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流亡手札:難民男人的廚房)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