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電金屬棒插牛肛門強迫取精、人造陰道「假交配」…揭畜牧業不願告訴你的配種內幕

2021-06-20 09:00

? 人氣

人類為了掌握乳牛的生產品質,透過人工受孕等方式剝奪了動物的性能力。(示意圖/取自Pexels)

人類為了掌握乳牛的生產品質,透過人工受孕等方式剝奪了動物的性能力。(示意圖/取自Pexels)

生物多樣性的消失,不單只是因為我們只栽種自己要吃的植物而已。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的資料顯示,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之所以消失,有百分之六十是因為土地被用來餵養我們的食物。也就是說,土地被用來生產動物的飼料。我們養那些動物是為了供應肉品。我們「養殖」肉類的方式,就像我們採用單一作物制那樣:掌控種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乳牛的性能力被剝奪,只為了生產肉品與牛奶

我們馴養的許多動物就像香蕉樹一樣,是無性繁殖。我們也掌控牠們的基因庫。如果你追蹤你的早午餐源頭, 會發現自然的性愛早就消失了。 一般的乳牛年年受孕, 但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公牛。那是因為,如今對百分之九十五的乳牛和百分之九十的豬來說,生命的起源不是從眼冒愛意開始,而是從培養皿開始。這些動物大多是以人工授精的方式受孕。

人造陰道取精法

至於精液的收集,公牛是受到雄性閹牛的挑逗(公牛會試圖騎上閹牛),或是被牽到假母牛的後方(假母牛的形狀看起來像高中體育館內的跳馬台)。從公牛「取精」通常有三種形式。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方法,是使用人造陰道。當公牛準備騎上去時,「採精員」馬上衝過去,把人造陰道套在公牛的陰莖上。由於公牛勃起時的陰莖可長達六十公分,這項工作挺辛苦的。人造陰道為了模擬真實的陰道,橡膠內層塗了潤滑劑,內壁充滿了溫水。採精員利用「熱力與人工刺激」來採集公牛精液。在人工授精中心,公牛每週經歷這種流程二至三天,一天射精二至三次。

電激取精法

對於無法做出騎乘動作或較難約束的公牛,電激取精術(electro-ejaculation)是比較合適的作法。取精員把公牛導入一個金屬滑槽,讓人只接觸到公牛的身體後端。取精員戴著手套,按摩公牛的直腸,使其放鬆。接下來,把一個帶有電極的大型金屬肛門探頭插入直腸,向勃起神經發送愈來愈多的電脈衝。獸醫面對野生動物及瀕臨絕種的動物時,是以電激取精術來取得精液,以幫牠們增產。不過,獸醫對野生動物執行這項流程時,會先將野生動物麻醉,但牛沒有這種福利。

採精員直接手淫取精

最後一種方法需要更直接的人工參與。採精員把戴著手套的手臂插入公牛的直腸深處,透過直腸壁按摩壺腹與附屬的腺體。本質上,就是從內部對公牛進行手淫,直到牠射精為止。

通常,我們以為乳牛就像金雞母一樣,可以供應源源不絕的牛奶讓我們牟利。但是以每盎司為單位計價的話,公牛的精子比牛奶更值錢。一管公牛的精液要價高達兩千美元,公牛一次射精最多可得到五百管精液。精英級的種牛每年能帶進七百萬美元以上的收入,並孕育出五十萬隻以上的後代。全球乳業的總產值高達六千億美元,公牛身為這個產業的台柱,其精液有如「白金」。公牛若能孕育出最會泌乳的母牛,不僅可為主人創造財富,還能成為業界明星。在乳品業,Comestar Leader 、Sunny Boy 、Toystory 都是家喻戶曉的名字。這些公牛都屬於「百萬富牛俱樂部」,不僅是因為牠們為主人帶來的財富,更因為牠們的繁殖力驚人:能夠產出一百萬管以上的精子。

在國際上享譽盛名的71HO1181 Comestar Leader EX EXTRA 是乳牛場的當家王牌。他在女兒身上從頭到尾留下了乳牛業的印記,孕育出高泌乳量的乳牛、節目優勝者、頂級後代,使世界各地的飼養者都相當滿意。

賽美仕(Semex Sire)的分析師洛威爾.琳賽(Lowell Lindsay)表示:「這頭公牛有卓越的乳牛優點、乳房質地與骨質。牠的胸圍、大腳與大腿,跟三個同父同母的姐妹(Blackstar、Sheik、Mark Anthony )很相似。牠也把這些優點遺傳給眾多的女兒。」

未來的世代將會感受到牠的影響,因為他光是在加拿大就有兩萬多個女兒。當然,這本身就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統計數字,但更驚人的是,那些女兒中有百分之六十七被評選為GP級或以上(有兩百七十隻是EX級;三千四百一十一隻是VG級),原因顯而易見。世界各地評鑑乳牛時,牠仍會是大家的最愛。

為什麼精子那麼重要呢?

遺傳學家克里斯汀.貝斯(Christine Baes)解釋:「乳牛只在產後分泌乳汁,所以讓乳牛盡可能多懷孕很重要,例如一年一次。乳牛一年可泌乳三百零五天,休息六十天,之後再上場泌乳。」你會注意到,與公牛不同的是,母牛是實際產乳的乳業功臣,卻沒獲得大眾的肯定。牠們好像隱於無形,泌乳一輩子後(每頭乳牛每天約分泌一百二十杯牛奶),人們認為牠已耗盡,把牠送去宰殺,肉體絞碎後做成狗糧或漢堡。

這種精子生意不只是國內生意,美國與加拿大每年向世界各地出口價值數億美元的公牛精液。儘管伊朗受到制裁,美國甚至還對伊朗出口價值兩百萬美元的公牛精子,因為那種出口符合「人道援助」的標準。以747貨機運送活體動物當然很貴,所以精液是以扁平的包裝寄送。

如今,有了納斯達克(Nasdaq)、道瓊(Dow Jones)等股票交易所,我們往往忘了股市最早是源自於牲畜交易。然而,如今連簡單的動物拍賣也變得高科技又抽象: Genomix 之類的公司不再出售活體動物,而是舉行精液與胚胎拍賣。買家的目標是買到完美的基因,他們關注的特色包括每頭牛的牛肉磅數、動物成長、產仔容易度等等,他們採買這些基因回去改良自己的牛群。事實上,公牛精液已變成一種非常熱門的商品,近年來甚至發生非法闖入畜棚的盜竊事件,竊賊偷走價值數萬美元的儲精瓶到黑市獲利。

這種「白金」不僅對私營業者來說很寶貴,對國家來說也是如此。冷凍精液是儲存在攝氏負一百九十六度的液氮中,可保存至少五十年,甚至有人說可以無限期保存。萬一發生大規模的災難或疾病,美國的農業部有一個祕密的液氮儲存設施。那裡就像植物的種子庫一樣,是備援計畫。動物種原國家級計畫(NAGP)設在科羅拉多州的柯林斯堡(Fort Collins),就像基因的諾亞方舟。那個計畫的成立概念是,萬一任何事件消滅了地球上的所有家畜,NAGP有能力「重新繁殖所有的品種」。那裡儲存了十八種動物的精液,總數超過七十萬管。豬、火雞、雞、牛等,從優良品種到普通品種的精液,都儲存在這個占地一萬平方英尺的設施裡。

保存多元基因鏈之所以重要,還有另一個原因:防止近親繁殖─這是人工授精可能衍生的危險。一頭名叫契夫(Pawnee Farm Arlinda Chief)的種牛,總共孕育出一萬六千個女兒、五十萬個孫女、兩百多萬個曾孫女,牠曾是奶牛界的成吉思汗。如今百分之十四的荷蘭牛身上可以找到牠的基因。但後來有些牧場主同時繁殖小公牛與小母牛,牠們都是契夫的後代,契夫又剛好有一個缺陷基因。如果公牛與母牛都有這個缺陷基因,牠們結合起來會導致自然流產。對整個乳牛業來說,這種流產造成的財務損失超過四.二億美元。

所以,品管是確保健康精子的重要關鍵。在精液收集中心,工作人員用顯微鏡分析精子,以確保精子數量集中,游動良好,沒有異常。賽美仕之類的公司也會使用「電腦輔助精液評估系統」,那個系統是使用軟體及高解析度的造影,根據公司設定的參數來評估精子。但有些地方還是以傳統方式做精子品管:除了視覺觀察以外,也以氣味來評估。

雖然他們的工作簡介可能不會出現在 LinkedIn 上,但是 Finnpig 等公司的員工必須嗅聞精子,並在聞到異味時,做註記並加以淘汰。這是養豬業的重要工作。薩布麗娜.艾斯塔布魯克—拉塞特(Sabrina Estabrook-Russett)是愛丁堡大學的獸醫系學生,她在《現代農場主》(Modern Farmer)中詳細描述她在農場的工作經歷。她為一個斯洛維尼亞的農場主工作,在那裡學到了檢測精液品質的傳統方法。農場主告訴她:「我們是用所有的感官來做測試:視覺、觸覺、嗅覺、味覺……公豬年輕時,精液是甜的。公豬年老後,精液會變苦。」幸好,她不必負責品嚐任務。

精子作為一種產品,也提供買家多種選擇。例如,經過性別鑒定的精子如今是一種常見商品。有些顧客想買會泌乳的母牛,就會買染色體XX的精子。沒人要買小公牛,除非你剛好經營小牛肉的生意。流式細胞儀是按重量來區分男性與女性染色體,磁流會把XX和XY精子分開。這樣一來,顧客就能買到精子以孕育出想要的性別,準確度高達九成。

有些精液甚至是以「適合機器擠乳」(robot-ready)的形式出售。那是指生出來的母牛,乳頭更能承受擠奶機的擠壓。乳牛容易罹患與泌乳有關的疾病,例如乳腺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公司正在改變乳牛,而不是改變擠奶的技術。賽美仕公司發布的新聞稿寫道:「賽美仕『適合機器擠乳』(Robot Ready™)的種牛,可以幫農場主孕育出獲利良好的乳牛,適合自動化的機器擠乳……我們的客戶已在農場中使用這種自動化技術,或正考慮安裝這種技術。他們認為適合這些系統的乳牛是基本要求,我們需要生產適合這些系統的乳牛。」

不只剝奪性能力,更掌控了牲畜的數量

我們劫持家畜的生理機能時,不僅剝奪了牠們的性能力,更掌控了牠們增產的關鍵。從商業角度來看,業者有增加產品數量的財務動機。例如,一般認為豬是「償還貸款的利器」,只要大量繁衍後代,就能增加獲利。豬的數量,每年是以十倍數成長。第一年,一頭母豬產下二十頭小豬;第二年,十頭母豬產下兩百頭小豬;第三年,一百頭母豬產下兩千頭小豬。按照這個成長速度,到了第六年,農場主可以養到兩百萬頭豬。但這樣繁衍是有後果的:一九九○年代,一頭普通的母豬每年產二十頭小豬。如今,透過選擇性育種,豬的產仔數已增至二十五至三十頭,有些母豬甚至每年可產四十頭小豬。透過人工授精與胚胎銷售,動物產量迅速飆升,改變了繁殖流程,導致地球上家畜的生物質量(biomass)激增。

如今,地球上有超過十億頭畜養的豬,十五億頭畜養的牛,以及近六百六十億隻雞(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年度屠宰數量)。《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編輯喬治.穆瑟(George Musser )指出,這表示「地球上幾乎所有的脊椎動物, 要不是人類, 就是畜養動物。」 包括馬、 綿羊、山羊和我們的寵物在內,地球生物質量的百分之六十五是家畜,百分之三十二是人類,只有百分之三是生活在野外的動物。

目前全球人口為七十五億, 正以每年百分之一. 二的速度成長。 目前牲畜的數量是人口的兩倍,每年以百分之二.四的速度成長。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地球人口預計將達到一百億,我們不僅需要養活一.二億公噸的新增人口,還要養活四億公噸的新增養殖動物。二○五○年,栽種糧食以餵養牲畜所需的實體空間,預計將從現有農地的四分之三,成長至所有可耕地的一半。

作者介紹|湯毅虹(Ziya Tong)

無比熱愛科學,曾主持探索頻道旗艦科學節目《每日星球》(Daily Planet)多年,也任榮獲艾美獎提名的《ZeD》主持人、製作PBS黃金時段節目《Wired Science》,並為美國重量級天文學家尼爾.德葛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主持的PBS《新星今日科學》(NOVA Science NOW)擔任記者。曾為世界自然基金會加拿大分會(WWF Canada)副會長,現任職於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董事會,致力於鼓勵大眾以科學眼光觀看現實世界。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言文化《超維度思考:擺脫盲點,以科學拉高維度,精準透視世界》(原標題:後患無窮:為人類而死的命運)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