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公司王牌」出去自立門戶也常失敗?專家揭密:工作能力強不等於有「這些」主管思維

2017-11-09 10:09

? 人氣

人人都可創業,但創業能成功、長久的人卻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有錢還無法創業成功嗎?日本知名創業顧問告訴你,創業成功與失敗僅有一線之隔,就差在心理素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創業順利者替公司考量,創業不順者只想表現自我

某位經營者跟我有過以下這段對話,當時對方正在面試的員工。

經營者:「這幾年我發現優秀的人才在面試時被問到預期外的問題,都能立刻想出答案,而且回答得很得體,我十分佩服。」
我:「因為現在很難找到理想工作,所以即便是中小企業或微型企業徵才,也會看到許多優秀人才前來面試。」
經營者:「在這麼多問題中,我一定會問一個問題,我想知道你有什麼想法。」
我:「請問是什麼問題呢?」
經營者:「你對好好先生有什麼看法?」
我:「這個問題很深奧,唯有自己創業才能察覺這個問題的答案。」
經營者:「是這樣嗎?難怪我總覺得找不到知己啊……」

身為公司老闆,總是希望一般人也能肯定好好先生的優點。一般來說,好好先生帶有貶意。指的是主管說什麼就做什麼,完全沒有自我主張的人。有趣的是,幾乎所有公司高層都是好好先生。說穿了,這些高層都是聽從社長或會長的命令做事,才會一步步往上爬。其實那些優秀的高層人才並非沒有自己的想法。

冷靜想想,有沒有主見和是不是好好先生,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在公司組織的框架中,好好先生不可或缺。每個人出社會後難免會遇到不合理的要求,但如果拒絕公司的所有要求,只會讓業績一蹶不振,無法好好經營。

從公司永續經營的觀點考量,上級的指令,從營運的角度來看,確實有其根據和考量。不要主觀認定「服從是錯的」,而是該審慎思考服從對於經營自己成立的公司,是否也能帶來成功的結果。但如果公司的要求過於不合理,可以考慮和上級溝通解決。

不可否認的,每個人的意見都很重要,但最後一定要有服從的觀念。若將意見視為自我主張,並堅持自己的意見,可能讓自己變成一個自我本位、眼光狹隘的人。

無論在哪個業界,業務員最重要的工作是提升業績。各家公司的業務員無不努力達成這個目標。但往往公司老闆還會給業務員另一項工作,這項工作突顯出業務員和老闆之間最大的觀念落差。這項工作就是營業預估報告。

「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做這些事……」、「有時間就是應該去跑業務,做這個累死了!」凡是跑完客戶,回公司還要打資料的業務員都有以上的抱怨。我也有相同的感覺。不過,若改變立場,從公司老闆的角度想事情,就會發現營業預估報告和跑業務同樣重要。因為營業預估報告是因應每天環境變化,產生的經營策略最新數據。

如果你是一位心懷創業夢的上班族,最好儘早在腦中植入經營者的思考模式,對你未來經營公司一定有所幫助。各位不妨站在經營者的立場,假想自己是好好先生,你一定會有所啟發。創業順利者擁有主見,同時扮演好好先生的角色;創業不順利的人只會沉浸在自我主張的幻夢裡,想透過反對他人突顯自己的存在感。

創業順利者拋下過往榮耀,創業不順者誇耀自己是公司王牌

部門王牌、可有可無的員工、老大姐、菁英員工…,在公司組織裡,所有人都會被貼上標籤。而且這些標籤都是在公司架構裡出現的名詞。在此先釐清王牌指的是什麼樣的人。

● 從業務角度來說,就是提升營業額的人。
● 從企畫角度來說,就是創造熱賣商品的人。
● 擅長與其他部門溝通交涉的人。
● 升遷快速的人。

總的來說,就是善於推動公司組織,創造亮眼業績,同時深受主管信賴的人。再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對公司貢獻度較高的人。話說回來,以上一切都只適用於上班族。

從創業觀點來看,公司高層的菁英人士與獨立創業者,屬於截然不同的類型。菁英人士的最大特色就是可在組織內平步青雲,善於鼓舞周遭同仁,在規範內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他們有能力在最短的時間實現既定目標。另一方面,獨立創業者經常跳脫原先規畫,走自己的路。由於這個緣故,他們通常無法在組織中成為菁英。不過,當他們埋首於自己想做或喜歡的事情時,能發揮極大力量。

只要讀過成功創業者的自傳就能明白這個區別。誠如大家所知,知名的本田汽車創辦人本田宗一郎就是投入自己喜歡的事物,憑藉著熱情創立了舉世聞名的公司。頂尖的汽車業務員卻不一定能創立一間媲美本田的汽車公司。

能夠在規範內實現既定目標的人,不一定等同於靠自己力量開疆擴土的人。如此一來,根本沒必要執著於不是公司王牌就不適合創業的想法。相反的,有些公司王牌在自立門戶後,反而不順遂。

有些人只能在公司組織下發光發熱,不只是菁英人士,可以談下大生意、主導當紅企畫,以及一戰成名的人都屬於這種類型的員工。另一方面,有些人雖然在公司沒有創下大成就,但總是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做事。

與其分辨哪種人較容易成功,釐清是否具備以下特質才是最重要的。這項特質就是刻苦耐勞。大多數成功的創業者都是刻苦耐勞的人。他們按部就班的完成理所當然的平凡小事。我認為這就是成功創業的捷徑。只想一炮而紅或一味尋找捷徑,結果只會是是鎩羽而歸。凡是創業順利者都明白盡全力才是最快的捷徑。

作者簡介|伊關 淳 Iseki Atsushi

現任Sounds Great株式會社董事長。公司業務為創業支援顧問、行政顧問和公司保險顧問。1965年出生於千葉縣松戶市,1990年東京農工大學工學部畢業。同年進入日本惠普公司工作。先後擔任行銷與業務經理長達18年。他在42歲創下成功從IT業界跨足顧問界的特殊案例。他運用在不同業界創業的經驗,舉辦多場研討會,協助創業者實現夢想,主張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前三年。同時也身兼創業者支援團體Dream Gate Advisor的會員,每年輔導超過兩百位企業家創業。專為中小企業的薪資、退休金等工作相關規範提供建議。

本文經授權選摘自今周刊出版《為什麼1%的人創業賺大錢,99%的人三年後卻賠光本金》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