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告訴自己「算了吧」!精神科醫師:當身心被榨乾時,又怎麼擠出能量加油

2017-09-21 07:20

? 人氣

一般遇到情緒低落,或是已經罹患憂鬱症的人們,旁人總會給予打氣與鼓勵,希望他們「加油」「正向積極」。然而,這麼做對缺乏自信的人來說,反而助長了憂鬱的蔓延。當身心被榨乾之際,又如何再擠出能量,繼續鞭策自己「加油」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錯誤的鼓勵,反而加重對方的心靈負擔。「別人可以,為什麼我不行?」「再怎麼努力也沒用,活著也沒意思。」「反正我就是失敗者。」因為已經無法再努力下去,自責與自我否定的心情湧上心頭,徒增更大的無助與壓力。

你的人生能背負多少重量?

日劇《Dr.倫太郎》中的精神科醫師,希望個案們「不要太勉強自己」「不要太努力」是對的。

有些人,在人生旅途上只被賦予背負二十公斤的重量;有些人多一點,能背上八十公斤。也許我們能因為自身的潛能,靠著後天的訓練從負重二十公斤進化到五十公斤,卻不代表能就此無節制地自我敦促至超越一百公斤。

懷抱樂觀與希望本來是好事,但經常因為過度的競爭、企圖心,以及追求自我突破,而無視於警示訊號,讓自己陷入身心俱疲的窘境。

(圖/Ramdlon@pixabay)
(圖/Ramdlon@pixabay)

舉例來說,登山的人都知道一個道理:山永遠都在,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再來。渴了,要喝水;累了,就要休息。若遇上高山症,最佳的解藥便是下山,降低高度,繼續逞強上山只會苦了自己,甚至丟了性命。

憂鬱症的病人,就像是在攀越人生的高峰時,卻遇到無法跨越的狀況,此時身旁的人若是還要他加油、繼續往上爬,豈不是推他加速耗盡生命燃料,提早落入絕望深淵?

試著告訴自己「算了吧。」

在高度競爭的社會氛圍下,比起努力去行動、去實踐,停下腳步不做什麼反而困難得多。因為對自我的期許,以及在意外在的眼光不允許我們停下來。功利社會帶來的失落與倦怠,以及伴隨而來的各種精神疾病已不是新聞,近來也愈來愈獲得人們的重視。

哲學家韓炳哲教授在其著作《倦怠社會》中提到:「如果只擁有做事情的力量,而沒有不做事情的力量,人就像一顆不斷滾動的石頭,陷入無止境的過動、孤立與倦怠,反省沉思也變得遙不可及。」

許多憂鬱症病人正是因為過於努力地勉強自己,變成一顆無法停止,卻又不知道該停止滾動的石頭,最後走到身心無法負荷的地步。不僅是本身落入過度正面思考的陷阱,周遭要他們繼續「加油」的想法也只是讓他們更累。

對筋疲力盡的人而言,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只要一句「不要勉強自己」「別再這麼努力」「我會陪著你」「累了就好好休息」,就能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不是孤軍奮戰,不需要強迫自己立刻擺脫憂鬱。

日劇《Dr.倫太郎》有這麼一句經典名句:「請不要再努力了!」(圖/翻攝自youtube)
日劇《Dr.倫太郎》有這麼一句經典名句:「請不要再努力了!」(圖/翻攝自youtube

一位總是要求高標準的上班族告訴我:「我最近常常對自己說『算了吧。』是真的算了,以前設定的目標如果沒達成,就會覺得很丟臉、很失敗。現在想想,誰在乎呢?」是的,誰在乎呢?事實上,只有你自己可以決定如何看待你自己。這位上班族最後擺脫多年來的失眠之苦,終於能擁有好的睡眠品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