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能力愈好,愈沒有自信?精神科醫師:高學歷的人往往缺乏自信,因為太過執著…

2017-09-15 05:20

? 人氣

教授、諮商師、醫生、牙醫、會計師,這些愈是擁有高學歷和學有專精的人,出人意料地往往也是愈缺乏自信的人。

明明條件很好,卻因為缺乏自信所產生的自卑感而活在痛苦之中。自卑感不僅會侵蝕心靈,也限制了生活與未來的可能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什麼能力愈好,反而愈沒有自信

因為對「成功標準」的執著,使得他們無法肯定自己,更不容易去相信別人。

今天有人稱讚你,你不但不覺得高興,反而還懷疑對方有所企圖,或其實是挖苦、嘲笑。長期缺乏自信,表現在思考和行動上也會愈來愈裹足不前,惡性循環下更無法客觀面對生活。

我們需要學習的是暫停自我否定、傾聽自己的聲音,這即是改變人生的開端。要達到這樣的過程當然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就是為什麼自我察覺與轉化需要時間與耐心不斷地練習。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自我肯定就是自信心的來源,幫助自己不斷成長。(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對自信不足的人來說,指責自己很容易。他們往往一開口就是說自己這裡做不好、那裡不夠好。如果要他們暫停批評自己,就會變得不知道該怎麼說話。

曾有人因為辭掉工作後,沒有了名片,失去公司與職稱的光環後,出現了自我認同的問題,覺得無所適從。沒有名片就不知道該怎麼自我介紹,導致他滿腦子都是自己的不足之處。不僅看不見自己的優點,又顧慮他人的眼光,因此完全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表達自己。

如果今天換成是找出自己的缺點,缺乏自信的人想必可以立刻說出一大堆。但這麼做卻無助於建立自信心,只會變得更加深信自己就是「這麼糟」。對於旁人的反應也因為情緒敏感,而過度解讀,徒增煩惱。

在批評自己的同時,也該想想自己並不是全然一無是處。除了缺點,也有很多優點。

有自信的人,就看得到這些優點,幫助自己不斷成長。自我肯定就是自信心的來源, 即使遭遇困難與創傷也能坦然接受,並且肯定自己的努力與付出。

當你不接受自己的時候,誰稱讚你都沒有用;當你接受自己的時候,誰攻擊你也不會害怕。

作者簡介|林耕新

商周推選百大良醫、耕心療癒診所院長

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曾任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諮詢委員、高雄市警察局心理諮詢顧問、高雄市心理健康促進會委員、中華忘憂草身心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參與過台灣瀕死體驗個案研究、大愛「人文講堂」演講、商周百大良醫健康網駐站醫師、並於TEDXLoveRiver 2017年會以「正向激勵絕非萬靈丹,它和負面灰暗一樣有殺傷力」為題演說。

因為有感於醫療工作的侷限性,離開待了近二十年的醫療工作崗位,全心投入基層心理健康照護,協助更多民眾學會壓力管理和情緒管控。除了在門診協助憂鬱症病人重新檢視與改變自己的生活,也透過演講、專欄、讀書會和大小宣導活動的舉辦,幫助當事人檢視自己的生活型態,找回自信,重新融入社會。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如何出版《解憂相談室:從情緒整理、轉化想法,找回自信與自在的人生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