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努力的人,永遠只會畫地自限!一場心理學實驗揭墮落人性的黑暗面

2020-10-26 15:09

? 人氣

1、有意識地降低自我意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研究發現,當有批判性的自我意識被降低,也就是當一個人在人群中不太能感覺到自己存在的時候,被評判帶來的焦慮和不適會消失大半。

如果你也是因為在意別人眼光,而提前為自己留後路的自我設限者,你可能需要時不時地提醒自己:「別人沒有在注視著我,等著看我搞砸一切,別人也沒有那麼在意我的表現。」

2、學習新的認知策略:防禦性悲觀

「防禦性悲觀」指的是人們在事情發生前,想像出可能的最壞情境,並為之做好相應的準備,同時依然做出指向最好結果的努力。在心理學家茱莉.諾蘭(Julie Norem)看來,防禦性悲觀是能有效降低焦慮的方式,並能幫助人們明確地解決問題或做好準備。

防禦性悲觀的前半部分看起來和自我設限的策略類似,事情發生前,想像出最壞情境,但兩者基於這種想像所做出的行為卻是截然相反的。

練習防禦性悲觀,是指考慮和分析所有可能的最壞的情況,具體地思考可能會發生什麼,一一做出可實現的應對計畫,而不是寬泛地悲觀恐懼,沉浸在恐慌中,更不是將時間精力用在提前找好失敗的藉口上。

做一個攜帶救生衣上船的悲觀者,在最壞的情況真實發生時,可以有條不紊地處理,而不是沉浸在自己建構的、虛幻的自我欺騙之中。

3、進行歸因訓練,建立更健康的自我概念

我們之前曾指出,面對負面結果時一味地向內歸因是不健康的,這種固定的、向內的歸因模式也常常出現在憂鬱症患者身上。然而,在面對問題時總是刻意地向外歸因,其實也是不可取的。

最健康的歸因方式,應該是相對平衡的—不論是好結果還是壞結果,自身和環境都對這個結果產生了一定的作用,即便兩者作用的比重可能不同。對於自我設限者而言,他們需要承認自己對結果是有影響的。

這可能有些痛苦,尤其是要承認壞結果與自身特質相關時。但這也是找回控制感的過程。

比起幻想自己不會失敗,或是即使失敗也與自己無關的自我設限者,相信自己對事物具有一定的控制感,並且能夠透過努力,對結果造成相當的影響(即便不是立刻扭轉結果),或許才是更加現實和可靠,也更利於自己成長的做法。

作者介紹│KnowYourself主創們

成立於2016年4月,目前有近1,000萬用戶。

KnowYourself相信,幸福是每個人都可以習得的技能,而我們的使命,就是讓每個人擁有幸福的能力。擁有最全面、最專業的心理學內容體系,聚焦於「原生家庭」「情緒管理」「自我發展」「親密關係」「人際關係」「生涯規畫」。

關注大眾心理健康的預防、提升與早期介入,提供專業線上文章、心理測驗、呼吸冥想、泛心理社區app,努力宣導以身心健康取代身體健康的新健康觀,致力於讓自我探索,成為流行的生活方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今周刊《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破解25種心靈困境》(原標題:你是一個不敢努力的人嗎?)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