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得到癌症,該如何看待生命的意義?他在這場旅行中,找到了答案

2017-10-19 10:39

? 人氣

月牙泉(圖/作者提供)
月牙泉(圖/作者提供)

想攀登沙質鬆軟的鳴沙山丘並不如想像容易,於沙上行走時更顯困難乏力,往往踏上一步便要退滑半步。我在隔日清晨五點,想趕早登上鳴沙山欣賞大漠旭日,但風吹狂沙卻叫人吃盡不少苦頭。鳴沙山位在月牙泉南側,繁耗體力的攀行與乾燥環境,僅能遠望逐漸縮小的泉眼解乏。關於這座大漠裡的神奇泉水,似乎有著這樣一個傳說:「某年敦煌發生嚴重大旱,人們饑渴難忍、莊稼無水不生。此景被天上的白雲仙子所見,她感念生民之苦而落下傷心眼淚;淚水最後化作一股清泉灌溉大地,人們為感謝她的慈悲恩情便造廟紀念。而被冷落一旁的神沙大仙,因心生妒忌便用周圍的沙山企圖包圍清泉。眼見泉水一日不復一日的白雲仙子,最後無計可施轉向求助嫦娥,她向嫦娥借來初五的新月放往大漠,便成為如今一眼碧波蕩漾的『月牙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一面攀爬鳴沙山丘,心底一邊想著這個故事,雖然是帶有幾分神話色彩的浪漫傳說,但最後登上數十公尺高的鳴沙山頂,遠眺沙漠盡頭彼端的日出之時,山下綠洲泉水與眼前遠東旭日,所形成一幅日月相應的景色,似乎更為這美麗傳說添上一筆動人想像。佇立沙頂,當地平線上金黃光芒四射而出的剎那,一種大地於眼前悄悄甦醒的內心悸動,更是只有隻身獨處在滾滾黃塵的大漠中,才能真正體會出何謂對生命的感動。

那是一種感發於自內而外的內在能量,藉由人與外部環境「彼」、「此」的對立中釋放開來;當陽光射入眼簾打入心底後,產生連串生理與心靈的刺激反映,眨眼間,作為眾生個體之一的「我」,似乎於世界關係裡的矛盾也逐步消弭。取代內心的任何欲望,打破妄想的所有偏執,在茫茫天地間感受一絲存在本身的虛無。而此刻,心中似乎真正得到一種安「生」立「命」的踏實。

作者簡介|尤文瀚

1989年生,台灣宜蘭人。熱愛文學與旅行,足跡遍布亞洲。
20歲起,深受切.格瓦拉的影響,堅信「面對現實,忠於理想」的生活準則。
2013年,台灣師範大學東亞系畢業。
2014年,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研究所就讀。
2015年,獨自徒步穿越內蒙古庫布其沙漠。
2016年,醫院診斷出罹患家族遺傳性腎癌,他決定展開為期一百天、三萬公里的摩托車環遊中國旅行。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平裝本《夢想,在路上:一輛摩托車,100天,3萬公里,一場探索中國四極地的青春長征,一次與自我對話的革命之旅》。(原標題:千年敦煌)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