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70歲慈禧健步如飛,30歲光緒卻虛到必須轎子代步?每月十數次「遺精」之謎

2017-07-25 09:00

? 人氣

20世紀80年初的一個夏天,中國考古工作者鑑於河北易縣的光緒皇帝崇陵多年前已經被盜,決定對其進行清理和科學鑑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河北易縣清西陵為雍正皇帝所創,與位於河北遵化的清東陵交相輝映,是清朝雍正帝、嘉慶帝、道光帝、光緒帝及其皇后、嬪妃的陵園。儘管清東陵的多座帝后陵寢已在戰亂年代屢次被盜、被毀,但西陵的保存仍相對較好,除了光緒的陵寢被破壞之外,其餘幾位祖宗依舊安然長眠在地宮深處。

苦命的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僅活了37歲,一輩子倒楣透頂,連身後也繼續倒楣。

西元1938年,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河北、北京一帶相當混亂,陵園的看守早已形同虛設。強盜、土匪橫行,有槍就是王。如同20年代軍閥孫殿英盜掘慈禧的定東陵一樣,此時一夥武裝分子也把貪婪而邪惡的目光鎖定在光緒崇陵之上。

這座陵園的修建時間據當時最近,施工人員和施工遺跡猶存,便成為盜墓者的直接線索。他們撬開了重重磚牆,順利潛入地宮,用斧子鑿開光緒皇帝、隆裕皇后的棺槨,把兩具遺體無情地拖出,將二人身上的珍貴飾物以及隨葬品幾乎悉數掠走。

40多年後,當考古人員進入這座殘損的地宮時,發現光緒皇帝遺體僅剩骨架,骨頭連接尚好,烏黑的髮辮昭示著主人的英年早逝,也許當年被盜時肉身並未完全朽爛。幾層內衣、龍袍還穿在皇帝身上,只是天鵝絨皇冠和鞋子早已不見蹤影。當時技術有限,人們簡單測量了骨架的身高,並由具備鑑證醫學知識的人士做出判斷:骨骸表面沒有明顯傷痕,初步排除他人殺害之可能。

然而,僅憑藉一具完整的骨架就能排除他殺嗎?最多說明盜墓者手下留情而已!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對光緒的死因心存疑問。他只比政敵慈禧太后早一天去世,世上哪有如此巧合之事?清朝官方擺出的病逝說法,難以讓人信服。

中毒而死的流言,無論是坊間還是學術界均極有市場。的確,以光緒這樣「囚徒天子」的處境,要弄死他,並不複雜,何須刀光劍影?一杯毒酒足矣。

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利用先進技術,透過對光緒帝遺骨和內衣上腹位置進行精密分析,得出光緒帝死於砒霜中毒的結論,即生前被灌入大量砒霜致死。滯留在胃、食道之內的殘餘砒霜透過腐爛的屍體,浸染到內衣的胸前之處,乃至附近骨骼。這個觀點再一次把人們的視線拉到100多年前那個波譎雲詭、神祕幽暗的禁宮之中。到底誰是凶手,歷史學家眾說紛紜。

不管是自然病逝還是政治謀殺,有一點不容置疑,就是光緒長年重病在身,肯定不能頤養天年,匆匆離世只是具體時間的問題而已,就算慈禧先逝,以光緒的健康狀態,恐怕也支撐不了多久;但是他的生命提早終結,倒是嚴重影響了清末的政局。

連御醫都束手無策

《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記載了光緒三十四年(西元1908年)10月21日(西曆)發布的一道上諭,云:

「自去年入秋以來,朕躬不豫,當經諭令各將軍督撫,保薦良醫。旋據直隸、兩江、湖廣、江蘇、浙江各督撫先後保送陳秉鈞、曹元恒、呂用賓、周景濤、杜鍾駿、施煥、張鵬年等,來京診治。

惟所服方藥,迄未見效。近復陰陽兩虧,標本兼病,胸滿胃逆,腰腿痠痛,飲食減少,轉動則氣雍咳喘,益以麻冷發熱等症,夜不能寐,精神困憊,實難支持,朕心殊焦急。著各省將軍、督撫,遴選精通醫學之人,無論有無官職,迅速保送來京,聽候傳診。如能奏效,當予以不次之賞。其原保之將軍、督撫,並一體加恩,特此通諭知之。」

此時距離皇帝駕崩的時間不到一個月,他的病情已危在旦夕。

儘管光緒身邊名醫芸芸,可惜療效甚微。清朝有這樣的制度,御醫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症,皇家便會向全國徵召民間神醫入大內診治。光緒初年(西元1876年),慈禧也曾身染大病,御醫診治不佳,來自民間的布衣名醫居然妙手回春,令慈禧大悅。

早在大半年前,光緒的身體就不行了。清末劉聲木有一本《萇楚齋三筆》載「光緒三十四年二三月間,德宗景皇帝久病未癒,早入膏肓。有時肝氣大發,憤無所洩,以手扭斷某太監頂戴,以足跌翻電氣燈。情勢日亟,遂有令各省督撫保薦名醫之上諭。」久病不癒的病患身心飽受摧殘,情緒焦躁失控乃至心理變態恐怕在所難免。光緒孤家寡人,無處宣洩,只能虐待小太監和電氣燈出氣。

此書又載該年四月間,慈禧與光緒「初次同幸農事試驗場⋯⋯慈聖步履甚健,場中周圍約十餘里,盡皆步行。德宗則以兩人小肩輿隨後」。可見,正值壯年的光緒當時身體之差,遠不及年逾七旬、健步如飛的老佛爺。

夏天,大臣許寶蘅在日記中寫道:「七月二十日入直,十時半散。近日批折字跡甚為草率,頗有不耐之意。疑係聖躬不豫故也。」光緒皇帝原本頗有修養,字體俊秀,如今早已無心顧及體面,糟糕的健康狀況讓字跡潦草醜陋。

「八月十三日大風。五時三刻入直,十一時散。袁監述兩宮定於廿六日回城,昨日直督薦醫屈永秋、關景賢進診,聞初九日軍機大臣召見時,兩宮泣,諸臣亦泣,時事艱危,聖情憂慮也。」許寶蘅如此說。明眼人都看出來,皇帝快不行了。

入秋之後,光緒病情惡化加快,「步履甚艱,上下殿階須人扶掖」,「萬壽在即,不能行禮」,已經發展到行動障礙的地步,生命進入倒數計時。

病入膏肓的人必然是多病雜存於一身,已經不能用單一病症來解釋所有症狀,不過,原發病倒是可以推斷的。

天子也有男人的難言之隱

相較於其他皇室成員,光緒帝的病歷檔案多而完整。他在位的34年間,據查病案有千餘份。耐人尋味的是,在戊戌變法、被囚瀛台的前20年,檔案並不算特別多,約70餘次,而生命的最後10多年中,診治記錄竟累達到900多次,也就是說差不多無月不生病、不看病。

特別在光緒34年(西元1908年),統計發現,他這去世前的一年裡面,僅從3月到七月間,醫療記錄就達260餘次,先後替他診療過的御醫,有名有姓的,就有30多人。

綜觀光緒皇帝留下的病歷檔案可以發現,早期的症狀中有一個很奇怪、很特殊的現象——遺精!

光緒帝的病史、病情記錄在一本名為《病原》的檔案上,由於平常體弱多病,對疾病的記載頗為重視,這本文獻的內容有的是他本人口述,有的是他親筆書寫,可信度很高。去世前一年,他寫道:「遺精之病將二十年,前數年每月必發十數次,近數年每月不過二、三次,且有無夢不舉即自遺洩之時,冬天較甚。近數年遺洩較少者,並非漸癒,乃係腎經虧損太甚,無力發洩之故。」皇帝久病成醫,自己也會使用「腎虧」的醫學術語。

成年男性在沒有自慰和性行為的前提下,每月出現1至5次遺精,屬正常的「精滿自溢」生理現象,一般沒有什麼不良影響,不能算病態。精液的主要成分是精囊腺、前列腺分泌的液體,精子只占0.1%,通俗地說,男人的精液中絕大多部分是水分,損失一些無關緊要。但是,像光緒這樣每個月遺精10幾次,就不正常了,現代醫學認為男性每個月遺精6次以上,屬於病理性遺精。

有好事者馬上聯想到「精盡人亡」這樣庸俗、難堪的說法。據說,西漢一代昏君漢成帝劉驁,為人荒淫好色,整天沉湎於趙飛燕、趙合德姐妹的溫柔鄉中不能自拔,房事過密,最後不明不白地一命嗚呼。漢成帝暴斃是事實,至於病因則有待探索;如此揶揄,實際上表達了市井階層對這位瀆職皇帝的嚴重不滿。

不過,把這種說法移植到光緒帝身上是不客觀,也不公正的。

清朝是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雖然把君主專制發展到了頂峰,但是,清朝統治者也頗好研究前車之鑑,對於中國兩千多年帝制史了然於心,箇中成敗,洞若觀火,尤其對明朝皇室的弊端形成,不敢有絲毫懈怠。應該說,清朝對皇家子女的教育是極其重視的,他們普遍受到嚴格的教育,雖然有的人對享樂較為痴迷,但相對前朝來說,昏君、暴君的比例還是相當少的。

造成遺精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長期沉湎於性刺激中,或頻繁手淫,引起大腦對性的興奮過強所致。

而光緒皇帝自幼就在嚴「母」慈禧的關照及狀元帝師的悉心教導下,錘煉品行、積累文化。他志向遠大,有匡扶大清的理想,也博覽群書。成年後,身邊只有一位隆裕皇后(感情不合,長期分居)、兩位妃子,較之前任,他的后妃人數最少,簡直少得令人驚訝。

光緒帝的興致多不在男女之事,他小時候喜歡拆玩鐘錶,對機械原理很感興趣。史書記載,一次,他撿到一個已經壞了的八音盒,就打開來細心琢磨研究,終於發現了故障所在,定下修理方案,讓工匠拆去舊釘,按新畫的釘眼打眼上釘。工匠修好之後一試,八音盒居然演奏出中國的樂曲,眾人為之讚嘆不已。

名醫周景濤曾進宮為晚年的光緒帝診治,後來回憶:他看到光緒的臥室內放了一些書,有《四庫全書提要》、《貞觀政要》、《太平御覽》、《大學衍義》、《理財學》等。此外,光緒帝每天堅持看書、寫字、記日記,還學起了英語。

這樣品學兼優的天子,過度遺精應該別有原因。

中外名醫各顯神通

儘管國家檔案館保存了許多光緒帝的脈案、藥方,但在研究這些紀錄之前,也需要瞭解它們是在什麼條件下形成的。

江蘇名醫陳蓮舫被徵召入京為光緒治病,當時的情景如下:

「叩頭畢,跪於下,太后與皇帝對座,中置一矮几,皇帝面蒼白不華,有倦容,頭似發熱,喉間有瘡,形容瘦弱⋯⋯醫官不得問病,太后乃代述病狀,皇帝時時頷首,或說一二字以證實之。殿廷之上,惟聞太后語音,陳則以目視地,不敢仰首。聞太后命診脈,陳則舉手切帝脈,身仍跪地上,據言實茫然未知脈象,虛以手按之而已。診畢,太后又縷述病情,言帝舌苔若何,口中喉中生瘡如何,但既不能親視,則亦姑妄聽之而已。」(許指嚴《十葉野聞》)

這樣荒唐的診病過程,得出的所謂「脈案」,自然是依照慈禧心意所撰,怎能如實反映光緒的真實病況?醫師凡做不久的,多半是違背了慈禧心意,做得久的則是切合了慈禧的旨意。這種脈案價值如何,不待言說。

有價值的線索是後人仔細檢視中發現的。

據記載,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年)九月初四,法國駐京使署醫官多德福奉詔赴瀛臺,給戊戌變後被囚的光緒帝進行診治。多德福詳細看了光緒交給他的〈病原說略〉。這篇材料原是提供御醫擬方時參考所用,其中寫道:

「予病初起,不過頭暈,服藥無效。既而胸滿矣,繼而腹脹矣。無何,又見便溏遺精,腰痠腳弱。其間所服之藥,以大黃為最,不對症。力鈞(御醫之一)請吃葡萄酒、牛肉汁、雞汁,尤為不對。爾等細細考究考究,為何藥所誤?」多德福閱後,又詢問了光緒近來病勢情況,光緒自述其「身體虛弱,頗瘦勞累,頭面淡白,飲食尚健,消化滯緩,大便微洩色白,內有未能全化之物,嘔吐無常,氣喘不調,胸間堵悶,氣怯時止時作。」

多德福得出的印象是:

「(皇帝)腿亦痠痛,體有作癢處,耳亦微聾,目視之力較減。腰疼。至於生行小水(排尿)之功,其亂獨重。一看小水(尿液),其色淡白而少,迨用化學將小水分化,內中尚無蛋清一質,而分量減輕,時常小便,頻數而少,一日之內於小便相宜,似乎不足。」

他認為光緒病根在於「腰(腎)敗所致」,還分析道:

「腰之功用,則平人飲食之物,入內致化,其有毒之質,作為渣滓,由血運送至腰,留合小水而出,以免精神受毒。設若腰敗,則渣滓不能合小水而出,血復運渣滓散達四肢百體,日漸增積。」

西洋醫師最終給出了治療方案,可惜後來的執行不了了之。

光緒二十五年(西元1899年)正月初八日的醫案也有參考價值:

「(皇帝)頭痛惡寒,身肢痠痛。面色青黃而滯⋯⋯頭覺眩暈,坐久則痛⋯⋯舌苔中灰邊黃。左牙疼痛較甚,脣焦起皮,口渴思飲,喉癢嗆刻,氣不舒暢,心煩而悸,不耐事擾,時作太息⋯⋯呼吸言語丹田氣覺不足,胸中窄狹,小腹時見氣厥,下部覺空,推揉按摩稍覺舒暢,氣短懶言。兩肩墜痛。夜寐少眠,醒後筋脈覺僵,難以轉側。夢聞金聲偶或滑精⋯⋯進膳不香,消化不快⋯⋯下部潮溼寒涼。大便燥結。小水(排尿)頻數,時或艱澀不利等症。」

以上是光緒30歲之前的病情線索,9年後,他的病狀絲毫沒有好轉。

屈桂庭是北洋醫院出身,鑽研西醫,曾任醫官院長兼醫院總辦,為袁世凱、李鴻章以及慶親王奕劻診治有功,深得他們信賴,被舉薦前來治療形容枯槁的光緒帝。

他讓光緒解衣體檢,還徵得皇帝、太后同意,化驗了光緒的小便。其時,西方開明之法已經東漸,中國的開化程度是前代所不能想像的了。皇帝雖貴為龍體,但性命攸關,裸身讓子民診治,也終究得以進行。

屈醫師記載:「(光緒)常患遺洩、頭痛、發熱、脊骨痛、無胃口,腰部顯是有病;此外肺部不佳,似有癆症,但未及細驗,不能斷定;面色蒼白無血色,脈甚弱,心房亦弱。」認為「腰病之生,由來已久」,又補充道:「余診視一月有餘,藥力有效,見其腰痛減少,遺洩亦減少,惟驗其尿水則有蛋白質少許,足為腰病之證。」這趟似乎能見一絲曙光的診療舉措,日後在慈禧的干涉下竟然無疾而終,光緒帝則只能每況愈下了。

結合西醫和中醫的描述,筆者把光緒的症狀仔細歸納總結,發現有如下要點:遺精過度(「遺精之病將二十年,前數年每月必發十數次」、「常患遺洩」)、腰痛(「腰疼」、「腰痠」)、全身痠痛、小便不適或者次數頻繁而量不多(「小水頻數,時或艱澀不利」、「時常小便,頻數而少」),間有發熱(「益以麻冷發熱等症」),腎臟有病可能性大(「腰(指腎臟)敗所致」、「腰病之生,由來已久」、「惟驗其尿水則有蛋白質少許,足為腰病之證」),肺部也可能有狀況(「肺部不佳」)。同時,光緒長期「面蒼白不華,有倦容」、「形容瘦弱」。

真相似乎正逐漸水落石出。

罪魁禍首—細菌?

這裡的突破點在於遺精過度和腎病。很顯然,光緒的病理性遺精不能用心理、行為不健康或單純的心境情緒障礙來解釋。泌尿生殖系統的長期炎症反應,同樣可以引起病理性遺精。

綜合分析,筆者認為光緒帝患有腎結核的可能性很大!

那時,中國人對各種傳染病的機制幾乎一無所知,世界上也還沒有發明出有效的抗菌素、抗病毒劑。光緒的祖先康熙帝僥倖從天花的魔掌裡逃脫,卻留下滿臉麻子;順治皇帝、堂兄同治帝皆死於天花傳染;伯父咸豐帝據說患有「喀血」,很有可能是肺結核引起。

在光緒的年代,肺結核是全球聞之色變的不治之症,但結核疫苗尚未問世。發病率之高,足以讓今人瞠目結舌;死於肺結核的中外名人,如作家卡夫卡、席勒、音樂家蕭邦等,簡直不勝枚舉。當這些疾病無法根治並逐步蔓延全身時,症狀會愈來愈多(由於現代科技發達,這種現象反而愈來愈少),以至於原本的核心病症被人忽略。

腎結核與肺結核一樣,病原菌為結核分枝桿菌。人體感染足夠致病的桿菌後,桿菌由原發病灶如肺、骨、關節、淋巴結等處,經血行或淋巴途徑進入腎臟,並可蔓延至輸尿管、膀胱、前列腺、附睪等處。腎結核男性患者中約50-70%合併生殖系結核病,這些反覆的炎症刺激會導致病理性遺精。

結核性膿腎形成後,病患會出現腰痛,如合併腎積水,則腰痛更劇。有的病患可因血塊或膿塊堵塞輸尿管而引起腎絞痛。

尿頻、尿急、尿痛,即「膀胱刺激徵」,是腎結核的典型症狀,這是由於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膿尿刺激膀胱黏膜或黏膜潰瘍所致,晚期膀胱攣縮,容量減少,遂經常產生尿意,每天排尿次數達數十次,甚至呈尿失禁現象。

結核桿菌對人體具有毒性作用,且大量消耗病患的營養、能量,長期病患常出現貧血、低熱、盜汗、食欲減退、消瘦無力等。

到了晚期,病患不可避免出現了腎臟功能的損害,自此,身體排毒能力下降,造血能力下降,貧血加重,尿液也會變得稀透,嚴重者將出現尿毒症。

以上各點均符合光緒帝的主要症狀,而他是否同時患有肺結核,恐怕也不能排除。

如此看來,結核桿菌似乎就是光緒患病的罪魁禍首了。晚年的光緒帝早已被病魔折磨得心力交瘁。時人記載,「帝沉痾已久,易生暴怒。醫人請脈,不以詳告,令自揣測。古法望聞問切四者,缺問一門,無論何人,均為束手。及書脈案,稍不對症,即弗肯服。有時摘其未符病情之處,御筆批出,百端詰責。批陳蓮舫方云:『名醫伎倆,不過如此,可恨可恨。』」(劉體智《異辭錄》)

光緒還自述《病原》云:「所用諸藥非但無效,而且轉增諸恙,似乎藥與病總不相符。每次看脈,忽忽頃刻之間,豈能將病情詳細推敲,不過敷衍了事而已。素號名醫,何得如此草率!」

醫治罔效,光緒的依從性愈來愈差,對醫師也愈加刁難。而醫師們自知回天乏術,只能應酬般下藥,象徵性完成任務而已,這種惡性循環必然把皇帝一步步推向死亡。

然而,光緒的姨媽兼伯母、帝國的掌舵人慈禧染病,且迅速惡化,命不久矣。她的離世對大清政局造成震盪,亦成為事件的催化劑——如果光緒重新掌權,事態會如何發展?這裡牽涉太多既得利益集團的首腦們,於是,一雙死亡黑手便捧著砒霜,伸向了無助的、奄奄一息的光緒帝。

事實證明,慈禧在自知即將死去的時候,已經充分安排了後事1讓3歲的溥儀繼位,讓溥儀的生父醇親王載灃(光緒同父異母弟)攝政,這盤棋局裡面,根本沒有光緒帝的位置!她一死,隨後的設定程序便順理成章地啟動。

此處的關鍵一環,便是光緒必須比慈禧自己早死。

光緒的主要疾病雖為腎結核,但直接死因卻是人為——這雙黑手是誰的?讀者自明。

*作者簡介:譚健鍬,愛好歷史與文學,醫療工作之餘投身寫作,多次獲得文學創作獎項。著有《歷史課聽不到的奇聞》、《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病榻上的龍》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史料未及的奪命內幕》(原標題:病殘待死的光緒帝)

責任編輯/謝孟穎

【好物推薦】今夏消暑提案,DIY冰淇淋這樣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