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怕坦克,就全員處決!70年前日本軍醫「病床日誌」,揭智能障礙士兵人間煉獄

2017-07-06 16:10

? 人氣

當然,在此之前也有士兵入營後,智能障礙或精神障礙才發作的例子。這些士兵如果發生逃走等違反軍紀的行為,會轉送到陸軍懲治隊或陸軍教化隊接受懲罰。但是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由於此類士兵不斷增加,陸軍因此必須找出新的對應方法。國府台病院接收了因智能障礙與精神障礙而被當作傷兵送來的士兵,因而留下大量「病床日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文件,一方面顯示在太平洋戰爭白熱化的情況下,智能障礙與精神障礙士兵不斷增加,另一方面,當時把這些士兵視為「保護兵」(其他還有「保育兵」、「鍛鍊兵」、「特別訓練兵」、「增健兵」等稱呼),加以特別訓練或課以特別任務,並計劃把智能障礙士兵集結編成一個部隊。透過這些資料,今日我們才能得知當時的狀況。

這些士兵在戰場上究竟是什麼樣的處境?前述的「病床日誌」,記錄了當時也有「只受過尋常小學二年級程度教育,連自己姓名都不會寫」,或「若施予射擊訓練有可能危害友軍」等狀況的士兵。

那麼,為何徵召這樣的士兵?當然,戰爭白熱化造成的兵員不足是最根本的原因,不過「病床日誌」也記錄著所屬部隊長官們的說法,例如「當兵員不足時可能可以派作值日兵」,或者「不指派特別勤務,只交代清洗餐具食糧等雜役。」

不過,雖說如此,智能障礙或精神障礙的士兵仍會被派往前線,而且不保證能以傷病兵身分生還回國。在「滿洲」陸軍第二航空軍野戰航空修理廠擔任軍醫的高木俊一郎回憶,1944年在新京(今長春)組成了「特殊教育隊」,這是由「反覆逃亡的士兵150名、邊緣型人格違常(borderline)與智能年齡只有5歲的人共70人、具狂暴與竊盜症狀的80人組成的」。

但在敗戰之際,長官下令:「這些士兵看到蘇聯坦克一來,大概就是立刻逃跑吧。這在日本軍隊絕不允許。所以,如果發現這樣的氣氛,立刻殺死全隊人員,將校軍官與下士官則拿著火炎瓶衝進戰車底下,全員都要『玉碎』(戰死)。」

除了生還歸國,在國府台陸軍病院「病床日誌」記錄的士兵之外,還有許多判斷能力薄弱的士兵被利用去「拆除炸彈」,因而死在戰場;或者因為被當作累贅,而遭日軍自行殺害,像這樣的被害人數應該相當多。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游擊文化《歧視:統合與排他的日本近現代史》(原標題:動員上戰場)

責任編輯/謝孟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