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中專欄】學測考幾科,為何是大人來幫學生決定?

2017-03-07 11:22

? 人氣

為配合民國107年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課綱,未來高中升大學的招生,主要分兩派,其中大學招聯會常委會通過的方案是學測五科(國英數社自)採計四科,申請入學時程延後到五月(目前是三月)。至於有二百多名高中校長、主任的連署方案,則主張學測考三科,六月再考選修科目,七月申請入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兩派第一個共同意見是落實高三下的學習,所以申請時程都延後;第二個共同意見則是減輕學生考試負擔,因此學測考科都較現行減少。不管哪個方案,由於還要採計學習歷程檔案,目前的學測與指考升學雙軌制,未來學測申請入學將成為主流,超過八成的高中生升學將以申請為主。

正因為「申請入學」將成為主流,因此外界對於學測考科格外重視。現行學測五科,其中社會科包括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自然科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用白話來講,就是現在的高中生不分文理組,要申請入學,就得先考共計十個科目的學測!

回想聯考時代,我們當年高二分組後,文組班同學聯考最多就是六科(國英數歷地+三民主義),理組班同學則是考到六到七科(國英數物化生+三民主義)。結果,教改改成所有高中生不分文理組都要考十科,理想是「全人教育」,我看根本是「超人教育」。

減輕學測考科方向是對的,但要減到幾科,各位大人們,你們有真正聽過高中生的意見嗎? 

 

(翻攝自youtube)
黃益中:減輕學測考科方向是對的,但有問過學生意見嗎?(翻攝自youtube)   

我在任教的多個高一班級做了民調,在不提示招聯會與高中連署方案前提下,給了學生三個學測考科選項:

一、考國英數三科
二、考國英數加社會或自然,共四科
三、維持考五科

統計各班民調結果:支持考三科的13%,支持考四科的72%,支持考五科的15%。

一個驚人的發現在於,我原本以為支持考三科的應該最高,畢竟少考一科是一科,但高中生給我的答案,反而是考三科比率最低,每班都是支持考四科的佔大多數。

高中校長主任之所以連署考三科,不就是希望減輕學生負擔,然後可以有更多時間發展選修加深加廣課程嗎?顯然,支持考四科的高中生不這麼認為。

他們是這樣說的:

「只考國英數風險高,壓力更大。」這是最多人的聲音,每個人專長科目不同,有些人就是對於國英數其中一科或兩科沒輒,如果只剩這三科,每科比重增加,就得花更多時間去準備原本就不在行/沒興趣的學科。加考社會科或自然科,至少可以彌補他們主科的不足。

「我想念社會/自然科。」對這些同學而言,國英數無法啟發他們的學習熱忱,他們性向清楚,對於人文學科/科學學科有高度興趣,希望進入大學前,擁有更充實的相關學科知識。

「我以後又不念國文系/外文系/數學系。」學生說得直白,學三角函數要做什麼?背文言文有何用?這些同學明說未來要讀的科系根本用不到這些科目,更是反對考科只考工具性的國英數三科。

這些反對的學生還不清楚,如果只考國英數三科,其實對他們是最有利的!因為他們多數是來自雙北市家庭,擁有較高社經地位背景。

就以2015年國中會考成績來看,英文和數學兩科雙峰最嚴重,C級「待加強」比率都超過33%,平均三名考生就有一人落在「待加強」;其中英數兩科的城鄉差異很大,有縣市平均兩個學生就有一個待加強。

當台北市中心的國中,有三分之一學生五科都是A以上的成績,《國語日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桃園市偏鄉的一所國中,全校最好成績只有5B,學生英語待加強占七成五,數學則占七成。離島城鄉問題也很嚴重,以澎湖縣文光國中為例,英語待加強約四成,數學更高達五成五九。

「教改」如果改成「階級再複製」,傷害下一代的社會流動機會,那真是不可原諒。

最後,我要說句真話,十二年國教總綱仍然是「大人本位」沒有站在學生主體去設想,只是假開放。真的要「適性揚才」,不是一直講選修課程有多精彩,因為再怎麼精彩,你們一樣是把學生關在學校這所監獄裡。

台灣學生上課時間每天從早上七點半到下午五點,用全世界最久的9.5個小時,用過時的普魯士工業教育型態,複製出一個又一個沒有主動學習靈魂的機器人。

各位老師,你們最該爭取的,是減少學生的上課時數吧。我自己對高中生所做的民調,有高達七成的學生是贊成砍掉一至兩節課的(改成早上九點到校)。

當大人們嘴巴不斷說要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時,請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你們真的有在乎過學生的意見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