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夠資本主義,你也嚮往追逐夢想、創業與社會企業?小心!別被這個社會給誤導了......

2017-02-27 09:30

? 人氣

想改變世界,先學會資產負債表

我第一次感覺到我可能誤導別人,是在2007年。那年我和Steve剛成立「若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個男生說他已經拿到美國大學MBA的入學許可,但想加入「若水」,並願意因此而放棄到美國念書的機會。

他可能以為這樣説老闆會因為他有決心而高興,但我當下就拒絕了他。

因為我知道他在美國能學到的,遠比來「若水」多。

我這樣説,他很困惑。我補充:「你能到美國念MBA,是好機會。你應該去,練就一身本領。最好畢業後在美國大公司做幾年事,到時候再回來做社會企業,你就能把更新的商業手法教給公益組織。想想看,你如果能到Google歷練一番,回來能給台灣的公益界多大的貢獻!」

「到大公司做事?你自己不是離開大公司?還寫了《開除自己的總經理》?」

當下,我體會到:取個書名,喊些口號,鼓勵年輕人走不一樣的路,對說的人很輕鬆,但對聽的人很危險。因為你不知道哪個觀眾或讀者,會簡化、浪漫化,或完全誤解,你的故事。

「我離開大公司,不是覺得大公司不好。我所有的本領,都是在大公司學的。大部分成功的創業家,都有大公司的經驗。」

「誰說的?馬克.祖克伯就沒有!」

他說得對。但我還是說:「你去美國會學到新的東西,認識新的人,看到新的案例。你真的要用『社會企業』改變世界,先學會資產負債表吧。真的要用『社會企業』幫助別人,先學會怎麼賺錢!」

聽到「賺錢」這兩個字,他立刻露出失望的表情。彷彿沒想到他的偶像王文華,這個「開除自己的總經理」,竟會談這麼俗氣的事?

「一旦開始賺錢,人就迷失了……」他搖搖頭,「我看過太多學長姊的例子了。他們大學也上街頭,但一旦進了大公司,想的就只有升遷、跳槽、出差要住幾星級的飯店、將來公司要配哪一款的車……他們不會再想公益了。」

我說:「如果你會迷失,你怎樣都會迷失。並不會因為你畢業後來作公益,過苦哈哈的日子,就代表你不會迷失。有些人做了公益之後變得憤世嫉俗,也是一種迷失。」

我想讓這熱血的同學放輕鬆一點,便説:「我有很多朋友有公司配車,我常搭他們便車,冷氣很強、皮椅很軟,真的很舒服。」

他沒有笑。我只好恢復正經:「為什麼學長姊想升遷就是『迷失』呢?每個人要的東西不一樣,並且不斷改變中,這是他們的人生,為什麼不能接納他們和我們的不同?搞不好有一天他們賺了大錢,願意把那些錢拿出來做公益,不也很好?」

「那只是利用公益來美化企業形象而已。」

「有可能。可是有沒有害到別人?沒有。有沒有人得到幫助,有。那又有什麼不好?為什麼因為別人做一件事有額外的動機,就否定他全盤的作為?」

他皺起眉頭,我想我把他完全搞糊塗了。他本來希望來追隨一個「夢想」、「創業」、「社會企業」、「公益」的指標王文華,沒想到這傢伙竟然叫他去「留學」、「大公司」、「賺錢」、「接納那些眼裡只有升遷的學長姊」。

流行造成錯愛

這是2007年的故事了。2007年以來,「夢想」、「創業」、「公益」、「社會企業」這些字眼,在台灣越來越流行。

在夢想學校帶實習生,前後帶了15屆。每一屆招募,我都問應徵者為什麼來。有同學說他對於傳統的路,如「上班」、「朝九晚五」、「伺候老闆」、「資本主義」沒興趣,對於「夢想」、「創業」、「公益」、「社會企業」很嚮往。而王文華跟這幾件事,似乎有點關係,於是就來了。就是這原因,讓我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誤導他們。

任何流行的事物,都有一個危險,就是我們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那個層次,而忽略了整體的面貌。於是造成錯愛(創業很酷,我一定要創業),或是錯怪(大企業一文不值,學長姊唯利是圖)。

我當然高興這些年輕人讀了《開除自己的總經理》、《創業教我的50件事》,但婉惜他們只看到反叛、創新的榮耀,沒看到賺錢、市場的紀律。他們看到我告別了朝九晚五,沒看到我24小時工作。他們看到我不必再伺候老闆,但沒看到我每天都在伺候「市場」這個更不留情面、捉摸不定的老闆。

這就是,我的故事可能誤導他們的地方。而另一個誤導的可能,是我帶人的方法。

夢想學校是個象牙塔?

2007年在「若水」,我和Steve實驗一種新型態的公司:員工不必再應付組織中常見的官僚、階級、派系、虛工,可以把所有的聰明才智,單純地用在創造價值。

所以我們沒有老闆、頭銜、上下班時間。只有一套願景、價值觀、文化。然後讓大家互相尊重、自由發揮。

這方式不適用於每一種產業,也不適用於每一位員工。但「若水」是創新的小公司,值得一試。

後來我做「夢想學校」,依然這樣帶人。我們公司的實習生不需要到辦公室,可在各自方便的時間和地點工作。「自由」,是聰明人喜歡的工作方式。但這樣工作要有效率,必須有兩個條件。

第一,因為沒人管,自己有紀律。該做的事,如期完成。

但人啊,包括我,實踐自由,比較徹底。實踐紀律,不太細膩。我發出、也收到過很多E-mail,第一句就是「抱歉這週工作遲交了」。

第二個條件是因為看不到彼此,需要加倍溝通和配合。

但我們比較喜歡別人配合我們,不太習慣配合別人。比如說因為沒有規定要進辦公室,要實體開會時,就很難約。我們會期待早幾天收到通知,並多給幾個時段來選擇,如果臨時改時間,會覺得不受尊重。

互相尊重很重要,但我們忘了一點:大家本來就是要實體在一起工作的,公司給我們方便,自由選擇工作時間和地點,是額外的福利。偶爾開會,是對公司的基本的責任。可是我們會慢慢把額外的福利,視為理所當然。卻把基本的責任,當作額外負擔。

這樣的管理方法,會誤導自覺性不強的大學生。因為大部分老闆,不會讓他們不進辦公室、不打卡、自己安排工作時間。

大部分組織,為了因應市場的巨變,每天都在臨時召開會議或更改會議時間。

大部分工作,不會沒有官僚、階級、派系、虛工。

同學們在夢想學校習慣了自由的工作方式,有一天離開了這個象牙塔,進入真實世界,會更好?還是更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蛋白質女孩《空著的王位》

對職涯或未來出路有些疑問,需要過來人的建議?快來提問,讓學長姐幫助你!

請關注風傳媒特別企劃「學長姐說」,也歡迎加入FB社團進行討論!

請看 FB社團-學長姐說 !

學長姐說也歡迎讀者分享您的經驗,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service@stormmediagroup.com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