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沒錢會死,難道有錢不會?操刀蔡、柯競選廣告,他揭台灣變鬼島的關鍵真相

2017-01-20 11:00

? 人氣

曾執導蔡英文、柯文哲的競選廣告,盧建彰眼裡的台灣,會是什麼樣子?(圖/薛怡青攝)

曾執導蔡英文、柯文哲的競選廣告,盧建彰眼裡的台灣,會是什麼樣子?(圖/薛怡青攝)

「自己的生活都管不好了,還管社會幹嘛?」這種對話隨時都在發生,尤其是社會運動前後。但你是否想過,當我們連社會都管不好,在路上被隨機殺人犯捅死了、一場核爆奪去全台性命,那我們當初拚到爆肝的工作、辛苦存的第一桶金,還有什麼意義?

如果你覺得這些意外都不可能發生,那麼生病時吃的藥總跟你有關係了吧?你知道在健保不斷縮減預算的狀況下,你吃的藥都成了同名不同質的「次級品」嗎?我們對於這些網路都可以看到的資訊漠不關心,平白犧牲自己的健康權益,這不是很傻嗎?

2012年,Google在台灣拍了一部廣告,講的不是技術多進步,而是一個月搭200趟高鐵只為看出地層下陷有多嚴重的國中生。他跟爸爸分期付款借15萬搭高鐵,在網路上看耶魯大學課程,終於解答了自己的問題,連兩年在科學競賽奪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部廣告出自導演盧建彰之手。蔡英文競選廣告《願你平安》、柯文哲競選廣告《你有多久沒聽你的孩子說話?》等也都由他出品。一頭棕色及肩捲髮、總洋溢熱情的雙眸,他在每個作品裡都埋下了改變社會的種子。

「創作至少要有點用吧!」用藝術包裝真實社會問題,盼搔到癢處

盧建彰的創作理念,從他的公司名稱就不難看出來。「你知道我的製作公司叫什麼嗎?」大家想必會猜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名字…「叫做『喀之窩』(胳肢窩)。」他認為無論是什麼樣的呈現,都必須「搔到癢處」,反映出社會真實的困境、回答自我的問題。

在他替Google拍的另一部廣告裡,主角是用空拍拍出台灣之美的齊柏林。第一句台詞「有人說台灣很小,我說,那你都有看過嗎?」不僅是他為齊柏林設計的開場白,更是盧建彰最想透過創作傳達出的執著。

台灣這片土地很小,只有3.6萬平方公里;台灣這片土地很大,每一寸你踩著的土地、每一口你呼吸的空氣(或許是霧霾),都有你還不知道的故事。而對盧建彰來說,他的使命就是激起你主動探索、了解的慾望。

有一種東西,不用比價、再貴你都買單…那就是「藥」

盧建彰的媽媽身體不好,爸爸也因為忙於照顧媽媽而罹癌,醫院成了盧建彰最熟悉的地方之一,「連病危通知單都收了一大疊。」爸媽的身體狀況讓他開始接觸藥物跟醫學,也想通了一件事:藥是世界上大家最不了解,卻最甘願掏錢買的東西。

「去看病時,你有在看醫生開的是什麼藥嗎?」在台灣,醫生開什麼藥病人就吃,但他以美國為例,自己拿處方籤到藥局拿藥時,不是一包包分裝好的,而是給幾瓶相似的罐子,想吃就必須自己看哪一罐是該吃的。

對於攸關性命的東西,我們怎能就這樣傻傻聽別人的?也因此,他從拍片跨足寫小說,出版了《藥命》一書,交織當前的醫療問題與虛構的小說情節,只盼喚起大家對自身健康的關心。

「任何藥物都可以是毒。」用對藥,癌症也有終身控制甚至痊癒的可能;用錯藥,每吃一點就離死亡近一些。台北榮總放射腫瘤科醫師吳元宏舉例,被稱為「美國仙丹」的類固醇有極好的消炎功效,但扣除醫院進口量,有極高比例都以不明管道流入社會,可能在小藥局或地下電台摻入身體保健品內販售。長期亂吃將導致腎臟衰竭,這也是台灣洗腎率高的主因之一。

那去大醫院可以嗎?吳元宏表示,近年來由於健保希望縮減預算,開始調降藥價後,也讓原廠藥紛紛退出台灣市場。現在醫院給的藥,許多都是名字相同、製程卻不相同的「學名藥」,效果也可能不若以往。這些資訊網路上能看見,也有醫師公開討論,但大眾卻似乎看不見其中的危機。

「大家一拿到藥,藥單就直接丟了。」就連以為一定安全的普拿疼,都有人因為一次吃太多顆而中毒身亡。普拿疼的主要成分是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目前一顆藥錠裡含有500毫克,而每日最高劑量約為4克,等於吃8顆就可能中毒。

一個25歲女性健身教練因為吞藥想減緩感冒而死亡,一個17歲少女想舒緩腹痛也意外送命…諸如此類的意外不可勝數,但多少人留意過?

「資訊都給你看了,但你Care嗎?」最可怕的不是邪惡,是冷漠

生活裡到處都是我們不知道的事,這也讓盧建彰時時保持問「為什麼」的習慣。他隨口說了一句:「你們知道為什麼台大醫院沒有核災應變措施嗎?幾年前一個姓柯,從醫生改行當市長的人問過。」不是人為疏失、也不是惡意傷害人民,當時同事給柯文哲的答案其實是:「因為你們是要被疏散的,還當什麼應變方案(醫院)。」

日本核災疏散範圍是20公里,而距離台北最近的萬里核二廠,和台北的直線距離22公里,也就是說幾乎整個台北都必須淨空。連既得利益者台電都公布這些資訊了,但又有多少台灣、甚至台北人願意關心呢?

(圖/盧建彰 Kurt@facebok)
盧建彰寫下對社會最懇切的觀察(圖/盧建彰 Kurt@facebok)

「還管什麼工作的Deadline啊,這才是人真正的『Deadline』啊!」無論是藥物或核爆,我們每一天都在面對這些死亡危機卻不自知。每天庸庸碌碌的工作只因為擔心「沒錢會死掉」,但在盧建彰眼裡:「說不定就是這份恐懼,才把我們集體拉向死亡的深淵。」

管理6個社企大平台、被譽為「全球社企之父」的麥克·諾頓說過:「世上最可怕的是『漠不關心』和『不作為』。」這也是盧建彰創作的中心思想,他認為找到自己與社會的連結,將讓我們更有自信,「你的價值將不再被薪水決定。」

對盧建彰來說,無論是小說、電影都只是手段,他最想傳達的仍是這個主張。未來,他計畫出版10本或更多小說,談論青年貧窮、空汙等議題。「我說的不一定對,但我希望大家至少能試著想一想。」對自己所處的社會多留心一點,每個人都將是讓這塊土地、讓自己的生活更好的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

鐘敏瑜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