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馬拉松是42.195公里?如今全球通用賽制,竟來自當年英國人拍皇室馬屁的計畫…

2016-11-08 16:03

? 人氣

你知道馬拉松賽的長度,為何會訂為「42.195公里」這個特殊的數字嗎?其實這個數字有著悠遠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倫敦奧運的馬拉松比賽規劃...

1908年倫敦奧運馬拉松的賽道,長度是42公里195公尺。這個古怪的距離有它獨特的故事背景。在這之前,「馬拉松」的距離都是40公里左右,但由於倫敦奧運的主辦單位亟於取得英國皇室的認可,因此想將起點設在溫莎堡,終點設在白城體育館的皇家包廂之下。傑克‧安德魯(Jack Andrew)是理工運動俱樂部(Polytechnic Harriers)的成員,負責規畫1908年的馬拉松。據他表示,原本提議的規畫路線是39公里200公尺,但運動俱樂部發現有一場職業賽事要採用相同路線,於是他們做了些改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賽事主辦單位最後規畫出一條約41.84公里的路線,從溫莎堡的東苑台下起跑,好讓皇室的王子和公主觀看起跑。這條路線後來又增長了一些,因為他們加了多繞體育館跑道一圈的設計,好讓運動員在抵達皇家包廂之前多多展現他們的風采。經過這些調整後,1908年7月24日舉行的這場賽事,對外宣稱「距離大約是42公里195公尺」—─加上「大約」或許是正確的,因為現代倫敦馬拉松的其中一位創辦人約翰‧迪斯利(John Disley)發現,1908年路線的第一英里其實少了174碼(約53公尺)。

1908年的奧運馬拉松共有55位參賽者,代表16個國家,當中包括當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冠軍:加拿大的奧內達加(Onondaga)原住民湯姆‧榮波特(Tom Longboat)。他是冠軍的熱門人選。根據布萊恩所寫的馬拉松史,榮波特在抵達溫莎堡、往起跑線走去的路上,看到一群戴著英倫高帽、穿著燕尾服的伊頓公學學生,出言嘲弄道:「哪裡在辦喪禮啊?」

榮波特差點預言了自己的喪禮。他後來在離終點線一大段距離的地方倒下。這場比賽變成三個人的纏鬥:南非的獄警查爾斯‧哈夫倫(Charles Hefferon)、義大利卡比鎮的甜點師傅道倫多‧皮耶特里(Dorando Pietri),以及前美國地鐵隧道工人、才剛成為紐約布魯明戴百貨公司員工的強尼‧海斯(Johnny Hayes)。

別抱怨工作辛苦!那就是馬拉松冠軍最好的訓練

根據報導,海斯在起跑線上時,對另一位參賽者說:「天氣很熱,距離很長,千萬不要亂衝。」他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海斯迄今的人生都很艱苦。他是愛爾蘭移民第二代,在紐約成長,父母在兩周內相繼死亡,讓他變得孤苦無依。他沒有錢為父母立墓碑,弟弟、妹妹都被送到天主教會的孤兒院。沒多久,海斯變成「地鼠」,為紐約地鐵挖隧道。不論哪一種天候,這個工作都比從溫莎堡跑到倫敦熱得多。

(圖/Pixabay)
馬拉松過程艱辛,因此平日的高難度訓練更顯重要。(圖/Pixabay

跑步讓海斯從低薪的苦工中得到解放。那些愛爾蘭裔美籍運動員社團的成員,例如海斯,都是由愛爾蘭同胞幫忙安插個名目上的「工作」,好讓他們有時間進行訓練。他們有些人去當紐約1516警員,但海斯只有165公分,沒達到警員的身高標準。1905年,社團幫他找到布魯明戴百貨公司的職缺。由於人事紀錄已不復存,無從得知他是否真的有去上班,但我們確實可知的是他晚上會在百貨公司屋頂的煤炭渣跑道上進行訓練。新的工作安排大力推進了他的跑步事業。從隧道工作退役的幾年後,海斯在揚克斯(Yonkers)馬拉松和波士頓馬拉松都曾登上頒獎台。

「不是贏,就是死。」跑者最堅定的吶喊

皮耶特里和海斯一樣,在比賽前段也跑在中後段。這位義大利人很熟悉義大利高溫的長距離賽事,在頭上綁了一條浸滿巴薩米克醋的手帕,有時會把手帕放入嘴裡提振精神。他在跑步時,嘴裡會不斷喃喃重複念著:「不是贏,就是死。」

在比賽前段,領先者換了幾次,直到哈夫倫在24公里掌控局面,取得明顯的優勢為止。但在最後的3.2公里,哈夫倫收下觀眾給他的香檳後,腳步變得踉蹌—賽後他告訴記者:「那杯酒害我抽筋。」—皮耶特里猛地加速超越了他,而離皮耶特里還有一段距離的海斯,沒多久後也超越了哈夫倫。但突然的暴衝似乎毀了皮耶特里,等他抵達擠滿約九萬名觀眾的體育館時,他已經筋疲力竭,在跑道上轉錯邊,還沒轉回正確方向就倒下了。

福爾摩斯偵探系列的作者柯南‧道爾爵士當時在現場,為《每日郵報》(Daily Mail)採訪馬拉松賽事。他的報導以極為生動的描繪,捕捉了皮耶特里試圖完成比賽的戲劇性時刻:

老天爺,他昏倒了!難不成他會在比賽的最後一刻,與獎牌失之交臂嗎?所有人的目光轉向陰暗的入口拱門。第二位選手尚未出現。現場觀眾全鬆了一口氣。我想在場的數萬名觀眾,沒人希望這位奮戰不懈的義大利人在最後關頭被奪走冠冕……感謝老天,他又站起來了,雖然他曬得紅通通的短腿動得很不協調,但仍在超人般的意志力驅動下,奮力往前。當他再次跌倒時,全場為之嘆息。而當他再度掙扎起身時,全場也再次歡呼。

(圖/Pixabay)
馬拉松是一種需要高度意志力支撐的運動。(圖/Pixabay

皮耶特里跌了太多次,賽事的醫護員麥克‧巴格(Michael Bulger)不得不插手。這位醫生按摩了皮特耶里的心臟,幫它維持跳動。每一次倒下,皮耶特里都會在幾秒後站起來,掙扎地往前走幾公尺。最後,巴格和賽事祕書長安德魯都上前協助攙扶皮耶特里。柯南‧道爾目睹了皮耶特里在他面前跌倒的樣子,寫下:「我瞥見那張枯槁臘黃的臉龐,空洞無神的雙眼。他已經無法繼續了吧?」

海斯以第二名之姿進入體育館時,全場觀眾都在吶喊加油,管樂團奏起〈今日英雄得勝歸〉。皮耶特里距離終點還有將近20公尺,巴格和安德魯必須扶著這名義大利小個子去觸碰終點線。這個英雄式和混亂的一瞬間,被主題新聞攝影社(Topical Press Agency)的不知名攝影師拍下,成為經典影像。皮耶特里看似贏得了冠軍,但在美國隊提出申訴後,很快就因為接受大會人員扶助1918而被宣告失格,由海斯遞補成為冠軍。這個決定引起許多反彈。皮耶特里抱怨說他本來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抵達終點線。不過,隔天英國女王頒給這位義大利人一座鍍銀紀念盃以表彰他的勇氣,為他扳回一城。

第二次對決,誰能奪冠?

讀過倫敦這場精采賽事的新聞報導後,全世界突然掀起馬拉松熱潮。兩位運動員也嗅到商機。皮耶特里前往紐約市參與所有人引頸企盼的比賽:海斯再度對決皮耶特里。當然,這次的賽道長度必須採用差一點終結皮耶特里性命的「倫敦距離」:42.195公里。美國的主辦單位決定在室內舉行賽事,場地就設在麥迪遜廣場花園體育館,並販售門票。

第二回合賽事在1908年11月25日登場,門票悉數售磬。海斯和皮耶特里在舊體育館的跑道上跑了262趟,賽事在喧鬧如酒吧的氛圍下進行。《紐約時報》記者描述了這場「紐約從未見識過的盛大徒步賽」氣氛:

比賽結束時,巨大的體育館擠滿了社會各個階級的觀眾,從三教九流的小市民到上流社會人士都有,激昂的情緒撼動了人山人海的觀眾,群眾的喧鬧聲淹沒了雙方陣營的銅管樂團樂聲:一方是支持皮耶特里的義大利音樂人(觀眾堅持用皮耶特里的名字「道倫多」為他加油,因為比較朗朗上口),另一方是支持愛爾蘭裔美籍運動員的六十九軍團(Sixty-ninth Regiment)銅管樂隊。

全場觀眾揮舞著旗子,加油吶喊,整個露天場館為之震動。兩位較勁的跑者全程在震耳欲聾的聲浪中,在160公尺長的跑道上繞圈,重現今年六月夏天他們在英國賽道跑出的42公里195公尺,同時吸進漫天的塵土與瀰漫的菸味。

比賽結果由皮耶特里獲勝。《泰晤士報》報導:現場「差一點發生」暴動。

本文經授權轉漫遊者文化《跑者時代:馬拉松的魔咒,奔向2小時紀錄的歷史、科學和他們的故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