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生產紀錄片遭批「裸露性器官」、「兒童不宜」,導演一篇文痛批輔導級荒謬

2016-10-21 13:00
待產婦女需要的支持,是鼓勵她發揮自己原本就有的力量。(圖/想想論壇提供)
待產婦女需要的支持,是鼓勵她發揮自己原本就有的力量。(圖/想想論壇提供)

為什麼一部記錄母親生產過程、理應深具教育意義的紀錄片,會被文化部列為「暴力、恐怖、血腥、變態、性表現或性暗示」的輔導級電影?看見母親分娩的過程,真的會「對未滿12歲兒童之行為或心理有不良影響之虞」嗎?隨著電影上映,導演也寫了封公開信,歡迎所有媽媽帶著孩子一起來看電影,也批判了文化部的荒謬……

「紀錄片後製的期間,我也懷了第一個孩子,隨著肚子越來越大,我常常想:應該怎麼讓他認識這個世界呢?如果他問我:他從哪裡來,我應該怎麼回答他?當他開始對性有好奇,我應該如何引導他?

老公說了一句話,讓我覺得很動人,他會跟著孩子從零歲開始,一年年長大,這樣他就有機會體驗一次童年、青少年與壯年,或許我們就可以重新檢視我們的童年是如何被教育的?

這樣一想,或許是孩子帶領我們重新看待世界與自己的關係,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於裸露的不安,對於生產的恐懼與死亡的害怕,對於性的羞於啟齒,的確,我們用了太多成見,看待這些自然而無需恐懼的事情。」──取自共同導演蘇鈺婷之『祝我好孕拍攝筆記-3』

「祝我好孕」記錄不同的生產方式選擇和過程。(圖/想想論壇提供)
「祝我好孕」記錄不同的生產方式選擇和過程。(圖/想想論壇提供)

今天是《祝我好孕》在「新北市紀錄片影展」的公開播映日,事實上,早在兩天前,我們已經私下舉辦一場小型試映會,好幾位母親來電詢問,是否能帶著孩子一起觀片,因為這部影片被文化部列為「輔12」,擔心被拒於門外,我們回覆一律是:「可以帶孩子喔!分級只是針對電影院播放。」

果然試映會上,不少媽媽帶著孩子來看片,大多是未滿6歲、必須隨著媽媽移動的幼兒。結束放映後,我們請媽媽協助問問孩子看完影片的感受,媽媽們說,孩子對於寶寶娩出時身上的血液不會感到害怕,對生產後準備哺乳而脫去上衣的母親所露出的乳房,也沒多問,或許他們比任何成人都清楚寶寶尋乳、母親授乳,是人生最本能的一件事吧!

小小孩觀眾的表現,正是我們拍攝《祝我好孕》的期望:打破生產的負面想像,以正面、正常、正確的態度看待生產,所以即便被「提醒」不打馬賽克可能會被分到輔導級,我們依舊堅持保留完整生產的過程,不遮掩、迴避生產中自然露出的身體部位,在影片中也可看到「生產是全家人的事、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影片中的陪產者不只伴侶,也包括產婦2歲的娃娃到6歲幼兒,孩子在臨盆的母親身邊陪伴、支持、共同迎接新生命、為小寶寶斷臍……這樣的生命教育歷程是真正的「親子共讀」。

助產師姊妹高嘉黛(左)和高嘉霙是影片主要人物,她們互相為對方接生孩子。(圖/想想論壇提供)
助產師姊妹高嘉黛(左)和高嘉霙是影片主要人物,她們互相為對方接生孩子。(圖/想想論壇提供)

新北市紀錄片影展將《祝我好孕》送審前,我們寫了一封懇切的信給評審,說明這部影片的使命與特殊性,請評審們審酌紀錄片的社會功能,勿用一般影片審查的方式看待。文化部承辦人員表示不能有「影響評審結果」的文件,於是我們又查詢相關法規,把說明信納入影展規劃的一部份,以公文方式附件送去。 (相關報導: 「請告訴我懷孕的秘密!」如果這世界完全禁止談色情,會變成怎樣? 更多文章

我們不知道評審有沒有讀到那封信?但《祝我好孕》還是被分為「12歲以下不得觀看」的「輔12」級。依據電影法「電影分級審議規定」,「輔12」是影片情節或對白有「 犯罪、暴力、恐怖、血腥、變態、玄奇怪異、社會畸形現象、性表現或性暗示。 」會「對未滿12歲兒童之行為或心理有不良影響之虞」。

更多文章
建商拿14億獎勵、開放停車場卻一拖再拖?市議員王威中質疑涉弊
不滿三立新聞報導,泰國經貿辦事處抗議:影響台灣和泰國友好關係
中國10月份企業信心指數跌至5個月新低
「同性伴侶註記如廢紙」首位藍委許毓仁挺同性婚:修民法親屬篇、繼承篇
不滿洪習會未事先溝通,國民黨立院黨團聲明:黨團才是最新民意
中國10億貪官上班裝窮 先開車再騎小摺
廢除移工3年需出國1日惡法,立法院三讀通過
全台違建逾66萬件創新高,新北市居冠
香港全城戒備 迎接強烈颱風「海馬」
柯文哲小內閣爆出走潮留不住人?簡余晏反駁:郝市府走更多
他放棄家產做動畫,20年後用《你的名字》超越宮崎駿!5部必看新海誠經典電影
孩子出生後,夫妻間性愛次數減少?作家:別把另一半當孩子的爸或媽,該試試這招…
美國總統大選電視辯論》5成民眾認為希拉蕊贏 川普不願接受選舉結果成敗筆
柯市府還債速度比較快?郝辦打臉:是郝2014編列的 別呼弄!
姐妹們站出來!一名遭強暴的阿根廷少女之死 點燃全拉丁美洲女性的怒火
敘利亞內戰》把和平當籌碼?俄羅斯、敘利亞政府「人道停火」3天
夏季衣物別急著收 氣象專家:下周三秋老虎發威 氣溫將偏高
講有趣的事,大家怎麼都不笑?搞笑導演3點必冷場說話錯誤,自己看犯了哪幾項
每天都要吃飯,筷子你用對了嗎?國際禮儀專家想告訴你,餐桌上8個拿筷子的禁忌
全球財經掃描:ECB釋鴿派訊號,下週美GDP估升、美元續強
朱瓦特匿蹤驅逐艦、F-35戰機進駐太平洋戰區 執行美國「再平衡」戰略
身世之謎破解!台灣蚵仔飄洋過海 是葡萄牙牡蠣原鄉
「沖繩是台灣的一面鏡子」 當代敘事影展聚焦「島」的歷史
風評:陷入惡性循環的蔡政府 還有人可用嗎?
健保制度下的血汗真相:急重症加成給付1天100元 「傳出去笑死人」
收治重症要被「懲罰」?醫生告訴你為什麼醫界不愛健保DRGs給付制度
陳朝平觀點:鬧場不如貢獻 台灣何不推動NGO聯合國?
蘋果選深圳設研發中心又怎樣?台灣只要願意做到這件事,就能搶得未來產業先機
楊建銘專欄:開源無人機產業的囚犯困境
杜宇觀點:別再拿農業當兩岸博弈的棋子
觀點投書:同性伴侶註記真的沒用嗎??
夏珍專欄:不肯違背良心唱國歌 許志雄有病嗎?
觀點投書:這個國家的那個大法官
讀者投書:結合小學為社區長照機構
觀點投書:APEC會議,台灣如何頂得住大國壓力?
觀點投書:曙光再現──行政院組織改造的下一步
最優質的東西方價值啟發困境中面對挑戰的人:《逆風無畏》書摘(2)
2016美國總統大選》到底是否接受選舉結果?川普:我贏了才會接受
國中學歷、一支「殺很大」廣告受盡謾罵,郭書瑤沉痛道出被家庭偷走的青春
科技部淪落為盜版部?專案辦公室大量盜用科技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