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生產紀錄片遭批「裸露性器官」、「兒童不宜」,導演一篇文痛批輔導級荒謬

2016-10-21 13:00

? 人氣

待產婦女需要的支持,是鼓勵她發揮自己原本就有的力量。(圖/想想論壇提供)

待產婦女需要的支持,是鼓勵她發揮自己原本就有的力量。(圖/想想論壇提供)

為什麼一部記錄母親生產過程、理應深具教育意義的紀錄片,會被文化部列為「暴力、恐怖、血腥、變態、性表現或性暗示」的輔導級電影?看見母親分娩的過程,真的會「對未滿12歲兒童之行為或心理有不良影響之虞」嗎?隨著電影上映,導演也寫了封公開信,歡迎所有媽媽帶著孩子一起來看電影,也批判了文化部的荒謬……

「紀錄片後製的期間,我也懷了第一個孩子,隨著肚子越來越大,我常常想:應該怎麼讓他認識這個世界呢?如果他問我:他從哪裡來,我應該怎麼回答他?當他開始對性有好奇,我應該如何引導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老公說了一句話,讓我覺得很動人,他會跟著孩子從零歲開始,一年年長大,這樣他就有機會體驗一次童年、青少年與壯年,或許我們就可以重新檢視我們的童年是如何被教育的?

這樣一想,或許是孩子帶領我們重新看待世界與自己的關係,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於裸露的不安,對於生產的恐懼與死亡的害怕,對於性的羞於啟齒,的確,我們用了太多成見,看待這些自然而無需恐懼的事情。」──取自共同導演蘇鈺婷之『祝我好孕拍攝筆記-3』

「祝我好孕」記錄不同的生產方式選擇和過程。(圖/想想論壇提供)
「祝我好孕」記錄不同的生產方式選擇和過程。(圖/想想論壇提供)

今天是《祝我好孕》在「新北市紀錄片影展」的公開播映日,事實上,早在兩天前,我們已經私下舉辦一場小型試映會,好幾位母親來電詢問,是否能帶著孩子一起觀片,因為這部影片被文化部列為「輔12」,擔心被拒於門外,我們回覆一律是:「可以帶孩子喔!分級只是針對電影院播放。」

果然試映會上,不少媽媽帶著孩子來看片,大多是未滿6歲、必須隨著媽媽移動的幼兒。結束放映後,我們請媽媽協助問問孩子看完影片的感受,媽媽們說,孩子對於寶寶娩出時身上的血液不會感到害怕,對生產後準備哺乳而脫去上衣的母親所露出的乳房,也沒多問,或許他們比任何成人都清楚寶寶尋乳、母親授乳,是人生最本能的一件事吧!

小小孩觀眾的表現,正是我們拍攝《祝我好孕》的期望:打破生產的負面想像,以正面、正常、正確的態度看待生產,所以即便被「提醒」不打馬賽克可能會被分到輔導級,我們依舊堅持保留完整生產的過程,不遮掩、迴避生產中自然露出的身體部位,在影片中也可看到「生產是全家人的事、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影片中的陪產者不只伴侶,也包括產婦2歲的娃娃到6歲幼兒,孩子在臨盆的母親身邊陪伴、支持、共同迎接新生命、為小寶寶斷臍……這樣的生命教育歷程是真正的「親子共讀」。

助產師姊妹高嘉黛(左)和高嘉霙是影片主要人物,她們互相為對方接生孩子。(圖/想想論壇提供)
助產師姊妹高嘉黛(左)和高嘉霙是影片主要人物,她們互相為對方接生孩子。(圖/想想論壇提供)

新北市紀錄片影展將《祝我好孕》送審前,我們寫了一封懇切的信給評審,說明這部影片的使命與特殊性,請評審們審酌紀錄片的社會功能,勿用一般影片審查的方式看待。文化部承辦人員表示不能有「影響評審結果」的文件,於是我們又查詢相關法規,把說明信納入影展規劃的一部份,以公文方式附件送去。

我們不知道評審有沒有讀到那封信?但《祝我好孕》還是被分為「12歲以下不得觀看」的「輔12」級。依據電影法「電影分級審議規定」,「輔12」是影片情節或對白有「 犯罪、暴力、恐怖、血腥、變態、玄奇怪異、社會畸形現象、性表現或性暗示。 」會「對未滿12歲兒童之行為或心理有不良影響之虞」。

生產應該被正面、正確、正常的看待,以生產教育為主題的紀錄片《祝我好孕》被分為「輔12」級,凸顯了我國電影分級制度的問題,「電影片分級審議會」應該公開審議結果,檢討現行量表化、缺乏思辨與對話的審議制度,對紀錄片或有特殊性質的作品,在分級前應充分理解創作意圖與社會意義,而非以同一把尺丈量所有的作品!

待產婦女需要的支持,是鼓勵她發揮自己原本就有的力量。(圖/想想論壇提供)
待產婦女需要的支持,是鼓勵她發揮自己原本就有的力量。(圖/想想論壇提供)

文化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審議委員是採「多數決方式」判定級別,這種「涉有孕婦生產過程,並有裸露兩乳、陰毛及血淋淋之胎兒與胎盤全紀錄畫面,其表現方式對未滿12歲兒童之行為或心理有不良影響,故列輔導12歲級。」(此段文字引自中國時報報導)

我們想請問文化部,為何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申請業務--電影事業--電影片分級審議查詢--影展電影片分級審議結論」的網頁上只有「一片空白!」(圖片為2016年10月15日的網頁截圖)接著想問,審議委員是否根本就忽略了生產教育紀錄片的背景脈絡,也把「生產」這件每個人生命都會經歷的事(生產或被生產)用一把「看到女人露出器官和血就是不良影響」的尺,整段畫錯重點,度量了自己缺乏正確、正面、正常看待生產的程度。我們和「生產行動改革聯盟」很願意為這些參與審議的「電影、兒少保護、性別平等、教育、法律」等各領域專業社會人士,再做一次特別放映,附贈一堂他們缺課太久的生產教育課程。

成人以「保護」之名禁止兒童、少年觀影,忽略了自己應盡的教育、解說、輔導之責,是否需要被「輔導」的,是從未被教導正視身體與性、充滿焦慮的成人呢?

文化部網站關於審議結果的網頁竟然一片空白(2016/10/15截圖)(圖/想想論壇提供)
文化部網站關於審議結果的網頁竟然一片空白(2016/10/15截圖)(圖/想想論壇提供)

讓我們檢視其他國家的影片分級狀況:美國被選入影展的影片不需要被審核,這是信任並尊重創作者的表現;法國分級的級別雖與台灣類似,但參加影展的影片沒有送審要求;丹麥則是由特別有關的兒童和青少年的media council在為影片把關。

紀錄片為了追求真實與深度,一部片磨上三年五載是常見的事。《祝我好孕》用了四年的時間熬製,拍攝對象把他們的生命、善意毫不保留的與我們分享,只為了給台灣帶來更友善的生產環境。豈料在此同時,《祝我好孕》也將台灣電影分級制度那道無形的牆撞出原形,現行的評審制度必須檢討改進,例如用填表統計的結果為影片分級、評審間缺乏意見交流與思辨,形同用固定的框架套住多元的藝術形式,對具有特殊社會功能的紀錄片來說,更是無形的限制,創作者在評審過程中完全沒有表達想法的權利。

如同長期關注性別議題的婦女新知秘書長覃玉蓉在試映會上所說的:「限制觀看身體的裸露,應該看這個裸露的訊息為何?例如權力關係不平等之下的裸露。但我們看『祝我好孕』紀錄片中這些女人即便裸露,呈現的是女人的力量,這是完全相反的訊息,這樣的影片在審查機制裡面,應該要有有討論的空間,公布他們的審查理由就是第一步。」

台灣的電影分級的審核過程,沒有公開、透明、有深度的討論,讓我們覺得十分遺憾,電檢法看似是對兒童保護,但這種「遮住眼睛」式的保護,是否反自限了教育兒童的機會?當未滿18歲的兒童早就會隨意地在網路上搜尋各種他們好奇的影片,並且毫無遲疑的按下「我已滿18歲」的按鈕,是否,一起自然的面對這些好奇,會更有幫助?我們希望透過這部紀錄片的播映,真正認識母親的身體、生產的身體,以及我們從小被教育,會讓人感到羞恥的生殖器官:那是產道,是每個自然產的孩子誕生時通過的地方。

我們歡迎所有父母來觀賞這部片子,也希望父母可以有讓孩子觀影與否的選擇,而非用禁止12歲以下觀看的法條限縮了紀錄片與社會溝通的機會。我們呼籲文化部撤銷對『祝我好孕』的審查結果,重新檢討電檢法,才能讓好的訊息傳遞,讓對話成為可能。

註:本片於2016/10/20晚上7點於「新北市紀錄片影展」播映,並開始接受各界邀請播映。相關訊息請見《祝我好孕》粉絲頁

作者介紹│蘇鈺婷、陳育青

蘇鈺婷,1982年生,Legna Studio負責人,政大新聞系畢業,獨立影像工作者。相信紀錄片是社會的家庭相本,土地的故事等待被散播,結婚四年,即將成為一位母親。

陳育青,雙寶媽,不自由影像工作者。主要關懷和創作方向為人權、人的處境、環境問題,希望以美學、文字、影像與各種媒材來實踐理想,現為自由影像工作者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文標題:讓對話成為可能──邀請文化部長帶著孩子一起看《祝我好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