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世界屋脊、造訪秘境西藏的代價有多大?擔心高山症前,先看看這5點吧

2016-10-16 09:30

? 人氣

到後藏地區觀光的旅客,泰半不會錯過榮膺「世界最高海拔寺院」之名的絨布寺,以及座落於喜瑪拉雅山脈北側、時有各國探險隊駐紮的珠峰大本營──只要來者能夠勉力克服高原反應,挺拔而聖潔的珠穆朗瑪峰,也將回報予無以倫比的美景⋯⋯

傳奇的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里(George Herbert Leigh Mallory)在生前曾被《紐約時報》記者問及何以要前往攀登珠穆朗瑪峰(編按:即聖母峰),他回答:「因為山就在那裡(Because it's there.)。」這句響徹登山界的名言不僅展露馬洛里冒險犯難的生命特質,也由側面烘托出珠峰無以倫比的魅力,令人不由得打從心底產生親近、甚至征服的渴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珠峰,地球表面離天空最近的地方,屬於迄今地質運動仍十分活躍的喜瑪拉雅山脈系,其南、北坡分別與尼泊爾和中國國境對接,山頂萬年不化的冰雪古老得近乎永恆。遊客自西藏首府拉薩啟程,一路舟車勞頓,經曲水、尼木、日喀則、拉孜,乃至於珠峰所在的定日縣城⋯⋯儘管不見得能親自攀頂,然而在天時(晴空少雲)、地利(取得絨布寺或珠峰大本營制高點)、人和(高原反應未發作)等條件配合之下,旅人想要實踐胸間懷抱的、意欲窺得聖山真容的願望,實在是「易如登天」呢!

在世界海拔第一高的寺院祈禳

災難電影《2012》中,世界各地均因天外飛來的太陽異常活動陷入危機;其中一幕,當海嘯引發的巨浪淹漫過喜瑪拉雅山脈,只見一名老喇嘛站上群峰之間的絨布寺,從容地敲響最後的鐘聲,象徵人類心靈面對鉅變之際,宗教信仰所帶來的寧定與昇華。

真正來到絨布寺,這座全球海拔最高的藏傳佛教殿堂,沒有一位旅人不為眼前古樸的宗教景致而震懾、而感動。這座以寧瑪派為宗的寺院始建於西元一九〇一年(或言一八九九年),初由阿旺丹增羅布主持,迄今仍維持著僧、尼共修的格局。

就規制來說,絨布寺又可細分為「上」、「下」兩處,前者距離珠峰更近、位置更高,除了殘陋的建物,現僅存蓮花生大師的修行秘洞較為可觀;後者則是一般人前往珠峰途中必訪的景點──倚傍卓瑪日(度母山)而建,絨布寺是由大殿、蓮花生佛殿、甘珠爾經書殿、喜除拉康以及十世扎朱活佛靈塔殿等五部分構成,南北側分列著僧侶和尼姑的居所,迂曲的轉經道則克難地緣著寺院群落的廓線綿延,形成一道虔誠的風景。

儘管目前絨布寺正在進行整體的重修計畫,遊客不妨避開施工地,或逕自攀梯登上二樓佛殿,在主供的蓮花生大師塑像跟前敬獻幾盞酥油燈,為親愛之人納福祈禳;或轉往庋藏經卷的偏殿,欣賞滿室設色鮮妍且造型互異的護法、本尊壁畫,感受藏地子民謙卑但堅實的信仰如何度越關嶺,在難以抵達的荒陬開結出圓滿的佛果。

1
不怒而威的蓮花生大師塑像。 

走入「登峰造極」的前哨站

離開絨布寺,通過檢查哨,再往南方順行約十公里路程,傳說中的冒險家匯聚之地──珠峰大本營便儼然在望。去年受尼泊爾地震影響而短暫關閉的大本營,是 攀越珠穆朗瑪峰的前哨,也是重要的物資補給站,在每年四到六月以及九到十月的登山旺季期間尤顯熱鬧;營區內除卻廁所、辦公室等少數常態性建築,餘下皆為機動搭設的住宿帳蓬,間雜以兜售吃食和紀念小物的各式攤商;而中國郵政也特地在此駐點(旺季限定),提供旅客蓋印章戳、寄送明信片等服務。

1
 如有機會,記得前往珠峰大本營區這間「世界最高海拔 郵局」寄一張明信片。 

一般來說,意欲攻頂的隊伍有兩條主要路線可茲選擇,其一是由位於尼泊爾境內的南坡出發,途經昆布冰川等地,再沿著珠峰的南脊長驅而上;至於坐落在西藏地區的北坡,由於氣候條件惡劣,加以相較之下地勢更為險峻,歷來有「死亡之路」的封號,《大英百科全書》中曾載明此地「連飛鳥也無法飛過」,是「不可攀援的路線」;這樣的魔咒從上世紀廿年代以來就纏擾著歐美登山界,降及一九六〇年五月,才率先由來自中國、以王富洲為首組成的登山隊伍打破。

由於珠峰大本營座落於保護區內,且沿線多為凹凸不平的土路,因此一般私家車無法駛入,遊客得於定點換乘環保車或選擇徒步前往,近距離感受世界最高峰偉岸的丰姿⋯⋯特別是每逢天朗氣清的時節,遊客爬上大本營高坡,慣常可見晴燦的藍天映襯著眼前巍峨巨大的山體,巔頂則飄懸著指示風力和風向的「旗雲」,為這座空行母化身的神山敷染上幾綹神秘華彩。

1
攻頂的前哨站—珠峰大本營。

如影隨形的高原反應?

有人說,來西藏旅遊的心得,若以一言蔽之,無非「精神來到天堂,身體下了地獄」!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著眼於雪域自然風光與宗教情懷賦予心靈的啟迪;另一方面,伴隨海拔提升而來的高原反應(高山症),卻動輒令許多外地來客膽戰心驚,視「攀登世界屋脊」為畏途。

顧名思義,「高原反應」好發於高海拔地帶,導因於空氣含氧量低降,造成人體產生種種不舒爽的現象;常見的外顯症狀包括全身無力、頭痛與胸悶、感到噁心甚至嘔吐,情況嚴重者,可能進一步引發腦水腫或肺水腫,因而有致命之虞。除了仰賴吸氧與服藥改善,治本的解決途徑為即刻後送至低海拔地區,讓生理機能自行恢復原有的運作模式。

而儘管這段平均海拔高度在四千五百公尺以上的 「珠峰探秘之旅」潛伏著高反危機,一則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是:並非所有旅客都會因此感到不適,就算擔憂中招,來者也能透過事前的預防、事中的觀察準備以及事後的追蹤,將高原反應的影響降至最低。

正如藏地俗諺有云:「來回走動太多了,當心腦袋捱石頭。」除了盡可能放慢活動步調、讓身體自然而然與周邊環境取得平衡韻律,最重要的則在於調整心態:踏上這段登峰造極的旅程,毋須通體躁進,更不必過度慮病──事實上,在連綿雪山的環擁下,旅人何妨寬心地抖落滿身塵埃,藉著豐盈的日照和雪光,曬一曬自己溫柔的靈魂!

掌握5要訣,和高原反應說Bye Bye!

1. 事前鍛鍊,提升肺活量

無論是否前往西藏旅遊,從事肌力和肌耐力訓練對於強化體能、穩定心性皆有所助益;但另一方面,倘使平時的運動量較大,則在行前宜酌予減半,以期幫助身體即早適應含氧量相對稀薄的高原環境。

2. 行動和緩,「慢」遊雪域

由於人體從事各項活動幾乎離不開氧氣的居間作用 (包括胃腸消化、洗澡等),因此置身高海拔地帶,不妨儘量將步調放緩、動作放輕,透過「慢」遊的方式減低耗氧量和耗氧速度,避免高原反應纏身。

3. 規律飲食,正常作息

來到藏區,除了三餐均衡定量、以八分飽為原則外,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活動過程中適度的休憩與安穩的睡眠;如此養精蓄銳,調節生理機能,才有滿點的元氣開啟接下來的路程。

4. 遵循醫囑,備妥用藥

不少旅客選擇提前服用紅景天、西洋參等保健食品增強機體免疫力,或視情況投以丹木斯、威而鋼等能有效緩解高反症狀的藥物──唯當中部分屬於處方用品,不見得人人適用;因此使用前宜照會醫師,針對個人體質專業評估。

5. 保持愉快身心

有些旅客在行前聽多了渲染過頭的誇張案例,因此總懷抱著戒慎恐懼踏上世界屋脊—殊不知過度的焦慮和緊張,正是誘發高原反應的潛在因素!相反地,只要全程保持身心愉快,假以時日定能找到與高原共處的模式。

文/甘炤文
圖/麥翔雲、CTPphoto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or旅讀中國(原標題:前往珠峰,曬靈魂!)

台灣人行走中國的紀錄片《十分鐘看中國》,以素人的觀點,真誠的視角,溫柔凝視當今中國的豐富面貌!

本片將於11月5日舉辦紀錄片分享會,活動資訊如下:

時間:11/5-6(週六至週日)14:00-18:00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台北紅館」(北平東路與杭州北路口,近審計部)
入場:免費入場,預約報名將贈《旅讀中國》雜誌一本

報名網址這邊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