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帶頭製冰毒,讓小漁村蓋滿高樓、出入都名車!揭亞洲第一毒村如何從一夜暴富到萬劫不復

2019-08-05 17:51

? 人氣

這個小漁村是如何成為亞洲第一製毒村?(圖/網路)

這個小漁村是如何成為亞洲第一製毒村?(圖/網路)

尚未破曉之時,位於中國廣東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竟然被警方從陸、海、空三方包夾:地面的4000多名員警與一批警犬進行突擊式搜查,空中同時盤旋著警用直升機,隔著海岸線的則是執法單位的快艇在海面上游弋,深怕有人潛逃、成為漏網之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發動這麼龐大的警力要做什麼?

原來這是中國知名的製毒村落──博社村,位於廣東汕尾陸豐市。這場「雷霆掃毒」行動最終扣押了近3000公斤的冰毒(甲基安非他命)、300公斤的K他命(氯胺酮)、23噸原料,還有大大小小的製毒工廠,甚至還有一座製炸藥的工廠跟多把槍械與子彈。

查獲的毒品(圖/網路)
查獲的毒品量相當可觀(圖/網路)

不過警方事先的查緝相當困難。大約有1/3的村民參與製毒、或協助隱匿,像是當有陌生人進到村子內時,便有成群的摩托車尾隨在後、監視一舉一動,還騷擾對方、讓人想趕緊離開。至於他們協助隱匿的原因,除了報酬豐富之外,更多的可能是「一家人」的關係──這是「蔡家村」,隨便兩個人都可能有血緣關係,頂多是遠、近親之分。

製毒的工廠就散落在村內多處的民宅內,但道路非常小條又蜿蜒崎嶇,一堆房子沒門牌,增加警方的負擔。所以,他們的事前工作相當不馬虎,出動了上百次、喬裝成一般人在夜裡暗中偵查(當然也被居民盤查過),甚至出動空拍機進行道路、建築辨識。而在準備收網的那一天,為了將這些人一網打盡,也必須在一個晚上部署在77個地點,同步搜索、抓人。

警查出動_空拍圖(圖/網路)
警方出動的空拍(圖/網路)

這個製毒聚落為何成為中央的頭號眼中釘?

陸豐市的冰毒產量佔全中國的1/3,其中博社村的貢獻最多,中國政府對此十分頭疼。但其實,早在1999年,陸豐市的毒品流通現象就被盯上,多位黨政幹部也換了一輪,2004年後才被排除在「禁毒」名單外。

然而,博社村的製毒產業並沒有就此一蹶不振,反倒是又迎來一波「光景」:這些村民的房子一層一層往上蓋,而負責統籌原料的交易掮客們則把賺來的巨額黑錢買了跑車,還洗到房地產上,讓當地的大樓一棟一棟地蓋。

博社村1(圖/網路)
博社村的村民發了大財,讓村內形成一種特殊景象:新房子錯落在舊房子之間。(圖/網路)

20世紀末的博社村是個人人都出走、毫無商機的村落,完全無法跟鄰近的汕頭、深圳兩個經濟特區相比。但因為製毒產業的發達,各種豪華房舍在短短10年內冒出,散落在簡陋屋瓦之中,形成了「萬窮叢中一點富」的特殊街景。

如此奇特的現象,自然逃不過中央的注意。值得注意的是,這麼猖狂的行為不可能沒人包庇。但問題是,他是誰?

蔡家村的大家長──蔡東家

蔡東家與冰毒的結緣是在1996年,有兩個外地人到博社村想秘密製作一批「石膏粉」,需要身為保安隊長的蔡東家幫忙,事成之後給了他20萬人民幣──這是當時的蔡東家耗費兩年才能攢到的薪資,居然幾個晚上就能入手。於是他也陷下去了,開啟了這條批售冰毒原料、經銷成品的不歸路。

這種發大財的捷徑讓許多博社村民「慕名而來」,儘管2000年初的中央掃毒,使產業面臨萎縮的景況,但他們大都活了下來,還持續茁壯,於2010年前後達到高峰。

蔡東家_受審(圖/網路)
蔡東家最後逃不過法律的制裁(圖/網路)

這時的蔡東家一路當到了村黨支部書記,還兼任汕尾、陸豐兩級的人大代表。他利用職務之便,私下收集警方的布局計劃,提前通知追捕對象,還多次賄賂承辦人員、幫助被捕的毒販逃過制裁。因此,每當有人被抓時,都會拜託蔡東家出馬擺平。也因為蔡東家給了一些好處,部分警界人士遇到博社村的案子時大多忽悠過去,有時嫌疑人要說出對蔡家村不利的話時,還會被吆喝換個說法

毒村的瓦解

因為禁毒的政策始終無效、毒品仍舊從陸豐市一批一批流出,博社村自然而然成為廣東省政治人物的重擔。經過2年的追查與布局,並小心翼翼地召集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的警官,鎖定了蔡東家──這一連串毒品交易的核心人物,先是將他的親信抓住之後,再進一步甕中捉鱉、逮到蔡東家,這天是2013年12月29日、凌晨3點40分。降伏了這個村民心中的大人物後,警、政界自然不用怕其他勢力的要脅,進一步在4點多時入村,破獲無數毒品與製毒工具。

博社村的事件之所以轟動,在於它的毒品產量驚人,黑市上還流傳一句「生意做不做,關鍵看博社」。而且,它是交織在同一宗族內的地下經濟活動,全村村民約有兩到三成的人參與其中,或是睜一眼閉一眼。甚至,這個中國毒村的故事在今年搬上了小螢幕,被改編成以警方行動為主軸的《破冰行動》。

劇照(圖/百度百科|風傳媒合成)
《破冰行動》劇照(圖/百度百科|風傳媒合成)

大家長蔡東家雖然多次否認自己參與製毒、販毒,但都因證據充足而不被採信;再經過多年的審理與抗辯後,於今年年初伏法。而博社村也因為長期製毒對水源、土地造成嚴重的汙染,水不能喝、地不能耕,對環境造成難以回復的災害。

*吸毒一時,危害一世*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