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房有積蓄、子女也還算孝順的老人要自殺?電影《老大人》道出台灣年長者最淒涼心境

2019-04-01 16:24

? 人氣

為何有房有積蓄、子女也還算孝順的老人要自殺?(圖/威視提供)

為何有房有積蓄、子女也還算孝順的老人要自殺?(圖/威視提供)

有兒有女,子女也還算孝順、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一筆積累了一輩子的存款,這種老年生活聽起來還不壞,對吧?然而在台灣,老人的自殺率卻相當高,以2016年而言,台灣自殺身亡者竟有四分之一是65歲以上老人!為什麼活了超過一甲子、走過大風大浪的年長者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竟選擇放棄安享晚年、提前離開人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電影《老大人》就描述了獨居老人金茂在妻子離世後的孤單心境,縱使子女經常回家看望他、照顧他,金茂心中寂寞的黑洞,卻怎麼也補不起來,淒涼的處境,映照出許多台灣年長者晚年的無盡落寞……

(圖/威視提供)
(圖/威視提供)

當攜手超過半輩子的老伴離開你……

爬上無數階樓梯到達妻子的墓相當辛苦,尤其是對動輒生病、跌倒就必須住院的金茂而言,但金茂卻常常不遠千里去見愛妻一面。

忙了大半輩子,含辛茹苦將兒子益正跟女兒玉珍拉拔長大、看著他們各自成家,然而一轉身,年過80的金茂卻發現平溪的大房子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一家四口曾熱熱鬧鬧生活的鄉下大房子,現在看來竟顯得如此空曠……

「配偶逝世」是年長者企圖自殺的主因之一。除了媒體常報導的,夫妻一方久病,另一方不堪照顧壓力、也不忍對方長期被病魔折磨而殺了病人再自殺的案例,也有夫妻其中一人先行離世,另一人覺得頓失依靠而選擇結束生命的情況。金茂就曾看著隔壁鄰居被蓋上白布、抬出住了一輩子的老房子,但子女卻沒有回來見老人家最後一面,而感到無限蒼涼……

(圖/威視提供)
(圖/威視提供)

日本政府曾統計,日本公共住宅裡每4人就有1人是獨居老人,多數獨居老人其實也有孩子,但晚年剩下自己一人後,還是可能會在自己家中默默死去,而子女也不知道。直到屍體開始發出異味,才被其他人發現,這也是日本越來越常見的「孤獨死」現象。

精神科醫師袁禕曾說過,孤獨不只影響心理也影響健康,而男性邁入老年後,從工作崗位退下的失落感嚴重影響心理狀況,加上男性比女性不善社交,老年容易成為一座「孤島」。若再遇上妻子離世就更是雪上加霜,不但沒了唯一的老伴,又因為不會打理生活而飲食不均、居住環境髒亂,都造成老年男性容易有心理疾病,甚至「孤獨死」。金茂的妻子過世後,他頓失情感寄託,卻無法對子女道出自己的真心話,落寞感日益加深……

送父母到養老院,就是不孝嗎?

而老父母心中的那面孤獨的牆,有時連子女的孝心都難以瓦解。當女兒玉珍因擔心老父親而想搬回家跟金茂住,金茂的抵死反對,恐怕也是許多台灣老人心中的痛。金茂因為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當身體出狀況時,總是一通電話就希望兒子益正回家照顧他。

「我工作沒做完,你怎麼不自己叫救護車?」益正一句話,吼出身為「長子」的苦痛與不甘,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自己收入也不高,卻要因為父親一通電話就必須拋下忙碌的工作、負起身為長子的「責任」,益正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痛苦心境,恐怕不是扣他一句「不孝」的帽子就能解釋的

(圖/威視提供)
(圖/威視提供)

對台灣老人而言,如果必須住到養老院,無疑是一種「晚景淒涼」,表示辛苦了一輩子的自己在人生的後段竟是如此孤苦無依、子女將自己視為累贅,不願跟自己同住,也不願陪伴、照顧自己。然而,事情真的有那麼簡單嗎?如劇中的益正即使收入不高,還是拼命湊出三萬元,希望讓老父在跌倒、生病的第一時間就有人可以照顧,而不是只能孤單地留在鄉下家中,等待子女回來幫他。這份心意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孝順」?

然而這樣子的「孝順」卻讓金茂痛苦不堪,連孫子要結婚、女兒說要告訴他一件喜事時,他只能絕望地回道:「我人都住在這裡了,哪有什麼喜事?金茂與益正的想法差距,恐怕也是台灣老人與子女觀念落差的最心酸寫照。

(圖/威視提供)
(圖/威視提供)

死神還沒有來唱名,為何他們卻想提前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隨著年齡增長,自殺與死亡率就愈高。而獨居、單身或配偶死亡、生活出現重大變異、身體疾病與精神疾病,更是造成年長者想不開的主因。

電影中的金茂,正是綜合各種高危險因子的老人典型。金茂在妻子離世後,就曾將農藥藏在房間裡,顯示出他對於「活在這世上,真的有意義嗎?」的懷疑,女兒玉珍儘管發現了這罐藥、也盡心盡力陪伴老父親,卻無力阻止悲劇的發生。

(圖/威視提供)
(圖/威視提供)

在父母生命的晚期,我們究竟能為他們做什麼?金茂的故事也許無法告訴我們答案,然而常常回家看看父母、多用心傾聽他們的心聲,盡力做到陪伴與關懷,是我們還來得及做的。努力過,也才能讓我們與父母這一生,多些美好的回憶、少些難以彌補的遺憾。

責任編輯/潘渝霈


致碰到各種人生難關、很想放棄一切的你。如果你願意說出來,希望你能給社會一個機會,好好聽你說話。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要救救我)

若您身邊有可能需要協助的朋友,也請參考【1問2應3轉介】3步驟,成為他們的力量和支持,幫助他們度過困難的時刻。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安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