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初,女星穿褲裝竟被法國警察請出巴黎⋯女褲的演進就是一部時尚女權史

2016-04-18 15:32

? 人氣

性別之分是如此巨大之玻璃罩,意圖把女子隔絕,縱使一九四六年法國憲法中有「法律保證女性在各方面享有跟男性同樣權利」的條文,但當局卻從來不願主動去掉禁止女性穿長褲的法令,雖說後來這條法令形同虛設,但在意識形態上,女子還是被有形和無形的條文限制著自由,比如說法國女性議員是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獲得穿褲子開會的許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偏偏在這樣一個禁止女子穿長褲的國度,有了那些為自由而努力的女性。女作家喬治‧桑出身貴族,給自己改了一個男性筆名,她抽雪茄、飲烈酒、騎駿馬、穿長褲,一身男性打扮追尋她的自由人生;也偏偏是在這樣一個禁止女子穿長褲的國度,有了那些為女子穿衣自由而奮力的設計師,可可‧香奈兒早早就穿上了褲子,也為女性設計了很多解放的時裝。

像這樣的女子還有很多:西蒙‧波娃、西蘇、克莉斯蒂娃、伊利格瑞等等,如果要說法國的水土有甚麼特別,或許這一切可以追溯到那些穿長褲跑到人群中、投入到革命裡去的無名女子,這條法令的存在不就是政府懼怕那些無名女子的證明嗎?

強勢與溫柔

有一本書叫做《寫作的女人生活危險》,其實除了寫作的女人,穿男裝手持香煙的女人也一樣危險,兩種女人都在她們的時代顛覆了其時社會對女性的定位。一九七九年Vogue三月號裡有一輯赫爾穆特‧紐頓拍的照片,其中就有身穿吸煙裝的女模特兒,以嘴裡的香煙點燃另一個模特兒叨著的香煙,滿是誘惑的意味。

紐頓從一九七五年就開始拍這樣的照片,在巴黎街頭,身穿吸煙裝的孤寂女子,手持香煙,旁邊站著穿高跟鞋的裸體女子。Le Smoking是甚麼?那是不太純粹的東西,是糅合了男與女的特質,準確些說,應該是混合了陽剛與陰柔的產物。 

從新風格到吸煙裝

要明白聖羅蘭在一九六六年推出的吸煙裝,為甚麼帶來如此大的迴響?那得由他的老師克里斯汀‧迪奧談起。二戰時期,迪奧推出被世人稱之為「新風貌」的花冠系列,胸衣、束腹、繁複摺疊的裝飾全部回歸,風靡一時。在迪奧去世後,聖羅蘭接掌 Christian Dior,其後創辦自己同名品牌,並推出中性吸煙裝,可謂完全顛覆了他老師的風格,不只在衣飾剪裁上,也在所呈現的女性形象上。

吸煙裝以男士無尾晚禮服(tuxedo)為原型,從而設計出女性褲裝禮服,之所以取名吸煙裝,大概是因為這種黑色套裝較為輕便簡潔,是男士在晚宴結束後,在吸煙室抽煙聚談時所穿的衣服。聖羅蘭將男性服裝裡的合理元素,如功能與舒適運用到女性服裝的設計上。但吸煙裝這個名字,為世人帶來如斯豐富的想像,大抵也在那些帶危險感覺的女子形象上:手持香煙,不理會世人喧鬧。 

兩種女性的特質

自此,男性的西裝元素,便融進女性時裝裡,上世紀八十年代,Giorgio Armani推出Power Suit權力套裝,雖然有加厚的墊肩,但也有說不出的自然與簡約,八十年代是講究個人事業成功的年代,女性在職場的力量也越來越為人所接受。

有趣的是,當女裝向前走了一步時,男裝也相應慢慢改變。男性西裝變得陰柔,端看近年大熱的拉夫‧西蒙與赫迪‧斯萊曼就可探見一二。而女子穿衣,也漸漸不再像以前般加上肩墊,虛張聲勢。

套裝依然是 Giorgio Armani的強項,但來到今時今日,女裝更著重於怎樣呈現本身性別的特點。比如說二○一四年的春夏系列,取名「光與影」(Lights and Shadows),在每一套時裝中同時展現兩種女性的特質──最簡單的分野,就是強勢與溫柔。設計師以明亮顏色與柔軟輪廓代表溫柔,以俐落的西裝外套代表強勢,把每個女性身上各種看似矛盾的特質糅和一起。而這些矛盾的特質,或許應該說是每一個性別,無論男女,都擁有的。

本文經授權摘錄自《浮世物哀:時尚與多向度身體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作家生活誌,原標題:雙性戀影星瑪蓮‧德烈治因為穿褲裝被警察請出法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