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開始的烏克蘭戰爭未歇,面對歐洲各國制裁,俄羅斯切斷能源反制,使能源危機壟罩歐洲。時序近冬,歐洲即將面對能源短缺的第一個冬季,辦公室的暖氣、雕像和地標的打燈都將縮減,烘焙師甚至無法負擔烤箱的電費,而農夫只能讓溫室閒置。在比較貧窮的東歐地區,人們開始囤積柴火;在較為富裕的德國,人們要排半年以上才得購置節能熱泵(heat pump)。
公司和商店的處境更為兩難,匈牙利連鎖連鎖店「Zing Burger」商務發展經理柯瓦克斯(Richard Kovacs)說:「我們可不能關燈,否則我們的顧客只能坐在黑暗之中。」年初以來,Zing Burger的電費激增750%,目前店內只在必要的時間開啟烤爐,並在倉庫引進感應燈。

歐洲面對的問題是,這些應對措施是否足夠避免各國政府實施強硬手段,限電及分區輪流停電。《美聯社》(AP)報導,隨著能源供應緊繃且價格高漲,歐洲正趕在入冬能源需求增加以前準備救濟方案,以調整電力與天然氣市場。在俄羅斯切斷天然氣之後,家戶的暖氣、工廠運作以及發電所需能源降到烏克蘭戰爭前的十分之一,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讓烏克蘭戰爭衍生出能源與經濟戰場,這幾個月的能源價格已經飛漲至歷史高價且浮動劇烈。
歐洲各國也努力尋找替代能源,並節約使用量,目前天然氣儲存量約為86%,超過了11月80%的目標。歐洲政府也承諾至少縮減15%天然氣用量,這意味著巴黎的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會比往常提早一小時關閉打燈,一般商家和建築則在夜間關燈或把室溫調低。

這個冬天歐洲會過得如何,一部分取決於冬天的氣溫,還有一部分取決於中國的稀土資源。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本月表示,提早準備意味著現在歐盟「準備勇敢地面對冬天,而且可以撐過去。」蕭爾茨補充:「沒有人可以在三、四、五個月以前,或者是在年初說這種話。」
為節約能源,農夫關溫室,烘焙師關烤箱
但儘管今年的天然氣儲量足夠,高昂的價格已經促使民眾與企業節約使用,也讓一些能源需求較大的工廠(例如玻璃工廠)關閉。荷蘭部分農夫也做出同樣決定,他們以往利用溫室在冬天栽培蔬菜水果,這些作物是歐洲冬天很重要的食物,今年荷蘭農夫選擇關閉溫室,或者賠本繼續種。
博斯種植公司(Bosch Growers)為青椒和黑莓增添額外的保溫材,空出一間溫室用來測試較為低溫的栽種環境。至於成本,由於產量較低,且黑莓需要較長時間熟成,將導致小額赤字,但仍能維繫與客戶之間的關係。范德博斯(Wouter van den Bosch)是博斯家族的第六代,他表示:「我們想繼續留在市場上,不希望多年維持的名聲毀於一旦。我們現在追求生存。」
不管是漢堡店、種植公司還是烘焙師,都一樣面臨嚴峻的冬天。德國法蘭克福的烘焙師施密特(Andreas Schmitt)現在只使用店內的少數幾個烤箱,讓它們的運作時間更長,節省預熱電力,同時減少店內供應的商品種類,確保每一次麵團進爐都能塞滿烤盤,也減少備用麵團以節省冰箱電費。這些應對措施加起來,大概能省下5至10%的電費。
施密特說他的咖啡廳營運成本是「把麵團烤成麵包所需要的電力,這個數量是定額,不會改變」。施密特也是當地烘焙師公會領袖,他表示一些小規模烘焙坊面臨電費激增,正在考慮歇業。他說短期而言,政府補助會是關鍵,但長遠的解決之道,會是改革整個能源市場。
Some Dutch greenhouses are going dark. Restaurants across Europe are raising prices after doing everything they can to save energy.Winter could look bleak, and Europe is preparing for the worst as it struggles with an energy crisis. https://t.co/SdODiHZfX6
— The Associated Press (@AP) September 26, 2022
歐洲的目標是兼顧這兩種方法,根據比利時智庫布魯蓋爾中心(Bruegel)分析,2021年9月以來,歐洲各國已經撥款5000億歐元(約15兆新台幣)紓解高昂的公共設施支出,政府也幫助沒錢買天然氣的公共設施紓困、履行合約。各國已經安排了來自挪威和亞塞拜然的額外天然氣供應,並購買更多昂貴的液化天然氣。液化天然氣主要以船運輸送,且大部分來自美國。
與此同時,歐盟正在考慮實行嚴厲的干預措施,例如對能源公司豐厚的意外收益(windfall profit)課徵重稅和整頓能源市場,以確保往後天然氣成本不再對能源價格產生同樣規模的影響。與此同時,歐盟正在考慮實行嚴厲的干預措施,例如對能源公司豐厚的意外收益(windfall profit)課徵重稅和整頓能源市場,以確保往後天然氣成本不再對能源價格產生同樣規模的影響。儘管許多國家爭相取代俄羅斯的化石燃料,甚至重新啟動高汙染的燃煤電廠,環保人士和歐盟表示,再生能源是未來的出路。
"A big winner from the energy crisis in Europe: the U.S. economy.""Battered by skyrocketing gas prices, companies in Europe that make steel, fertilizer and other feedstocks of economic activity are shifting operations to the U.S."https://t.co/QDFlCqURjV
— Javier Blas (@JavierBlas) September 22, 2022
分析師:失望貧困的歐洲社會是普京把柄
在歐盟27個會員國之中,保加利亞是最貧窮的國家,電費高漲迫使家家戶戶在冬天來臨前削減非必要支出,確保有足夠的錢購買食物和藥品。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數據,由於建材隔熱差和低收入,保加利亞700萬人口裡有超過四分之一付不出暖氣費用,這個比例是歐盟最高。
超過半數的保加利亞家戶使用木柴作燃料,因為木柴花費最低,而且最容易取得。但隨著需求不斷增加和飛速的通貨膨脹,木柴的價格早已超過去年。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Sofia),約50萬戶由中央電廠供應暖氣,而政府宣布電費上漲40%之後,許多人開始尋找替代方案。
68歲的退休簿記員伊列夫(Grigor Iliev)與妻子住在兩房公寓,他們決定取消中央供暖,購置複合式冷暖空調,他說:「這是昂貴的設備,但長遠來看,我們會回收這筆投資。」
A number of restaurants will offer brunches and dinners without a cooker, oven, lighting or coffee machine; the initiative will last four days. https://t.co/32zfPbkAIk
— The Brussels Times (@BrusselsTimes) September 27, 2022
另一方面,公司企業正試圖在留住客源的同時維持生計。奧瑞爾(Klara Aurell)在布拉格擁有兩間餐廳,她已經盡可能節能,「我們使用LED燈泡,白天不開燈,只有在真的很冷的時候才開一陣子暖氣。我們也購買設備節約水電,我們幾乎已經做了所有能做的事,剩下調漲食物價格,就是這樣。」
分析師指出,各國政府不再將俄羅斯視為能源供應國,但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仍然具有影響力,部分俄羅斯天然氣仍持續輸氣,而即將到來的寒冬可能削弱部分國家對烏克蘭的聲援支持。華沙東方研究中心(Centre for Eastern Studies)資深能源政策研究員洛斯柯—斯特拉蔻塔(Agata Loskot-Strachota)表示:「市場非常緊繃,每個部分都很重要,這就是普京依然掌握的影響力——歐洲國家必須面對失望或貧困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