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國境之南》蘭佩杜薩島女市長:「從沒想過,有天我會忙著計算漂浮上岸的屍體」

2016-03-15 13:50

? 人氣

義大利蘭佩杜薩島的女市長妮可里尼。(取自推特)

義大利蘭佩杜薩島的女市長妮可里尼。(取自推特)

夕陽餘暉灑落船停泊在地中海的船隻上,妮可里尼(Giusy Nicolini)焦慮地站在蘭佩杜薩島(Lampedusa)岸邊,望向海的盡頭,她在等待下一艘可能駛進港口的船,但她內心默禱的是,下一艘船永遠不會出現,她說:「在接下市長一職時,我從沒想過,我得去計算無數具漂浮上岸的屍體。」

妮可里尼2012年出任蘭佩杜薩島市長。該島嶼坐落在義大利南端的地中海上,是敘利亞、伊拉克及其他非洲難民/移民前往歐洲的重要上岸口之一,也因此歐盟多國視該島為守護歐洲邊界的重要防線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3年10月,超過360位難/移民在嘗試登陸蘭佩杜薩島時不幸葬身地中海,而地中海這股死亡之潮並未就此放緩它的波濤洶湧,自那時起又有超過千位難民/移民在附近海域喪生。「曾經孕育出歐洲文明的地中海,現正注視著它造成的毀滅」妮可里尼感嘆道。

地中海難/移民人數爆增

地中海沿岸國家是世界上最致命的邊界,自2000年起,已有約2萬3000人在嘗試偷渡地中海途中因船隻翻覆喪命。

近日,每月都有多達2500位難民/移民抵達蘭佩杜薩島,3月初,一艘從利比亞(Libya)出發、載滿難民/移民的船隻在海上發生油箱爆炸事故,成功抵達該島的悻存者身上多處被嚴重燒傷。

面對剛經歷苦難的這群人,妮可里尼用最溫暖的方式迎接他們,將他們妥善安置後、提供燒傷者適當醫療照護,並替他們向義大利政府求情。妮可里尼說她已記不清自己為多少無名屍舉辦過喪禮了。

蘭佩杜薩島位在突尼西亞(Tunisia)北方70哩處、距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不到200哩,由於地理位置上相當靠近非洲大陸,該島長久以來被難民/移民視作前往歐洲旅途上的「救生筏」。

義大利最南端的蘭佩杜薩島是地中海難民的第一個上岸處。(風傳媒製圖)
義大利最南端的蘭佩杜薩島是地中海難民的第一個上岸處。(風傳媒製圖)

即便早年就可見移民搭船前往蘭佩杜薩島的身影,但近幾年來,隨著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局勢動蕩不安、貧窮問題無解,敘利亞連年內戰,就連原本為非洲大陸提供庇護之地的利比亞,國內情勢也急轉直下、陷入混亂之中,在種種因素促使下,前往該島的難民/移民人數爆增。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調查,光是2013年第一季度,就有約4萬人橫渡地中海前往歐洲,比2012年整年的渡海人數還要多上4倍。

更具同理心的人道救援行動

面對激增的難民/移民人數,位在前線的地中海島國馬爾他(Malta)開始減少海上搜救次數,西班牙則是築起一道綿延海岸線的高牆。

正當地中海沿案國家首長絞盡腦汁想著要如何封鎖邊界以驅離難/移民、取消搜救行動時,蘭佩杜薩島市長妮可里尼提出了另類處理難民議題的視角:一個更具同理心的人道救援行動,因而成為多個國際人道組織眼中處理難民/移民議題的「典範」。

妮可里尼不但敞開雙臂歡迎前來該島的難民/移民,更要求義大利政府為這群人們提供更多幫助,例如:建立一個人道長廊(humanitarian corridors)。

「說到人權,最重要的就是它不允許例外。當我們歐洲人不願承認這群難民/移民的人權時,又有什麼資格期待別人來尊重我們的呢?」

妮可里尼辦公室內牆上掛滿了她從多個人權組織手中接過的感謝狀,教宗方濟各也曾公開讚揚她對難民/移民議題所做出的貢獻,聯合國難民署更稱她為「蘭佩杜薩島典範」,並鼓勵其他地中海城鎮加她的行列,對難民/移民採取開放、包容的政策。

聯合國難民署駐蘭佩杜薩島代表羅曼諾(Alessandra Romano)表示,「這個島嶼的政府在難民議題上盡心盡力,為他國立下一個典範。」

蘭佩杜薩島土生土長

1962年出生,現年54歲的妮可里尼童年時光便是在蘭佩杜薩島上度過,當時這塊島嶼還未成為鎂光燈焦點,她回憶,從前暑假都是懶洋洋地待在沙灘上度過或和家人一起去該島上各式獨特的懸崖、洞穴探險,生活過得十分自在、愜意。

身為一位左派青年,妮可里尼前往西西里島(Sicily)求學,主修政治科學,畢業後重回蘭佩杜薩島,投身到該島的自然保育工作超過20年之久。

妮可里尼說,2012年參選蘭佩杜薩島市長時,完全沒預料到能贏得選舉,當初也是在朋友不斷勸說下才投身選舉,想要改變當時該島腐敗的政府,歷任市長多有貪污醜聞纏身,其中一位前市長已被判刑,將得入獄服其5年刑期。

自2012年上任後,妮可里尼從未想過自己竟會從一位候鳥保育家,搖身一變成為前往該島難民/移民的守護天使。

在妮可里尼的帶領下,蘭佩杜薩島已成為地中海沿岸處理難民/移民最有效率的港口,一次能夠應付多達700位難民/移民的需求。為了要提供難民/移民更完善的照護,妮可里尼多次向羅馬當局請款,以建立、修護該島的基礎建設,並取得成功,最近才獲得中央政府一筆美金2200萬元(約合新台幣7億元)的補助款。

義大利蘭佩杜薩島的女市長妮可里尼。(取自推特)
義大利蘭佩杜薩島的女市長妮可里尼。(取自推特)

島民批評聲浪四起

即便妮可里尼是難民/移民、國際人權組織員工眼中的英雄,但蘭佩杜薩島上的居民卻不這麼認為,有些居民指控她把該島嶼變成一個免費接待難民的港口。

居民憤怒表示,蘭佩杜薩島無法負擔這些與日俱增的難民/移民,與其把金費浪費在他們身上,該島政府應把錢投資在一些能產出報酬的項目上,例如:觀光產業。有些居民則是對蘭佩杜薩島成為「貧困人口群聚地」的代名詞感到相當不悅,認為妮可里尼是一切的罪魁禍首。

居民不滿市長把新來族群的需求放在第一順位,忽略了該島居民也有眾多需求仍未被滿足。

島上失業率高

島上失業率相當高,且基礎設施也不完備,由於島上缺乏產房,孕婦需額外花上數千歐到西西里島生產。最讓居民心生不滿的是,他們擔心現在的難民危機將會威脅到該島最大的收入來源—觀光產業。

「妮可里尼根本不在意我們面臨的困境,她沈浸在國際對她在難民議題上作為的關注,但誰來關注我們呢?」當地一家餐館老闆卡佩洛(Salvatore Cappello)說。

居民的擔憂並非不能被理解,除了旅遊旺季7、8兩個月以外,其他月份的蘭佩杜薩島看起來有些憂傷、極似一個被廢棄的小島。

在淡季,大部份的旅社都關上門不營業,路邊攤子上的明信片及紀念品積滿了厚厚的灰塵,路上不見觀光客的蹤影,唯一的人煙是在岸邊默默等待準備採訪下一艘入港的記者,和在街上一群群遊蕩的難民/移民,他們在尋找是否有免費獲得香菸或SIM卡的機會。

扭轉蘭佩杜薩形象

妮可里尼表示她一直在嘗試扭轉蘭佩杜薩島為難民/移民目的地的形象,企圖把該島打造成一個不受污染破壞的自然保護區,在這裡,觀光客將可以親眼目睹海龜在沙灘上下蛋的情景,海豚隨海浪起舞的動人畫面,或僅是慵懶地躺在岸邊休息。

她指出,在TripAdvisor舉辦的遊客票選活動中,蘭佩杜薩島勇奪最受歡迎的義大利島嶼第三名。但她不諱言,若該島要想成功扭轉形象,將會需要全歐洲的幫助。她說,「如果北歐國家真想幫助我們解決難民問題,他們應該要鼓勵國內民眾前來蘭佩杜薩島遊玩。」因為能長期提供人道救援行動的前提是,有一個強健的經濟。

歐洲國家緊縮邊界管制

但北歐國家似乎不這麼認為,今年4月地中海船難遇害人數出現歷史新高,歐盟非但沒有執行更多人道搜救任務,反而將其名為「崔萊頓行動」(Operation Triton)的海上巡邏計劃補助款提高3倍,來加強巡邏地中海、取締非法偷渡船隻以保護歐洲邊界。

妮可里尼期望歐盟能重新恢復於2014年喊停的「我們的海」(Operation Mare Nostrum)計劃,該計劃由義大利政府主導進行搜救任務,在2014年成功救回數千條寶貴性命。

歐盟的誕生是建立在人員、物資、貨幣可在境內自由流通的基礎上,但隨著難民議題持續升溫、且不見好轉之勢,許多歐盟國家開始走回頭路,封閉在《申根條約》(Schengen Agreement)下開放的邊界,此外有越往北走,歐洲人對難民議題越感到不安的趨勢。例如,德國境內近日出現多次大規模抗議湧入難民潮的示威行動,在瑞典,主打反移民政策的極右派政黨崛起。

近來,歐盟加強執行邊界管制,歐洲多國並未接下分擔難民的重擔,反而不斷把境內難民往他處送,而《都柏林公約》(Dublin Regulation)就是歐洲多國消極對待難民人數配置的最佳寫照。

《都柏林公約》規定,欲尋求庇護者必須在首個踏足的歐盟國家以按壓指紋方式申請登記,而非他們心中屬意的申請國,然而這項規定帶給前線南歐國家沈重負擔。舉例來說,當難/移民抵達義大利後,他們本該在義大利申請尋求庇護,但因家人居住在英國或是瑞典,可能會選擇逃跑、不進行登記。有些難/移民甚至會用刀片刮除指紋,以逃避按壓指紋。

但義大利總理倫奇(Matteo Renzi)選擇了一條與其他歐洲國家不同的道路—開放政策,他主張投入更多資金在地中海的搜救行動上,並達到一個更有效率的救援物資配置系統。

新陣線—希臘賴斯沃斯、法國加萊、西班牙休達、義大利蘭佩杜薩

「如果現在我們不做任何改變,等於是宣判這些難民/移民死刑。」妮可里尼說。

目前,妮可里尼正在執行一項新計劃,以義大利蘭佩杜薩島為首,建立一個向西連接希臘賴斯沃斯島(Lesbos),向東連接法國加萊(Calais)、西班牙休達(Ceuta)的合作聯盟,4處目前都因劇增的難民/移民人數傷透腦筋,他們期望透過這項合作計劃來整合各方資源、遊說歐洲議會進行難民/移民法規的改革。

改變可能就在地平線的那端,看似可及,卻又是那麼地遙遠。往返蘭佩杜薩島與義大利本島間的船隻,每日載著難民/移民前往他們夢想中的國度:歐洲大陸,但這之中有多少的孩子,最後會流浪在羅馬或是那不勒斯(Naples)的街頭上,成為未被記載的幽靈人口?

妮可里尼說:「直到歐洲能夠重新找回它所珍視的人性(humanity),否則,下一場悲劇的發生只是早晚的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