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一百次菜市場,蔡英文走出擁抱群眾的溫度

2016-01-27 06:50

? 人氣

蔡英文比起一般人,多了協調和機敏,她的背景跟思考事情的方式跟民進黨不太一樣。(資料照,蔡耀徵攝)

蔡英文比起一般人,多了協調和機敏,她的背景跟思考事情的方式跟民進黨不太一樣。(資料照,蔡耀徵攝)

在民進黨內沒有派系奧援的蔡英文怎麼做到安內攘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或許歸功先天的性情和後天的養成。比起一般人,她就是多了協調和機敏,她的背景跟思考事情的方式跟民進黨不太一樣。

從小生活在大家庭,她對人情世故多了熟稔,對察言觀色也更會心。陸委會前副主委傅棟成說:「她不是硬碰硬,會採取協商,層次上有進有退;但不會對撞、衝突,所以在民進黨能保持一定協調,反則早就鬧翻了。」蔡英文曾說,她不了解黨內派系,也沒有自己的子弟兵,這反而成為優勢,讓她用人可以不拘背景。過去長期的國際談判資歷,從GATT、WTO到兩岸事務,讓她熟悉平衡各方勢力,也不會得罪既得利益,在多方都可接受的條件下,獲取己方最大成果。

傅棟成說:「她的個性可以在複雜的環境,找到一個生存方式、貫徹她的理念,慢慢變成她在主導這件事。」

在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立法院藍營佔多數的狀況下,蔡英文都能主導《兩岸關係條例》大幅翻修,傅棟成認為,「那不是靠技巧,我覺得那是性格,這跟她過去的談判養成可以說很有關係。她的耐心、毅力,以及使命感,這很重要。」傅棟成在經貿談判時期就與蔡英文共事,將近三十年的觀察,他說蔡英文進入政治領域以後,應對進退慢慢調整,但是初心沒有變、個性也沒什麼變。一但立法或談判面臨困境,她不像有些人會擱置空等,而是很有耐心的一直溝通、不斷嘗試、多方接觸合作對象;不會暗渡陳倉、或是陰謀詭計、激烈對撞,而是一直嘗試說服。

堅持到底的霸氣

二○一四年四月,蔡英文到底要不要參選民進黨黨黨主席,幕僚間有很多的爭辯,她也是讓不同意見的幕僚們充分發言,內部先充分討論,聆聽大家的意見,最後才自己做決定。而這就是蔡英文的行事風格,也讓她在民進黨複雜的政治生態,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發表當選感言。(顏麟宇攝)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發表當選感言。(資料照,顏麟宇攝)

歸根究柢,還是要靠意志力吧!

從大學教授、國安會諮委、陸委會主委、立法委員到行政院副院長,詹志宏認為她學習能力很強。

他說:「這些職位對她來講都是新的,她學得很快。她之前不太跟人接觸,為了達成工作、希望案子通過,願意去改變、學得這麼快,意志力蠻強的。」

傅棟成也表示,那是「霸氣」,同樣是處理談判事務,他發現蔡英文隨著政治閱歷,不像別人傾向「不作為」,反而是「她覺得要去做的時候,管它可為不可為,就是要去克服,變得主導性愈來愈強。「這種」不到最後關頭、絕不放棄堅持」,讓過往老友也大呼意外,因為這正是隱藏在性格底層、賽跑到最後一哩,才會顯現的「終極王牌」。

那麼,蔡英文的領導力,和其他領袖究竟有何不同?

歷任多朝、並在陳水扁總統時期擔任經濟部長的何美玥,提供了有趣的觀點。她認為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三人差異很大、完全不一樣,李登輝總統博覽群書、深思熟慮。而陳水扁是草莽性情,但有群眾魅力。

而蔡英文呢?

何美玥表示:「她的好處是包容力很強,可以食客三千、也懂得用人。」蔡英文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期間,嘗試解決很多問題,例如解決二次金改衍生的問題、發展生技產業、在行政院成立生技小組,廣納李遠哲、翁啟惠、張念慈、何大一等專業人士等。

蔡英文和何美玥就亞洲矽谷計劃交換意見(林韶安攝)
蔡英文和何美玥就亞洲矽谷計劃交換意見,何美玥說:「雖然蔡英文不懂生技,但她的好處是包容力很強,可以食客三千、也懂得用人。」(資料照,林韶安攝)

何美玥說:「雖然蔡英文不懂生技,但是她會很細心的聆聽這些專家意見,她會扮演一個角色,讓對方認為你對她講是有用的,因為她懂你的價值。不只是生技,她也處理了農業金融問題,她敢去碰觸這種比較爭議、棘手的問題。但她不是一刀殺過去,也不會放話,而是把這些人找來,慢慢談、慢慢磨,磨出一個方向再去做。」

政治需要磨練,領導人有其養成過程,蔡英文自己也說:「政治沒有天才」

所謂「天縱英明」,其實只是神話;真正的領導人,要經過許多淬鍊和考驗。

邱太三觀察從以前到現在,蔡英文變得更厲害、也可以說成熟很多。例如,過去她只會用「對錯」、像SOP的標準步驟處理事情;現在卻會用比較圓融的法子,努力找到「對的人」、「對的方式」,結果也更順利。

菜市場人生累積政治能量

而蔡英文的想法呢?回顧一路走來,或許所謂的「菜市場人生」,對她才是最大的挑戰;相對於她前半生的安穩、安定、菁英,接觸廣大群眾,直接與他們溝通,她自己也經歷了震撼教育。

最早可以追溯到二○○二年陸委會主委任內,她首度幫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李應元站台助選,蔡英文回憶說:「我一上台完全不知道要說什麼,只說了一句『我喜歡李應元』,結果這句話讓媒體播了一整天」。到了二○○四年,她名列不分區立委,必須正式以民進黨員身份參與助選,那是這段生涯的正式起點。

剛開始,她上台生澀、木訥,對民眾的發問,總好像不在點上,這情形難免挫折。蔡英文自陳:「底下黑壓壓的一片人,不知道要講什麼,那是我最痛苦的時候。」當政治環境愈來愈艱困,她沒有太多選擇,這是一條不歸路。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尤其是領導人,她一步步深入選舉,到了二○一○年,她選新北市長的時候,達到了最高峰。

她去掃了一百個菜市場,新北市的菜市場範圍廣大,進去就像迷宮,幾個小時才能走出來,全身上下都是汗。雖然那場選舉輸了,但是耕耘總有收穫,掃過一百場,她說:「那個對人的互動、body language(肢體語言)就浮現了,對人的感覺更深,那一百場真的很重要。」她可以更清楚的感受到熱情或冷漠,過去不好意思主動握人,現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手伸出去、盡力去握每隻能握的手。

她印象最深的也是市場,「有人好興奮好興奮,甚至有個很壯的女生,就很高興把我抱起來。」這對從小多禮拘謹,家人很少肢體接觸的她,確實是最真切的感觸。

她說:「選舉讓我有機會去很多平常不會去的地方,經歷許多不在我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身體也許疲累,卻讓我真正看到了台灣。」民眾的熱情,讓她體悟到,走入台灣角落、握過的每一雙手,才能產生實際的政治能量。

過去她從事經貿談判、擔任國安會諮委甚至陸委會主委,都屬於專業性質,她自認那個時期,自己有專業能力但是卻缺乏政治能量。二○○八年以後,她有機會走出專業領域,深入市場、農村、社區、小工廠、中小企業接觸到各行各業,看到一張張真誠的面孔,她更加深刻體會,政府的每個政策是如何影響到一般普羅大眾。

她說:「握過的每一雙手,讓我心裡對他們特別有感情,未來做決策的時候,就會特別替他們再想一次,這些事情對他們的影響是什麼?」。這樣的感受,不是專業領域的SOP,是來自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溫度」與「熱度」,這正是蔡英文-政治能量的來源。

當一個解決問題的人

她說:「台灣可以沒有蔡英文,但是,台灣如果沒有這些人,台灣就是空的。」不只是民眾、朝野和公民團體,她主張「全面溝通」,馬政府的「只有宣導,沒有溝通;只有 one way,沒有 two way」,她很不以為然,因為政治不是搖旗吶喊、不是取媚民眾,必須傾聽人民,拿出解決辦法,才是「真熱情」。

踏入政治愈來愈深,她曾經也想自由,想要無拘無束、單純當個反對份子,開口批評或是寫文章針砭時事就好;但是後來想想,她期許自己能夠「解決問題」,而不只是大鳴大放。

她說,總是要有人點出問題、有人解決問題;或許前者更易享有清譽,後者反而容易招致批評,每個人的任務不一樣,但她做了這個決定。

一切都是「感恩」

她說:「我的人生很多機遇,是很多人沒碰到、而且可能不再出現的;我累積了這麼多(經驗),不能說自己留在家裡用,如果社會需要,就要把它拿出來。」

政治人物百百種,很多時候面臨危機,或許說個謊就可以輕鬆過關,但她堅信:他們都要面對一種挑戰,那就是「誠信」,唯有誠信才能博取公眾信任。所以她講話謹慎小心,就是希望說到做到,而不是一般認為﹁政治人物只會開空頭支票﹂,那會造成整個社會的信任危機,這是她多年談判的心得累積。

過去媒體封她是「小龍女」,她則笑稱好像在「修道院」-「每天我都認知我的責任,就是要一直做、一直做。」修道院的比喻,也強調了她的「領導人就是要很堅定,堅定的基礎在妳有信仰;妳的信仰基礎,來自對專業的正確判斷、對人的感情、對人性的掌握、要跟群眾溝通。領導人必須要一再反問:是不是就是這條路?確定了然後大家一起走。」

她深信,「如果我們堅持民主、勇敢向前走,總有一天,我們一定會成功!」

雖然儼然巨星,但她仍強調,「大家不應該把我當偶像崇拜;希望大家在關注我之餘,可以好好了解我們提出的政策以及背後的理念,可以去思考,去比較。」這就是蔡英文,一個曾經喜歡靠牆邊走,卻因為努力和無求,後來被推上了舞台中央的領袖。

*本文選自商業周刊出版《蔡英文:從談判桌到總統府》,作者為張瀞文,台灣彰化人,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畢業,一九九○年代末期開始從事新聞工作,曾以醫療崩壞專題「十八位名醫最沈痛的控訴-別把人命省掉了」入圍吳舜文新聞獎,食安專題「一桶油,怎麼騙台灣七年?」入圍現代財經新聞報導獎,探討台灣空氣污染PM2.5專題「要命的空氣」入圍曾虛白新聞奬以及卓越新聞獎。「十八位名醫最沈痛的控訴」專題獲得財經新聞報導獎雜誌類佳作。

蔡英文:從談判桌到總統府書封。(商周出版)
蔡英文:從談判桌到總統府書封。(商業周刊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