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專訪印順大和尚:到倫敦取經的中國僧侶

2015-10-27 16:18

? 人氣

印順大和尚表示,任何一個宗教的發展都要回應對社會的關切,即使不能引領時代,也要適應時代,否則就會被時代淘汰。(BBC中文網)

印順大和尚表示,任何一個宗教的發展都要回應對社會的關切,即使不能引領時代,也要適應時代,否則就會被時代淘汰。(BBC中文網)

日前,身兼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的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順大和尚到訪英國,並來到BBC總部接受專訪,詳細講述了他對中國佛教最新發展的看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來英國學習

在採訪一開始的時候,印順大師表示,他此次到訪英國主要是來學習的,而不是弘揚佛法的。他解釋說,過去中國佛教寺廟的管理模式和弘化模式都是建立在小農經濟為主體的基礎上的,但現在中國的生產及社會關係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的佛教界將來如何走下去,就要了解西方的經驗能帶給中共佛教界什麼啟示,而中國佛教界能從西方的研究中學習並完善本身的體系。

他進一步強調,一個宗教不能代替另一個宗教,而是不同的文明和宗教都有其展現的方式,因此可以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事實上,在此次訪英期間,印順大和尚也到英國議會上議院進行演講,演講的題目是《現代生活與禪修》。當被問到他為什麼要在英國民主政治的中心來進行有關佛教的演講時,他回答說,這是一個嘗試,希望借此讓英國的議員們更了解中國的宗教及文明,促進彼此的溝通與了解,從而在更大層面上引起英國公眾對佛教的關注。

印順大和尚還認為,由於人有各種不同的需求,因此才產生了各種不同宗教。而且無論是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還是佛教都是宗教不同的表現形態而已。他還指出,各種宗教對於人們對於至善追求的回應其實都是一樣的。

雖然這次是印順大和尚首次到訪英國,但他在過去幾年來經常走訪東南亞地區的佛教寺院,與當地的佛教領袖及僧侶進行交流,其中包括泰國、尼泊爾和柬埔寨等國。他也認為,這些國家的佛教與中國的佛教是一樣,雖然展現的方式略有不同,但核心的東西是一致的。

印順大和尚在英國上議院發表演講前與鐘斯勛爵合影。(BBC中文網)
印順大和尚在英國上議院發表演講前與鐘斯勛爵合影。(BBC中文網)

出家原因

今年41歲的印順大和尚是在15年前才剃度出家的,在此之前他還曾經在中國一家新聞媒體擔任編輯。他在專訪中講述了當時的經過。他說,當時94歲的深圳弘法寺本煥長老有病住院,他受人委托到醫院照料本煥長老。誰知躺在病牀上的本煥長老見到他之後就握著他的手聊了三個半小時,不斷地勸他出家做和尚。後來,本煥長老每天都致電給印順大和尚,仍然是不厭其煩地勸他出家,即使印順大和尚後來換了手機,仍然接到本煥長老的電話。在經過了大約半年之後,印順和尚從最初感到憤怒、恐懼和麻木,到了最後終於被本煥長老的鍥而不捨所感動,

印順大和尚稱,在本煥長老的不斷游說下,他也覺得如果出家能夠提高佛教僧侶的素質,改善佛教教義的傳播,的確會讓人生變得更有有意義,同時也不辜負本煥長老的一片苦心,於是終於下定決心剃度出家,成為了一名和尚。

印順大和尚則表示,他認為,他出家趕上了一個很好的時代。他以深圳弘法寺為例,在他出家前,該寺的建築面積是由2800多平方公尺,但今天則擴大至7、8萬平方公尺。其次從信眾人數來說,當年弘法寺的信眾人數是2100多人,現在是上百萬人,而深圳常住人口只有300萬人,但流動人口高達1800萬人。

中國佛教問題

當被問到近年來中國佛教界出現的問題和爭議,其中包括有關少林寺的種種傳聞和指控時,印順大和尚表示,佛教界是一個行業,因此這個行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正常的,而且一些人再沒有成為佛之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是正常的。但是大家的焦點應該是放在個別的事件還是整體的發展,這是一個思路的問題。

他還透露說,泰國官員曾經親口告訴他,在上個世紀60年代後期,泰國也曾出現過針對佛教界領袖的「抹黑」事件,導致一些佛教領袖落馬甚至自殺,引起泰國社會的極度混亂。但後來經查明,者都是某些國家和某些組織精心策劃的。

印順大和尚繼續說,他希望這些事件不會在中國發生,但不幸的是,在每個事件背後都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縱事件的發生。

不過,當記者追問,這只看不見的手究竟來自中國國內還是海外,印順大和尚並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說,「我想每一個人心裏邊都有一個答案」。

中國道德危機

中國近幾十年來推行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經濟出現了飛速發展,但與此同時也有人批評,中國的社會道德淪喪,不少人缺乏道德和宗教信仰的約束,為了追求金錢財富而不擇手段。對於這個問題,印順大和尚以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一段話作為回應,「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信仰的時代,這是一個迷失的時代。這是希望之春,這是絕望之冬;這個世界我們擁有一切,這個世界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每個人正在走向天堂,我們每個人正在走向地獄。」

他說,狄更斯在150年前說的這番話是針對當時英國的情況,而在150年後的今天,這段話在中國及世界仍然適用。因為物質沒有帶來幸福,經濟的發展也沒有為人們帶來歸宿。

而鼓勵人們唸經信佛能否挽救中國的道德危機呢?對於這一問題,印順大和尚則表示,作為一名和尚,他當然希望大家通過佛教建立宗教信仰,但是任何一個宗教的發展都要回應對社會的關切,即使不能引領時代,也要適應時代,否則就會被時代淘汰。

撰稿:BBC中文網記者 李文
責編:路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