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苦喊不停,腳步卻不曾停下!用台灣歷史做IP 導演汪怡昕「做自己的公共電視」

2018-12-09 09:10

? 人氣

合體馮賢賢 汪導要拍台版紙牌屋

第三步,大概是最耗力氣的部分,他想做台版紙牌屋,劇集《國際橋牌社》籌備緊鑼密鼓,汪導義不容辭,親自擔當製片,監製找來資深媒體人馮賢賢,主創團隊導演、編劇已經開了半年的會,劇本修到第7版才滿意,就等明年3月開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81207-「國際橋牌社」製作人汪怡昕(右)、監製馮賢賢(左)專訪。(蔡親傑攝)
製作人汪怡昕(右)、監製馮賢賢(左)籌備《國際橋牌社》劇本修到第7版才滿意,預計明年3月開拍。(蔡親傑攝)

「題目很熱,但想丟錢的很少。」汪怡昕伸手比劃,8000萬,不是整個系列,是光第一季就要8000萬,後面一季一季接著追上,預定要拍8季。打鐵趁熱,他說這種東西,一開始就得先規劃好,不能第一部紅了,再來草草準備第二季,或者隔好幾年才推出續作,熱度都沒了。

《國際橋牌社》的定位,套句馮賢賢的話,「就是要做台灣近代的大河劇。」第一季故事背景是1990到1994年,從解嚴之初到台北市長選舉,第二季則從台海飛彈危機講起,一朝換過一代,汪怡昕甚至打算拍到2020總統大選,串起台灣的歷史脈絡。

題材敏感 找錢、找演員大不易

但這樣的計畫,政治立場被質疑不說,大概也會觸動中國敏感神經,不只找錢困難,找演員同樣麻煩。不少演員看過劇本後,表示都相當喜歡,但就有一線演員直說:「我再老十歲,就跟你們拚了!」

「這個不怪演員,怪台灣本土產業沒辦法支持這些演員。」說著汪怡昕從菸盒抽出2支菸,一支放在桌上,另一支點燃,菸盒壓扁丟進垃圾桶,「這應該要用國家規格來做,怎麼會是我來做?」

「他想做他自己的公共電視。」曾任公視總經理的馮賢賢,言簡意賅總結汪導的計畫。汪怡昕的工作室十來個人,撐不撐得起這種雄心?事實上,汪怡昕跟馮賢賢相識,是在《少了一個之後:孤軍》申請文化部補助的時候,擔任評審主席的馮賢賢看了企劃跟資料,脫口直說:「傾公共電視之力來拍,大概也跟這個差不多 」,一句話激勵整個團隊,跟著也把她自己拉下來,一起追風逐夢。

20181207-「國際橋牌社」製作人汪怡昕、監製馮賢賢專訪。圖為馮賢賢。(蔡親傑攝)
共同籌備《國際橋牌社》,監製馮賢賢談起製作人汪怡昕,馮賢賢說「汪想做他自己的公共電視。」(蔡親傑攝)

媒材交互使用 吸引不同客群

節目、紀錄片、電視劇三大計畫後,還有第四步,是相輔相成的出版計劃,每一個影劇作品,都會配上一本出版品,瞄準與原作品截然不同的客群,像《少了一個之後:孤軍》搭配的是《21通電話:阿兵哥的深夜求救》,記錄黃媽媽多年救援軍中人權的故事,汪怡昕說目標客群就是婦女、媽媽。

《21通電話》成果同樣斐然,11月上市,迄今已賣破三刷,超過6000本,聊到這裡汪導又笑了,這次不是苦笑。他說出版社原本想做「軍中人權」、「人權紀錄」一類的書名,後來他衝去擋下來,上市日期硬是往後拉一個月,從書名到封面都重做,「編輯到現在還是在氣我。」

20181208-《21通電話:阿兵哥的深夜求救》講述南陽鑑二等兵黃國章落海事件, 記錄黃母多年來為軍中人權奔走的故事。(取自玉山社出版公司臉書專頁)
《21通電話:阿兵哥的深夜求救》講述南陽鑑二等兵黃國章落海事件, 記錄黃母多年來為軍中人權奔走的故事。(取自玉山社出版公司臉書專頁)

政治非唯一重點 直球對決恐遍體麟傷

有些議題要推動,不能直球對決。汪怡昕深知這個道理,像《國際橋牌社》,也不是劈頭就講政治,「故事本身好看、演員有趣,要吸引粉絲,不要當他是政治戲劇」,硬是正面對決,只怕效果慘烈,「我們要面向的不是核心愛好者,是要吸引周邊的人;核心愛好者怎樣都會來看,這也是為何我們要用影視媒材。」

各種類型的影像拍到出版品,媒材交互使用,汪怡昕認為,如此可以容納不同的Know How,讓不同產業的人進來,「有商業上的意義,也有就業上的意義。」

說著他從口袋又摸出一盒菸,「政府不能讓願意守在台灣的廠商死在台灣,」又嘆了口氣,汪怡昕皺起眉,笑得苦哈哈,「我們小公司都做到這樣了,你還不來支援我,根本沒辦法。」會不會有支援、友軍會來多少,真的沒人說得準,但汪怡昕要做的,誰都攔不住,只怕這條路上,燒錢就跟他燒菸同樣兇悍。

【吸菸有害健康、吸菸會導致癌症、孕婦吸菸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