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拿青春做什麼?》選摘(上):沒有行動,就永遠不會有答案

2015-07-14 05:20

? 人氣

年輕就有冒險本錢,沒有行動,就永遠不會有答案。(取自台大臉書)

年輕就有冒險本錢,沒有行動,就永遠不會有答案。(取自台大臉書)

不知如何選擇的時候,不如先投入現有的或是目前可以得到的工作。想要擺脫迷惘,釐清自己是否擅長某件事時,投入去做就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先投入,才能找到方向

雖然我在很多的場合中,鼓勵年輕人一定要找到的自己最有興趣與擅長的事去做,然後堅持的投入一段時間就可以看得到成果。但許多初入職場的人眼神中都露出了迷惘,問我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我的答案是,若你還不清楚自己擅長什麼,那就從工作的經驗中尋找,唯有透過行動和做中學,你才有可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

還在摸索的年輕人,倘若心還不定,不知如何選擇的時候,倒不如先投入自己現有的或是現在可以得到的工作,因為光用想的跟實際做的還是有一段距離。譬如你覺得自己喜歡音樂,一旦音樂變成了工作,可能就不是那麼好玩,也可能充滿壓力。想要擺脫迷惘,釐清自己是否擅長某件事時,投入去做就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其實,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並不簡單。我們從青少年或大學時期開始,藉著不同課程及學科,大致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卻沒有意識到這可能就是發掘興趣的啟蒙。我在讀書時,就發現數學和理化是我最頭痛的科目,一來老師說什麼我聽不懂,二來唸得也痛苦,但是一上文學或是藝術的課程我就超有精神。那時候文學院畢業很難找到好工作,對自己很沒信心,以為文學一點用處都沒有,所以完全沒往文學相關的工作去找,還好進了職場後慢慢體會出這個以為是弱點的文學,才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所以繞了一圈,終於找到自己真正擅長的公關工作。從組織的輪調中,我才明瞭文學的底子幫我在工作中寫出好文案,感性思考,在行銷路上發揮所長。

除了少數從小有父母或長輩引導的幸運兒,很早就找到自己的興趣,很少人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什麼或是想從事什麼,因此大學畢業仍在迷惘的人也還很多。興趣有時是從經驗而來,因為你接觸了、知道了,所以才開始有興趣。與其想破頭等待有興趣的事,倒不如先將遇到的第一份工作做好,這過程可以讓你清楚商業的世界、組織的角色,若能用心投入,終會明白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工作。

像我走到公關這條路上也不是事先規劃好的,當時公關還是很新鮮的領域,少人接觸。因緣際會進了企業,公司有這樣的職位,我從廣告企劃轉調公關企劃,進而對它產生興趣,從做中學,慢慢有了經驗,累積專業,變成我終身願意奉獻的領域。

要投入哪個產業或職務之前,就讓機會來找你吧。任何你遇到的可能職務,只要有機會成長,有機會學習,不要排斥,先做了再說。很少有人第一份工作就找到夢想中的職務,人生職涯總有幾個轉換的機會,慢慢靠近自己的興趣就是一件快樂的事。

有時候做了,仍然還迷惘,也有可能是不夠投入;不投入自然享受不到果實。若你工作的心還不安定、不專注,那麼好的事務也不會被你碰到。根據統計,能夠早一點下定決心選擇哪一條路的人比較容易成功,因為畢竟比別人少浪費時間,已經朝自己的目標在跑的路上了。

冒險趁年輕

太快進入穩定的工作,很容易磨掉人的夢想和意志。年輕人最不需要的就是找一份安穩、沒風險的工作。

台灣薪資偏低一直是眾所關注的話題,雖然不少大企業表示有加薪的計畫,為現階段僵局注入了改變的契機。然而,整體薪資水平問題不能只靠企業加薪,市場必須有更多創新企業或投資意願,讓新的動能促進市場活絡,才有可能提升整體薪資結構。

年輕人的創意與熱情正是未來經濟的動能,台灣未來經濟的希望更是要靠年輕人的創意和冒險來啟動。就像三、四十年前上一代留學生回國參與科技業一樣,才有後來三十年的成長。因此,政府要動起來,年輕人更要立大志,肯冒險才有機會,而不是只想找個鐵飯碗,祈求有個終身保障。

我曾看到一個電視節目在訪問一位窮困打工的學生,問他如何打工,養活自己?年輕人說他需要打五份工才能勉強有一萬五的收入,才夠在台北生存,但他很遺憾沒有能力改善父母的生活。接著主持人問他畢業後希望找什麼樣的工作,他回答要考公職,希望進入公家機關工作,主持人問為什麼,他說這樣比較有保障。我聽了冒出一身冷汗。

一個急欲擺脫貧困的學生,如果只想要穩定的工作,那他很難有好的收入,自然也不能改善家裡生活。公職沒有不好,但這位學生想的卻是安穩和保障,一旦太快進入穩定的工作,很容易磨掉人的夢想和意志,不適合年輕人。一個想要擺脫命運,改善家裡環境的年輕人,就應該要冒點險。他可以去企業歷練,為自己累積專業和人脈,伺機翻身。他也可以創業。創業也可選不需要資本門檻高的,像網路創業就是年輕人最好的機會。年輕人最不需要的就是找一份安穩、沒風險的工作。

我覺得有些人很矛盾,明明就是要賺很多錢,真正選擇時,卻去找一份安穩沒風險的工作,這與你要到達的目標就是背道而馳,不是很奇怪嗎?我認為年輕人更需要有冒險的勇氣,尤其是剛畢業的年輕人,沒有包袱,機會成本低,效益高,沒有什麼好損失的,現在不冒險,待何時?等到中年了,擁有一定的基業,評估一下風險,就更失去勇氣了。年輕冒險就算不成功,也可以學到一身本領與經驗,人生的視野大不同。當今世代,最需要的就是冒險與創新的精神,這樣才能為台灣未來儲蓄向上提升的能量。

很多上一代的創業家就是這樣崛起的。我有一位朋友,年輕時家境貧困,時常在街頭混,一直沒有穩當的工作。後來因緣際會,他選擇到大陸二線城市自行創業,現在已經是當地百強的企業之一。他說,當初若沒有冒險的精神,願意放手一搏,到別人不願意去的鄉鎮打拚,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冒險,真的趁年輕,因為摔得起!

*本文選自天下雜誌出版的《你拿青春做什麼?》。作者丁菱娟,美國賓州Bloomsburg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生時代曾寫過民歌,差一點踏入歌壇成為歌手。現為世紀奧美公關顧問公司創辦人、總顧問,現為世新大學兼任副教授。1992年創業成立21世紀公關公司,在高科技公關界打出口碑和名聲後,加入奧美集團,更名世紀奧美公關公司。在丁菱娟的帶領下,世紀奧美公關成為台灣公關界的領導品牌。2013年獲選為亞太區CMO婦女領袖獎。著有《專業與美麗》、《老闆請你喝的70杯咖啡》兩本書。並持續在網路、平面等媒體上發表文章。

你拿青春做什麼書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