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從碼頭到人才 中國錢買遍全台灣

2018-09-27 20:00

? 人氣

淘寶在台灣不僅占有龐大的零售市場,還成為批發商的批貨管道。(柯承惠攝)

淘寶在台灣不僅占有龐大的零售市場,還成為批發商的批貨管道。(柯承惠攝)

九月二十四日,中秋節這一天,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國價值兩千億美元的商品提高關稅的生效日,中美貿易大戰第二輪正式開打。

此時,中國中遠海運集團收購香港東方海外公司,間接成了高雄港碼頭的經營者之一,引發「中資木馬入侵高雄港」爭議,也再次把中資議題拉高至國安層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來台中資額度低調回升

二○一六年,蔡英文政府上任後,台灣與中國的關係降至冰點,政治降溫,外交升高對立,不僅來台遊客驟減,兩岸經濟活動也低調許多。不過,即使政治上劍拔弩張,中資仍然沒有放棄「投資台灣」。

根據投審會統計,從○九年開放中資可來台投資後,截至今年八月止,中資投資金額為二十一億美元(約六三○億元新台幣),投資件數有一一一八件,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業與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即使小英政府上台後的一六年與一七年,中資來台投資都還有二.四七億美元與二.六五億美元,比最高峰的一三年僅少了約三成二。一八年一月至八月投資額約一.五億美元,跟去年同期相當,投資受到政治因素干擾不像旅遊業大,只是中資登台不再大肆宣傳罷了。

這九年間,中資無所不投,投資台灣餐飲業、電動巴士、批發零售、軟體遊戲公司等,還收購了清潔劑品牌妙管家與按摩椅品牌富士(FUJI)。

但中資身分畢竟太過敏感,不少中資化身成港資或新加坡資金來台,例如從事汙水處理、北京控股透過香港上市的北控水務,與力麒建設合資的山水林在台灣股市上市,拿到多個綠色執政縣市的水汙染處理廠工程;中國最大快遞公司順豐速運,也以港資名義來台;中資肖建華也以港資名義收購了日盛金,突破台灣金融防線。

中資來台最轟動的投資,莫過於一五年中國「半導體國家隊」清華紫光集團挾千億資金,要來台入股矽品、力成與南茂三家IC封測大廠各二五%。但紫光動作過大引發國安議論,因而這三大案在一六年底全遭投審會否決。

買不到你公司,就直接買你的人

高科技是中國近年來最重視的產業,以高科技著稱的台灣,中國當然不會放棄。既然拿錢投資台灣不成,乾脆就在台灣境外或移到中國境內合作,像是南茂就出售子公司上海茂微電子五五%股權給紫光集團;中國連接器龍頭立訊,則是以港資的身分來台投資宣德、美律與康控,成為台灣電子產業最有力的中資。

然而,隨著兩岸關係愈來愈緊張,也影響中資投資台商意願。以觸控面板大廠宸鴻(TPK)為例,原本在去年三月宣布要與中國觸控面板大廠歐菲光交叉持股,今年四月這樁結盟案卻破局。資金挹注台商,似乎不再是中資的選擇。

中資企業改變了策略:直接挖高科技人才。早在六年前,台灣半導體工程師就成為國外科技公司覬覦的獵物,尤其是中國。當時台灣半導體協會常務理事、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就曾憂心忡忡地要政府重視人才外流的狀況。

近幾年,中國更加大挖角台灣高科技人才的力道。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在今年四月接任工總理事長的典禮上焦慮地說,在兩年間,台塑旗下的兩家記憶體大廠南亞科與華亞科分別被中國挖走四十八位高科技人員及四百多位工程師。中國企業砸錢挖角的力道令人心驚。

在竹科旁成立公司搞挖角

其中,最積極的是中國國家隊紫光。紫光無法入股,乾脆高薪挖角半導體人才,華亞科包括前董事長高啟全、副總施能煌等人都已加入紫光。

台積電更是被挖角的重點目標。一六年底,台積電前共同執行長蔣尚義到中國中芯半導體擔任獨立董事;去年底,被台積電視為「頭號叛將」的梁孟松,從韓國三星跳槽至中芯擔任共同執行長;近日又傳出台積電有約兩百多人被挖角到中國。跳槽者中甚至還有人「帶槍投靠」。

今年四月,一位剛離職的台積電副理,以拍照方式竊取製程機密,打算帶到中國新公司去,被台積電移送調查局偵辦。這不是台積電的第一件竊密案,顯示中國砸下重金,讓這些工程師願意鋌而走險。

中資在台灣挖角人才的根據地就設在竹科的外圍,虎視眈眈地守著竹科。最著名的是位在竹科附近的台元科技園區,該園區內有不少化身港資的中資,在此設立IC設計研發中心。

像是中國科技大廠華為旗下的IC設計公司海思,就以「訊崴」的名義,在台元設IC設計事業部門。聯發科的對手展訊也以香港公司「鑫澤數碼」在台元設立公司,三年前,從聯發科旗下晨星挖來的三百名工程師,不少人都在這裡工作。

今年初,中國挖礦機龍頭比特大陸更是在聯發科「門口搶人」,挖角IC設計人才。但因中國禁止開採虛擬貨幣,加上比特幣大跌,使得比特大陸財務惡化,日前傳出終止年底要到香港新股掛牌(IPO)的計畫,還傳出公司有破產危機,被挖去的台灣人才前途未卜。

微信(AP)
受中國政府高度監控的微信通訊軟體,不少台灣人也愛用。(AP)

除了高科技人才外,證券分析師與操盤手也是中國挖角重點。掌管百億資金的統一投信大滿貫兼統一強漢基金經理人張繼聖,被中國第三大資產管理公司工銀瑞信挖走。這是繼凱基投顧科技分析師郭明錤跳槽到中國天風證券、元大投顧科技產業分析師蒲得宇到廣發證券後,第一位重量級明星基金經理人出走。

掌管百億資金的操盤手一樣留不住

據瞭解,這是前台灣景順投信投資總監、現任工銀瑞信投資總監石正同,邀請了不少台股操盤手到中國,張繼聖是其中最知名的一位。中國動輒管理規模超過千億元的基金,是台股基金的上百倍,自然吸引了不少台股基金經理人願意前往。

中國看上的不只是人流,還有金流與資訊流。在高度依賴手機與網路的今天,中資利用電商與社群網路入侵台灣,已成為常態。

像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成為台灣人最愛逛的購物網站之一,已經取代五分埔、後火車站等地,成為台灣批發商最愛的批貨來源。今年上半年,淘寶重新拿到台灣電商執照,還成立淘寶大學,與台灣許多大專院校合作,要培養跨境電商人才,「扎根」台灣的力道比政治力還深且廣。

不僅淘寶,中國前四大電商騰訊旗下、隱身在新加坡Sea的蝦皮購物,近兩年以免運費、二十四小時到貨等行銷策略,把台灣電商龍頭PChome打得七葷八素,成為台灣人依賴的電商之一。台灣人對中國的電商幾乎沒有設防,個資全都被記錄。

言論、資訊、金流都被北京監管

騰訊旗下的手機通訊軟體微信(WeChat),不僅是中國最大的社群軟體,台灣人也頗愛用,尤其微信支付今年七月已可以綁定台灣信用卡,這個中國政府高度監控的通訊軟體,現在除了言論、資訊被監管外,金流也要被納入。

當個資、金流與資訊流都逐漸被中資掌握,加上中國華為與Oppo手機在台灣熱賣,台灣幾乎就已是門戶洞開。若台灣最仰賴的高科技人才,再持續外流,台灣產業的根基將岌岌可危。台灣政府著實不應浪費時間在藍綠惡鬥上,或是寄望川普的愛戴,如何面對「紅色警戒」,而非只是採取無效的圍堵政策,才是當務之急。

中資買台灣效果逐漸呈現

台灣順豐速運

來台時間:2007年
母集團:順豐速運
成立時間:1993年
負責人:王衛
總資產:84億美元
經港資包裝來台,在台資本額新台幣1億元,母公司創辦人王衛原為香港人,後入籍中國深圳。來台初期衝市占率,曾登記汽車貨運業,違法經營快遞業,已補登記。提供台灣及中港澳地區快遞服務,主打信價比高,市占率持續升高,可收集台灣民眾大量快遞大數據。

愛奇藝台灣站

來台時間:2016年
母集團:百度
成立時間:2001年
大股東:李彥宏
總資產:367億美元
在台灣未設子公司,兩年多前,以奇游科技的身分輾轉來台,這家公司由北京愛奇藝聯席主席徐偉峰(台灣人)回台設立,是愛奇藝網站的管理者,後來成立歐銻銻娛樂公司專門代理愛奇藝影視。近來火紅的後宮鬥爭戲《延禧攻略》、《如懿傳》都是出自於愛奇藝,把台灣觀眾的目光全吸引過去。

東方海外

來台時間:2018年
母集團:中遠集團
成立時間:1961年
負責人:馬澤華
總資產:890億美元
2017年中遠併購貨櫃航運同業香港東方海外,後者併購前租用高雄港65、66號碼頭到2024年,香港東方海外在台代理公司台灣東方海外,被在台僑外資公司中國遠洋企業董事長徐定心,透過在百慕達註冊公司買下,繞過中資審查。香港東方海外占13%高雄港貨櫃裝載量,中遠未來可能透過併購其他外籍船商,或增租碼頭,增加對台灣經濟影響力。

日盛金控

來台時間:2009年
母集團:明天系集團
成立時間:1999年
大股東:肖建華
總資產:78億美元
2009年,中國商人肖建華以港商的名義趁隙來台買下日盛金控,但肖建華已失蹤一年多,外傳被中國政府捉走並軟禁,甚至要求他交出或變賣他的財產。日盛金控是台灣的金控,很可能落到其他跟中國官方有關的中資之手。

淘寶網台灣

來台時間:2013年
母集團:阿里巴巴
成立時間:1999年
負責人:馬雲
總資產:1046億美元
根據淘寶的紀錄,台灣有500萬人都是淘寶用戶,也代表著這500萬人的個資與消費習慣都記錄在位在北京的淘寶網站上。今年上半年,淘寶取得台灣電商執照,又在8月設立「淘寶大學」,如今中國淘寶網站已有不少台灣賣家,未來將會增加更多。中國要取得台灣人的個資不再是件難事。

蝦皮購物

來台時間:2015年
母集團:Sea Ltd.(騰訊占39.7%股權)
成立時間:2009年
負責人:李小冬
總資產:20億美元
蝦皮的母公司是位於新加坡的Sea,最早是中國前四大網路電商騰訊投資設立的,目標在東南亞和台灣市場。2015年Sea來台設立電商蝦皮,以24小時到貨、免運費的行銷手法在台灣電商市場大紅,營業額迅速倍增。蝦皮和淘寶一樣,掌握台灣消費者的習慣,也擁有消費者個資。

WeChat

來台時間:2013年
母集團:騰訊
成立時間:1998年
負責人:馬化騰
總資產:679億美元
中國最大社群網站微信(WeChat),也是中國民眾最常用的通訊軟體,在台灣使用度則僅次於LINE。微信被中國官方監控早已不是新聞,且微信的手機支付已成為中國最大支付工具。今年7月,微信又重新開放可以綁定台灣信用卡,中國監控的力道已更深入到台灣人的金流。

*各家公司總資產皆為2017年統計數字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琴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