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5」性能全面碾壓「F-35」?中國新一代艦載機參數太漂亮,引來軍事專家質疑

2024-03-21 14:00

? 人氣

三項關注點

殲-35的正面雷達散射截面號稱達0.01平方公尺,比美軍現役的第五代匿蹤艦載機F-35C的0.5平方公尺還要小。越小的雷達散射截面代表敵方雷達能夠偵測到我方目標的距離變短了,這也意味著敵方所能應付的時間變得更緊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次,2.2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比美軍F-35C的1.5馬赫還快。戰機速度越快越能進行更好地攔截,讓敵方發射飛彈的可能性變小。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軍事研究計畫高級分析師林浩澤(Thomas Lim )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飛機的最大速度反映了其執行任務的速度和及時性。考慮到亞洲現有的熱點以及中國與這些地區的地理鄰近性,如果該數據屬實,可以推測地說,殲-35連同航母發射能力可能會為解放軍在部署初始階段帶來優勢。

不過,他也強調,媒體曝光的殲-35數據的準確性很難驗證或確認,並且數據與技術規格有時可能會出於操作安全或姿態、定位等因素而被「誤報」,同時也取決於開發時間表。這些數據看起來像是「有規定性」的,意思是說,最大速度為2.2 馬赫和1.5 馬赫的飛機看起來好像就是前者是比後者「更好」, 然而,這會根據他們測量期間的燃料負載、攜帶的有效載荷等數字而發生巨大變化。有些飛機可以具有更高的最大速度,但在承載一定重量或有效載荷時,實際速度比另一架飛機直線下降得更厲害。任務的要求會影響戰機的實際飛行速度。

分析人士說,值得關注的第三點是殲-35的「最大起飛重量」,它是機身、燃料、承載物和乘員重量的總和。這項數據的意義在於可以裝載武器、油料的多少與操作的彈性。根據曝光的數據,殲-35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5噸,高於F-35C的32噸。若資料屬實,代表殲-35可能會在具備中型戰機的彈性度的同時,具備重型戰機的武器裝填量。

載彈量誇大

雖然在有進一步證據表明殲-35正式投入運作之前,很難對潛在的實戰能力做出評論,不過,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殲- 35的8噸最大載彈量是把彈倉跟外掛全部加在一起,但事實上,真正的匿蹤戰機是不能外掛東西的,以免匿蹤功效大打折扣。因此在作戰時,若想要保持匿蹤效果,戰機就只能使用封閉彈倉來攜帶飛彈而不能使用外掛,可是中國媒體刻意將兩種加總起來,實際上有點誇大。

他表示,殲-35是以F-35作為一個明顯的參考標的物,所以每個指標都想要超越F-35,但現在的戰爭幾乎不可能發生兩架匿蹤戰機在空中纏鬥的情況,因為當今的空戰基本上都是靠空中預警機在引導。以前打仗是互相尋找對方的位置要做攻擊,現在太平洋上面就是衛星,大家都知道彼此的位置在哪裡,根本逃不掉也躲不掉。因此,包括航空母艦、殲-35和F-35,它們其實是為了平時的嚇阻而存在,發生戰爭就代表嚇阻失效。平時對武器的要求是越耐用、越有威嚇越好,跟戰爭時武器是一種消耗品,要求的是物美價廉不同,這是兩回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