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為專文:國際左翼與反戰(下)─美國因素與台灣

2024-03-16 07:10

? 人氣

我所看過的一些國際左派,幾乎一致的認為,美國是個遠比中國「好戰」的國家。(資料照,美聯社)

我所看過的一些國際左派,幾乎一致的認為,美國是個遠比中國「好戰」的國家。(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這也是國際左翼一個比較少談到的議題:他們如何看待中國。國內粗淺的反反戰者,常認為國際左派一定是一昧親中(如果還不是舔中),但情況並非如此。基於認真的國際比較與歷史分析,國際左翼對中國及其近年來的大興,有相當持平的看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對於比較中國與美國對待世界其他各國的方式,我所看過的一些國際左派,幾乎一致的認為,美國是個遠比中國「好戰」的國家,20世紀以來(甚至建國以來),它侵略與攻擊他國(特別是比他弱小的國家),幾乎無日無之。美國的軍事勢力與軍事基地,遍布全球與包圍中國,比起近年來中國企圖建立幾個海外軍事基地,雙方完全不成比例(大約750:10),這也是為什麼,雖然美國不斷散播中國軍費大增的憂慮,但實際上美國近年來所花的軍費以及人均的比例,都高於中國甚多(美國花到GDP的3%還多,而中國即使近年來,也都保持在1.7%左右)。即使在美國對中國的各種政治經濟軍事的包圍下,中國近年來還別走蹊徑,發展出全球性的一帶一路經濟合作方案,雖然美國對此方案,不斷以新帝國主義、債務陷阱的傳統觀點來抹黑中國,但經過研究,其實情況基本上並非如此(包括Chomsky近來也常言及此)。

2024年2月20日,Avaaz的抗議者在聯合國總部附近呼籲美國停止支持以色列在加薩的戰爭。(美聯社)
美國侵略與攻擊他國(特別是比他弱小的國家),幾乎無日無之。(資料照,美聯社)

我這裡就以Gilbert Achcar 2023年的The New Cold War (Haymarket books)中討論中國的「和平崛起?」一章來說。Achcar從唯物的歷史來分析,看到中國是歷史上唯一沒有經歷從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包括俄帝)、而且長期被殖民、攻擊、與封鎖的大國。他仔細對比了當年蘇聯與二戰後中國二者的建國與經濟發展,基於歷史的特殊性,中國社會主義一開始的發展比較好。毛澤東狂飆之後,或許是基於好運與世界情勢,(07)使得中國的經濟發展在鄧小平重實用的時代後取得大幅度的和平進展。經過那個時代,中國成功取得了一個小康社會的成就是真的,大幅甩開了之前從建國到文革時代的各種悲慘困厄情況。(08)而即使在此過程中,美國幾個總統仍不斷地對中國挑釁(包括對台不斷的軍售)、包圍與施壓,但中國仍在和平與低調的氣氛中逐漸崛起,一直到近年的習近平時代,對美國不再低調,並因為美國的施壓,從1990年代開始到最近的俄烏戰爭,都不斷促使中國與俄國靠攏,並與美國世界霸權所習慣的單極世界視野,分庭抗禮。

同時,雖然相對於美國基本上忽視聯合國規章,中國不斷強調聯合國憲章的國際關係理想,但中國政府對內的統治,仍然有許多地方頗有問題,如對新疆維吾爾人的鎮壓,對香港市民抗議的笨拙處理,(09)還有對新冠疫情零檢出政策的大疑問,習近平個人權力的過度集中等等。何況,因為美國的不斷施壓與圍堵,中國與俄國的友好連結,不再客氣的中國是否能夠有智慧處理在全球氣候危機下的國際核戰危機?這是Achcar最後的憂慮。(10)

最後關於中共從20世紀末開始對新疆維吾爾人的鎮壓,這個複雜、遙遠又難以實證的案例,我這裡也說幾句話。一個持之有故的說法是,中共在新疆的鎮壓,是來自它順勢呼應美國在911後在中亞與阿富汗對塔利班的攻擊而發展的。所以從中共的呼應觀點來看,它也是在攻擊伊斯蘭的恐怖主義,以便順勢加強管控中國的西北,而俄國那時也呼應美國,提供美國在中亞軍事行動許多方便,同時俄國也順勢遂行在車臣境內的鎮壓。但美國後來為了對中國施壓,批評中國在新疆嚴重違反人權,則是一種偽善,因為美國在另方面則與印度的莫迪友好,完全忽略莫迪在印度境內賈姆(Jammu)、喀什米爾(Kashmir)等地對穆斯林的恐怖鎮壓。Achcar對大國兩面問題的評論是,一個政府在國際現實政治上的作為,與一個NGO人權社運團體的抗議,在本質上很不同。後者可以對中共在新疆的鎮壓作抗議批評,但美國政府則不應對中國的內政多嘴,否則只是自打嘴巴,因為美國政府的偽善與言行不一,更是舉世皆知而被討厭。(11)

回到台灣本地的情況。因為第三波的反戰活動正在進行中,我暫不言,但就在這個衝突與常被惡意謾罵、卻有時也有溫暖的支持的曲折過程裡,我對台灣的知識分子群體、乃至人文社會學界,有了些初步的觀察。就發源於統獨爭議的台灣知識分子社群而言,除了那些很容易把第三波反戰看成是左統來抹紅的朋友之外(其實我們根本不是),他們分析海峽兩岸的問題與危機,常都來自不同背景、傳統和思考路數,但卻都很少把號稱與我們有「堅若磐石」關係的美國納入分析的框架。

台灣社會學的社群,傳統上偏綠,對台灣社會及其歷史有很深入的分析,但是對國際政治等議題(除了在東亞四小龍的相關領域外),很少著墨或了解有限,這是這次反戰我們可能失去最多朋友的社群。(12)反之,台灣的政治學研究向來重視國際關係,傳統上比較藍,倒是對國際政治、經濟與衝突情勢比較熟悉,但他們不少是國際關係的現實主義學者,類似美國名學者John Mearsheimer的操作,缺乏國際左翼的批判性論述、甚至很少重視聯合國憲章的理想色彩。但談及兩岸關係時,政治學者如吳玉山的團隊,倒企圖以中美台三邊的大國小國三角關係來分析問題,並沒有只局限於兩岸關係而已。另外最近有些出身政治學的媒體界批判團隊,如郭正亮、楊永明等,他們對美國企圖維持全球霸權的各種手段、以及與中國的大國博弈的討論,也常做出不少有用的批評。

另外,在社會學裡的中國研究,近年來以「中國因素」(中國或隱或顯地對台灣的各種影響與操控)的問題意識而引起了注意,他們《銳實力製造機》(左岸,2022)的英文與中文版在台灣綠營內受到重視,或可算是綠營抗中保台總策略下在知識界的矛頭吧。該書的作者群,近來也常在一些綠營基金會主持的會議中集體現身。但瀏覽一下這本書的內容,卻很容易發現,它狹窄地聚焦於海峽兩岸的傳統架構下,卻漏掉了一台更重要的製造機,那就是「美國因素」。其實,幾乎所有的中國因素,都可以置換成美國因素,而且更為嚴重。(13)

有時我會想,長期以來,我們看不到國際左翼觀點、看不到美國因素,當然是有道理的。從二戰、韓戰以後,台灣就長期籠罩在美國的文化霸權下七十多年,即使美國曾背叛中華民國,與我們斷交並協助把我們踢出聯合國,我們很快都失憶了。因為我們是長期陷落在美國的「台灣關係法」內習於自嗨的中華民國台灣,自豪於作美國世界霸權中的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中不沉的航空母艦。五十年來,我們有《台灣關係法》保護,美中關係的一度和解,還有中國低調對內努力經濟發展、對外企圖走入世界經濟體系等多重背景下所謂「保持現狀」的安定社會。這一兩代的年輕人不少已經習慣於這種現狀世界,懷疑任何可能的、有理想性的變動。

但是,台灣關係法外的大世界正快速地變化,不理會我們。美國為了維持它在世界霸權的單極地位,即使它正逐漸式微,仍會使出各種新的手段,大國交易或戰爭皆有可能,而近一、二十年來的中國大興,除了讓美國震驚並想盡辦法阻擋外,中國也正快速發展另類的全球政治、經濟與金融合作(如與金磚國的連結關係),讓美國單極外的多極(miltipolarity)觀點逐漸流行於世。所以,台灣之後要怎麼走?要在《台灣關係法》之下再過一個五十年不變的保持現狀嗎?那是不可能的。中國已非昔日文革時期的吳下阿蒙。可以再讓多少未來的裴洛西、歐布萊恩們不斷來台訪問,不斷發給他們多少大綬景星勳章?在這個時刻,反戰,並積極地與中國溝通與交流,認真與他們討論中美台三邊關係的未來,又再次回到我們視野來了。

最後,我要再提出幾點關於國際左翼與反戰的台灣課題:我們要如何與國際左翼進行更實質的討論?國際左翼對歐洲、拉美、中東與非洲的理解常超過他們對美中台三方關係的歷史理解。如關於海峽兩岸與中國的未來,少數更附和中國的國際左翼,會粗糙地說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台灣就只是中國的一個省。(14)他們也很少注意到台灣內部的複雜性,只習慣性地粗糙引用很有問題的民意調查,但台灣多數人今天並非單純地嚮往美國而已,而維持現狀一詞,只會扭曲台灣民意的複雜性與歷史性。(15)

再者,台灣知識分子需要鍛鍊能夠與國際左翼論辯的能力,需要多方增強我們對國際事務的左翼觀察視角。目前我們一般媒體所謂的「國際新聞」所具有的水平,基本上只是美國白宮與五角大廈對外發言的應聲蟲而已。一般國際政治名嘴較深入的討論,雖然有更多的國際知識,但常常只是呈現現實主義的觀點,缺乏批判性的國際左翼觀點。至於在國際反戰運動的議題上,國際左翼所具有的網絡管道與論述,是一個我們可以多利用與學習的地方。

台灣的反戰,與東亞,如在韓國、日本、沖繩、甚至中國的反戰論述與反戰活動,聯繫似乎都很有限,更不用說全球南方國家與東南亞國協的會員國了。筆者也了解,本文所談的國際左翼,其實相當的局限,基本上仍然以美國的國際左翼群體為中心,缺乏一個更具全球性的多重國際左翼視野,(16)而我們如果要快速觸及全球一些其他各地的國際左翼,有時可能也需要借道本文所討論的中心才能觸及,如Chomsky團隊多年來所經營的廣大國際左翼網絡。

雖然說大家都是左翼,在這裡仍然顯現了中心與邊緣的差異。但正是因為台灣海峽問題的嚴重性浮現於全球視野,自然提升了台灣反戰朋友們與國際左翼交流與對話的機會,我們就有可能提出關於東亞左翼的新觀點與新行動。在我們十分有限的與國際左翼接觸的機會中,可以看到他們對我們論點的好奇與注意。台灣知識界70多年來被籠罩在美國主流文化與學術霸權下,要掙脫的確難,但美國已經開始式微,所以願意幫助我們掙脫的國際援手也多,當然希望是有的。(全文完)

註釋:

07.Achcar這裡指中國官僚資本主義與制度性貪污,與其他各國不同,彼此形成了一個不斷再投資與快速成長的循環,或許這是一種好運道所致?見Achcar,頁246-255。

08.當然,除了鄧小平時代強調以實用取代意識形態,堅持低調推動中國的和平經濟發展之外,我也讀過有國際左翼企圖從中國文化傳統的中庸之道來解釋為何中國對外不好戰、求和平發展的說法。

09.從國際左翼觀點來看,當然香港的「反修例」或「反送中」運動,有相當大的爭議,筆者最近也在逐漸重新了解中,目前不準備在此文中多說。最近國際左翼一個強力而不錯的反駁,可參考前面註腳6最後提到的黃民有給台灣的一封信。

10.Gilbert Achcar 這位黎巴嫩的國際左翼,現在英國教書。去年俄國侵略烏克蘭後,他有些在國際左翼引起爭議的言論。他認為烏克蘭人為烏克蘭國家反抗是對的,他也嚴厲批評普丁的極權與俄帝心態。但當然他也同時批判美國和北約好戰、犧牲烏克蘭人、並反對和解。筆者瀏覽這本Chomsky相當推薦的書,覺得Achcar對烏克蘭的觀點似無不妥,且畢竟此也非筆者參考此書的重點。

11.Achcar也支持這個新疆鎮壓的起源說法,見Achcar, pp. 10, 266, 307。

12.台灣社會學界裡的確有些學者對歐美學術左派大師的理論著作有深入的研究,並以之來理解台灣社會,但對本文所說的國際左翼,則似乎並不認同,甚至覺得國際左翼的戰鬥論述與研究,缺乏深入的學術性,但這可能是學術象牙塔裡的本位主義。我在本文討論的國際左翼,基本上以國際政治經濟的左翼為主,與新左、西方馬克思主義等更理論、更歐洲歷史傾向的論述源流,關係都不大。

13.出版《銳實力製造機》的左岸出版社,在他們的「左岸中國因素系列」中,包括這本,已經出版了24本,但似乎卻沒有任何一本分析與批判右岸「美國因素」的書,「美國因素」它早被視為當然而視而不見。反戰團體中的幾位朋友,準備要對此書好好作深入批評。

14.退一步說,即使就中共觀點來說,「只是一個省」的說法也是錯的。從鄧小平以來,中共都是在一國兩制下來構思台灣。台灣這個特別行政區,想像中會有的權利,其實比一個省要大很多。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15.例如,在馬英九執政時期的「維持現狀」,就與蔡英文執政時期的「維持現狀」,內容與意義都相當的不同。

16.雖然筆者幾乎沒有任何接觸,但是台灣文化研究多年來強調亞際(inter-asia)的關係、脫離歐美中心主義的努力,應該在亞洲各地的文化左翼中已經累積起一定的網絡。我們也希望他們的網絡能夠有助於東亞反戰的發展。

 *作者傅大為,聚焦科學哲學與科學史。先後任教於清大、陽明大學(榮譽教授),並與東亞STS學界合力成立並主編East Asian STS國際期刊多年。早年曾於解嚴前後參與社會運動,發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目前從事寫「基進知識分子」專書,並發起台灣2023年「反戰聲明」記者會、推動台灣的反戰與和平運動。關於筆者的心路與社會歷程,請參考部落格的CV-biography。本文原刊《思想49:華人左翼思辨》(聯經出版),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