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救救國文,請超越文言文vs.白話文的爭執

2024-03-04 05:50

? 人氣

諄筆群認為,教育不應該與政治沾黏在一起。(資料照,顏麟宇攝)

諄筆群認為,教育不應該與政治沾黏在一起。(資料照,顏麟宇攝)

2023年底總統大選方酣,北一女中國文老師區桂芝疾呼救救孩子,痛批108課綱「去中國化」、「無恥」,近乎全盤否定,引發熱議,也順著選戰之勢帶起政治效應,激化對立。當前國文教育的問題確實不少,勇於發言商榷、批判值得肯定,但以如此極端手段爭執,並不需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過去的歷史發展中,推動「國語政策」的目標在於「統一」及「認同」,晚近推動「國家語言政策」(包括閩南語、客語、各原住民族語言、閩東語、臺灣手語等),目標則是營造多元語言的環境,讓各個族群使用的自然語言均不受歧視或限制。兩相對比之下,由於形勢上「國語」不再獨尊,所謂「去中國化」之疑慮便在部分人心中油然而生。

「國家語言」並不等同於「國語」,並且具有開放的性質,這意味著將來若把新住民語言納入,也是可能的。就此而論,提倡「國家語言」原意應該沒有要取代或消滅「國語」,事實上也難以達成,原因很簡單,無論「文字」、「文學」或「文化」面向,「國語」都具有極高的功用、價值與成就,往上承繼豐厚悠久的傳統,往外連結廣大多樣的世界,這是目前任何一種國家語言所不能企及的。

既是如此,為何還會產生「去中國化」的疑慮呢?癥結出在目前執政的民進黨過往信用不佳,讓不少人無法信賴。

其實,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時期均將「國文」、「歷史」兩科目視為形塑國家認同的標的,進而演變成互為攻防的「戰場」,導致兩科目異常地政治化,這是兩科目悲慘的處境。國民黨將兩科目持續視為「國族建構」、「國家認同」的核心,民進黨不遑多讓,一方面在課程中設法解構中國文化傳統的敘事,另一方面則是建構臺灣文化及歷史的認同,「國家語言政策」即是其中一大策略。

為了挽救悲慘際遇,從教育層面來看,國文、歷史學科相關教育專業人員想方設法解除兩科目如此的政治枷鎖尚且力有未逮,現在竟然有身處教學第一線的國文教師高調地讓不該沾黏的政治效應無窮放大,實在不妥。尤其發言的焦點和方式缺乏理據,讓本來應該可以詳加議論的機會,一下子就淪為放話、爭吵的形式,殊為可惜。

首先,挑起「文言文」和「白話文」爭議的潛臺詞,其實是認定前者較後者優越,若是如此,應該「直球對決」,怎麼轉個彎,陷入了篇數紛爭呢?「量」的問題根本是專業層次偏低的課題,關鍵應該是有哪些文章(無論文言文或白話文)堪稱「經典」?這個關鍵課題是在課綱修訂時必須先確定、取得共識的,課綱修訂委員當初沒處理好,我們就該抓住這個關鍵來推敲、釐清,一味在「量」上打轉,吆喝文言文、白話文各占多少百分比,猶如市場上的討價還價,難以說理。而「說理」不正是國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嗎?

20240108-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中)8日舉行「書寫揚聲響應修改108課綱運動」。(顏麟宇攝)
課綱修訂若有未達成共識的部分,應該要抓住關鍵去釐清,而非大聲吆喝。(資料照,顏麟宇攝)

其次,直言國文必讀清單缺少顧炎武的〈廉恥〉,遂直接論斷108課綱是「無恥」課綱。然而,將讀過〈廉恥〉視同具有廉恥的保證,實在匪夷所思!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舉出無數的否證,某某人讀了〈廉恥〉還是缺乏廉恥,某某人未曾讀過〈廉恥〉卻沒有不知恥,甚至擁有滿滿的廉恥心。至於因為缺少〈廉恥〉導致108課綱淪為「無恥」課綱,棄如敝屣,這是一種詭辯,甚至是誣陷,而且也抹煞了許多教師為了課綱修訂、課程設計、教學評量所付出的巨大心力。

如果顧炎武〈廉恥〉一文堪稱經典,支持者應該在中國文化思想傳統,乃至人類文明脈絡中,提交「論理嚴密、論據堅實」的說明,並尋求國文學科、教育專業上的公開論辯。換言之,〈廉恥〉是不是經典、是否適合列入必讀清單,不應該僅是透過放話、爭執的形式尋求同溫層的動員,卻自始即無意與各種不同立場的人展開對話、溝通。與不同立場的人議論、尋求共識,不也應該是國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嗎?

廿世紀初發生於「五四時期」的白話文運動,主要在於解決識字、國民常識普及的效率問題,而人們該如何看待文言文,在白話文運動之後便成為一個議題。這個議題原先不算是個麻煩,菁英或庶民各取所需。但在教育機會逐漸擴充,從廿世紀前半期的必須在學四年,然後增為六年,再一路累加至九年、十二年時,我們(特別是六年中學階段的學生)與文言文的關係應如何梳理,顯然已是一個重要議題了。

這個「如何梳理與文言文的關係」的教育史課題從民初中國貫串到晚近臺灣,一直曖昧不明或未有共識,如果我們將視野放遠一些,或許可以找到出路。例如向來視中國古文為文化傳統內涵的日本持續重視文言文,明確作為自身文化的表徵。而在更廣大的華人圈或漢字文化圈,中國古代經典的閱讀和學習是一種智識傳統的薰陶,更是對人文精神的追尋。這裡頭可以超越歷來臺灣課綱習慣上針對文類選擇及分配的糾結,也沒有「中國文學vs.臺灣文學」的角力,更沒有「文言文vs.白話文」的競合關係。唯一值得衡量、思辨的是「何者堪稱經典」,可以經得起一生的品味和思索,可以展現華文表達的美感、技巧及創意,乃至可以為不同世代持續提出思想的挑戰或啟蒙。

今日我們在臺灣所熱議的國文教育,各方人馬或許立場不同,但似乎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上有高度共識,連爭執的姿態、抗爭的手法也十分雷同,一起戮力將國文教育異化為認同問題,扭曲為政治問題,這真是悲劇。「經典」其實就是「永遠的流行」,沒有新舊之分。我們何不先在「經典」的定義上得出共識,然後再來衡量莘莘學子「如何」在「哪些」合適的經典中得到啟發,這些經典有可能包括文言文、白話文,在中國文學之外,還能涵蓋臺灣文學,甚至可納入世界華文文學、翻譯文學作品等,然後在優秀的國文教師引領下,讓經典發揮滋養心靈、開啟智識的影響力。

放話及對立,無助於國文教育問題的解決,反而讓情況更糟。為了國文教育更好的發展,老師們能專注教學,需要努力的工作相當繁重,與其繼續各自爭鋒,不如大家開始對話,尋求共識及合作吧。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