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信任美國? 《紐時》聚焦台灣「疑美論」、1979年斷交陰影

2024-01-22 09:10

? 人氣

2023年5月3日,示威者在台美國防產業論壇期間,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外高舉「美國戰爭販子」的抗議布條。(美聯社)

2023年5月3日,示威者在台美國防產業論壇期間,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外高舉「美國戰爭販子」的抗議布條。(美聯社)

美國《紐約時報》20日刊文報導,台灣社會內部對於美國是否擁有足夠實力或興趣介入台海衝突的擔憂逐漸加劇,形成所謂的「疑美論」。這種對美國的不信任氛圍可能帶來危險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紐時》(NYT)指出,在中國軍事威脅的陰影下,台灣社會對未來的矛盾和疑慮,不僅體現在對自己政府計劃或北京意圖的懷疑上,還擔心華府的意圖。當台灣人目睹華盛頓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的軍事援助問題上陷入困境,並試圖思考在台海危機中,美國究竟會採取何種行動時,他們對美國的信心也急遽下降。

一項台灣民調顯示,在支持美國做法的同時,只有34%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是可信賴的國家,這一比例較2021年的45%有所下降。在《紐時》對台灣人的訪談中,選民形容自己像是乘客,而美國是一位難以預測的司機,能夠把他們帶到安全地方,也同樣可能拋下方向盤。

20230911-中美衝突,台灣,地緣政治,美國,中國。(顏麟宇攝)
如果台灣的存亡取決於美國,而誰又知道美軍是否真的會來幫忙,那麼一切抵抗是否還有意義呢?(顏麟宇攝)

對於「疑美」氛圍可能對台灣造成何種影響,台灣和美國的分析人士看法不一。有些人認為,這可能促使台灣更加致力於自我防衛。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可能導致台灣在防衛方面缺乏迫切性──如果台灣的存亡取決於美國,而誰又知道美軍是否真的會來幫忙,那麼一切抵抗是否還有意義呢?

風險在於對美國的不信任,可能使台灣更容易受到吞併威脅,這對台灣與將台灣視為第一島鏈防線的美國都是不利的。

史丹佛大學中國軍事安全政策專家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表示,讓台灣相信美國將前來干預「是很重要的」,「因為許多研究表明這可能影響他們的抵禦力」。她補充說:「我們需要他們堅持足夠長的時間,以便我們能夠趕到。」

2022年4月29日,美軍正在檢整運往烏克蘭的155公厘砲彈。(美聯社)
2022年4月29日,美軍正在檢整運往烏克蘭的155公厘砲彈。(美聯社)

被拋棄的情結

《紐時》引述受訪者與分析人士的看法,指出1979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所帶來的歷史記憶及被拋棄情節,自那時起一直影響著台灣人對美國的看法。

回顧自1950年韓戰爆發以來,美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以及1954年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自1950年代開始有美軍駐紮於台灣。直至1971年,台灣約有9000名美國士兵。當時美軍的駐紮似乎是永久性的,且條約明確保障美國將為台灣抵禦攻擊。然而,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美國人員便快速地撤離台灣。

在1960年代,王怡芬(Eva Wang,音譯)曾擔任美軍的法律顧問。她回憶說,1979年當美國官員最後一次降下美國國旗的那天,她哭了,深感命運無法掌握。她的丈夫陳偉恩(Wayne Chen,音譯)與眾多人一樣,從那時得出「美國人不可信任」的結論。陳偉恩表示:「如果真的爆發戰爭,中共來了,美軍當然不會保衛我們。」

1979年,中國副總理鄧小平訪問美國,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卡特(Jimmy Carter)總統會晤。(AP)
1979年,中國副總理鄧小平訪問美國,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卡特(Jimmy Carter)總統會晤。(AP)

台灣研究人員發現,1979年事件仍影響台灣人的觀點,就算是當時尚未出生的台灣人也是。智庫「美台觀測站」(US-Taiwan Watch)編輯李可心(Jasmine Lee)指出:「今天在台灣內部產生的對美疑慮主要是關於美國放棄台灣的問題,這是合理的,因為我們以前曾被拋棄過」

1979年之後,美國在台海改採取「戰略模糊」政策,不明確承諾保衛台灣。2021年,美國從阿富汗災難性撤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華府決定不派遣軍隊;2022年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引發中國強烈的軍事回應──根據民調以及中文媒體和網路平台上的討論,這些新聞事件對台灣公眾如何看待美國產生了明顯影響。

梅惠琳針對美國的政策澄清表示,儘管台灣的民意調查顯示,美國未能在烏克蘭問題上採取更多行動,導致台灣對美國的疑慮增加,但美國之所以對烏克蘭持保留態度,是為了「這樣我們才可以準備保衛台灣」。

20180612-美國在台協會AIT內湖新館12日落成典禮,場外警力和陳抗。(蘇仲泓攝)
20180612-美國在台協會AIT內湖新館12日落成典禮,場外警力和陳抗。(蘇仲泓攝)

然而,台灣人對美國的疑慮不僅是擔心被拋棄。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在2021年至2023年間的網路討論中,辨識出84個疑美論述。有人主張美國太弱,無法保衛遠在千里之外的台灣;有人認為美國是混亂的制造者;有人宣稱美國是反民主的「假朋友」。中國境外評論經常試圖炒作這些疑美論述。IORG研究人員表示,稱美國是「假朋友」的說法來自中國。

然而,這些批評也反映了台灣社會內部的焦慮。東吳大學社會學副教授潘欣欣指出,對自身命運難以掌握的不安全感和挫折感,已經融入了台灣的身份認同。自2021年以來的民調顯示,多數美國人反對派遣軍隊保護台灣。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有53%的共和黨人表示美國應該遠離全球事務。

「台灣沒有反美情緒,」潘欣欣說。「但對美國存在相當多的懷疑。」

2023年5月3日,反美/疑美的示威者在台美國防產業論壇期間,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外高舉反戰標語。(美聯社)
2023年5月3日,疑美示威者在台美國防產業論壇期間,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外高舉反戰標語。(美聯社)

希望美國能證明自身穩定可靠

《紐時》指出,台灣的疑美論者不僅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也從自身經歷中確認美國不可信。他們中包括一些在紐約的研究生,他們在疫情期間對美國混亂的防疫措施和反亞裔的偏見感到幻滅。還有一些與矽谷有關的工程師,他們擔心台灣晶片產業將因為在美國製造的壓力而遭到削弱。

這些人當中還包括像周艾米(Amy Chou,音譯)這樣的移民。周艾米是一位在舊金山經營餐廳的女性,本月返回台灣投票。與許多人一樣,她認為美國會在戰爭中幫助台灣,但她不確定,也不相信美國會考慮除了自己經濟利益之外的任何事情。

「美國人只是希望我們購買更多武器,」她在台南的一次造勢集會上說。「他們想要我們的錢,還想要我們的晶片……如果川普(Donald Trump)再次當選,情況會更糟。」

2024年1月15日,共和黨在愛荷華州的黨團會議之夜,工作人員在總統候選人川普抵達之前做最後的舞台調整。(美聯社)
2024年1月15日,共和黨在愛荷華州的黨團會議之夜,工作人員在總統候選人川普抵達之前做最後的舞台調整。(美聯社)

台灣已將2024年的軍事預算提高至GDP的2.5%,即190億美元。然而,分析師指出,台灣在轉向應對中國兩棲入侵所需的不對稱戰力方面進展緩慢。台灣社會的緊迫感相對較低。自2021年以來,台灣軍隊的志願役人數一直在下降,雖然社區層面的民防培訓有所改善,但仍不夠頻繁。

《紐時》指出,美國官員和分析人士經常對台灣的備戰狀況感到懊惱,但卻對台灣的疑美論述表現出相對較少的興趣。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上周在台北記者會被問及台灣大選期間的疑美輿論時,回答稱台灣的民主氛圍十分活躍,討論和辯論是在這樣的開放社會中自然而然的現象。

20240116,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出席媒體座談會。(蔡娪嫣攝) 
20240116,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出席媒體座談會。(蔡娪嫣攝) 

《紐時》指出,相對於讚譽之辭,島上的許多人希望美國就過去、當前的困境進行坦誠的反思,並從「模糊模糊」轉向「戰略清晰」。有人主張在台灣部署美國軍隊或裝備;與台灣交換情報、制定和公開共享計劃──長期承諾保護這座島嶼,它攸關美國主導全球秩序的勝敗。

「需要承諾並闡述,為何台灣對於美國的國家利益至關重要,」潘欣欣表示,「我們需要知道美國的力量是穩定可靠的。」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