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任觀點:季辛吉與中東和平

2023-12-01 07:00

? 人氣

季辛吉認為,面臨擾攘不安的世界,美國所尋求的最高目標並不是和平,而是一個穩定的國際秩序。(資料照,AP)

季辛吉認為,面臨擾攘不安的世界,美國所尋求的最高目標並不是和平,而是一個穩定的國際秩序。(資料照,AP)

美東時間11月29日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在家中與世長辭,享壽100歲。他是一位學者、政客、作家。傳奇的一生中跟中東也脫離不了關係。在他去世之前,還針對哈馬斯攻擊以色列,發表了他的看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72年季辛吉完成了與俄羅斯有關限制戰略核子武器的談判,與中國達成了上海公報,並與北越達成妥協。1973年夏,擔任國務卿,積極介入中東事務,並重新擬定美國的中東政策。

季辛吉一向認為,面臨擾攘不安的世界,美國所尋求的最高目標並不是和平,而是一個穩定的國際秩序;和平只是穩定的國際秩序之下的副產品。

他研究歐洲19世紀的歷史發現,奧地利的梅特涅與英國外相卡斯勒從不把和平作為追求的鵠的。如果汲汲於和平就不免會受到拿破崙的擺佈,拿破崙可以隨心所欲提出要求以換取對手所嚮往的和平。拿破崙敗亡之後,歐洲領袖產生一個共同的看法,即每一國之生存權利不應受到威脅,亦即在承認現存的國際秩序之下,衝突才能經由外交,而非武力來解決;只有在比較穩定的國際秩序之下,一個國家才會追求有限度的目標。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資料照,AP)
季辛吉認為,在任何談判中不可能一方完全滿意,而另一方完全不滿。(資料照,AP)

季辛吉認為,在任何談判中不可能一方完全滿意,而另一方完全不滿。談判成功的基礎在於各當事國皆有部分滿意,也就是各有部分之不滿意。非如此,維持協定之誘因就會微乎其微。因此談判者不僅要知己方之希望,也要知彼方的利益。不但如此,還要認識到一定要付出某種代價,才能換取主要目標的達成。他認為由戰勝國一方所安排的和平不會持久,國際社會需要的是一個平衡者(balancer)。

季辛吉認為,試圖在戰爭之後的中東達成永久而廣泛的解決之道是一種危險的想法。在廣泛的和平計劃之下,不可避免的會要求以色列恢復到1967年戰前的邊界,並觸及東耶路撒冷主權等以色列不會輕易妥協的大原則。這些大原則難解,會連累到次要而具體問題之處理。戰後各當事國皆盼望美國積極調處,把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一旦困於這些政治性大原則,美國將成為眾矢之的,因此,美國必須步步為營,每一步驟都可顯示美國的努力有成效,因此每一小步都能建立彼此的信心,連帶的使下一步比較容易跨出去。美國的努力著重在其過程,而非結果。在調處停火期間,由美國單方面提出辦法是不夠的,最好的方法是引導當事國提出對案,經比對之後化解其中難以妥協的部分。

1973年10月以、阿戰爭結束之後,是年11月5日季辛吉前往中東,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前往阿拉伯國家訪問。他與埃及總統沙達特晤談之後,才真正了解沙達特發動戰爭的目的在於打破談判的僵局。沙達特認為只要以色列堅持可以在安全與軍事優勢之間劃上等號,就不可能有嚴肅的對話。從這個階段開始,他展開了著名的穿梭外交(shuttle diplomacy ),處理以色列與埃及、以色列與敘利亞戰爭之後的領土與軍事安全等各種安排。

在他往返折衝之下,以色列與埃及的隔軍協定在1974年元月18日簽署;以色列與敘利亞的隔軍協定在1974年5月31日簽署。當時約旦國王胡笙也提出以、約分隔建議,他急切希望協議達成後,他可以向阿拉伯國家展示也有能力從以色列手中收回約旦河西岸的失土,並強化他對西岸巴勒斯坦人的發言權與代表性。以色列的拉賓政府認為與其處理敏感的西岸問題,不如與埃及再達成一個和平協議,因為西岸接近以色列的人口中心,戰略上比較重要。這個問題提到1974年10月28日日在拉巴特(Rabat)舉行的阿拉伯高峰會議,大會一致認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才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的代表,在阿拉伯其他國家的眼中,胡笙並並不具特殊的身分,可以為巴勒斯坦發言,也無權為收回西岸而努力,胡笙才打消了與以色列締約的念頭。而季辛吉也無意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談判,約旦河西岸協議為之胎死腹中。季辛吉鑒於以色列與約旦雙方的部隊並未交錯,也無消耗戰在進行,而且約旦在戰爭中的角色有限,沒有戰俘或出現新的領土問題,接受阿拉伯高峰會的決定有助於地區的穩定。

1973年5月3日,季辛吉在白宮記者會介紹尼克森總統的年度「世界狀況報告」。(美聯社)
1973年以阿戰爭結束,季辛吉也訪問阿拉伯國家,展開穿梭外交。(資料照,美聯社)

隔軍協定只是促成和平的第一步,達成和平協定才是最後的目標。但在季辛吉協調西岸協定期間,尼克森總統因水門醜聞在8月9日宣布辭職,福特繼任總統。季辛吉的外交談判一向依賴尼克森個性的不可預測性與助力,在他與俄羅斯、北越的談判中隨處可見。一旦尼克森去職,而繼任的福特對國際問題並不甚了解,季辛吉的外交努力缺乏了奧援與方向。其後進行的以、埃第二次協議及第二次西奈協定都不甚成功,這算是他的第三次穿梭外交,主要的原因是雙方當時並未遭受特別嚴重的壓力,非要達成協定不可,談判即使不成功並不會危及初步的和平架構,因而使雙方的立場缺乏彈性。

尼克森政府時期,季辛吉的外交談判成功有幾個重要的因素:1 ,他成功地運用了埃及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影響力。埃及是中東軍力最強的國家,而沙烏地是財力最強的國家。在協調的過程中,他也相當重視各方的意見,尤其是沙達特的建議,美國只扮演一個公正第三方的角色。2,季辛吉成功的運用了誘因與壓力。美國同意分別對以色列、敘利亞等提出緊急援助與贈與,前提是同意隔軍的協定。3,美國的若干實質保證使得敘利亞、以色列雙方都有安全感。美國向以色列保證將照顧其長期的、而非短期的軍事需求。美國保證五年之內以色列的石油來源無虞。季辛吉甚至私下同意遵循不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並不與之談判的政策,除非該組織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並接受安理會242及338號決議案。4,美國成功化解了蘇聯從中的各種阻撓。

季辛吉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促成了以色列、埃及、敘利亞的隔軍安排,雖然未能促使三方達成和平協定,但他已經建立了一個較為穩定的地緣架構,使各方安於現狀,每一方面相對的不安全構成了全體相對的安全。他奠定了未來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達成和平協議。約50年來以色列與埃及、約旦之間沒有戰火,與敘利亞之間也只有零星的軍事衝突。在穩定的地緣政治架構之下就會帶來和平的紅利。他的學理 在中東的戰爭與和平當中得到了印證。

經過五任總統, 十年戰爭,四年談判及五萬多美軍死亡,季辛吉在50年前達成了越南和平協定,並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他的功過,在此刻也值得翻出來再加省視。

*作者為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