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大選前對台灣提出的兩岸經貿「警告」

2023-08-22 07:20

? 人氣

至於未來的發展是有幾種可能,「最佳」狀況是:對岸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大部份ECFA項目照舊,台灣增加開放中國產品進口項目即可,這個結果除了對某些開放項目有影響外,其它的負面影響輕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外一種狀況是針對ECFA項目,提起調查或課反傾銷稅等,這種方式等於是實質上終止此項目享有的關稅優惠,至於那些項目的風險較高,一定是那些替代性高的產品。從對岸這幾年對台灣商品的禁令可看出,對岸在選擇上越來越「純熟與精細」,最佳打擊標的、優先選擇對象,一定是那些幾乎是台灣單方面獲利的項目,典範項目就是最早被打擊的陸客來台觀光,重創台灣觀光業但中國經濟毫無影響,農漁產品大致也都屬這類。 

另外一種則是兩岸都有的產業與項目,如果不從台灣進口也不虞匱乏、中國本土廠商可供應者,如石化項目就屬這類。至於那些中國對台灣依賴的項目─如半導體,對岸不會出手,因為損人不利己。最惡劣的情況則是終止ECFA,這代表的是幾乎「撕破臉」,而且影響衝擊不止於經貿領域,雖然目前來看應不會走到這種地步,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至於最後到底會是那一種結果,除了受未來兩岸關係、中美競爭的影響外,明年大選結果也會是一項重要因素。不論台灣的政黨、社會對中國的喜好、憎惡如何,現實上兩岸經貿是台灣經濟最重要的一塊,占出口比重4成左右、每年提供給台灣超過千億美元的順差來源,面對可能的兩岸經貿新局勢,民進黨政府要如何處理、或是說:有能力處理否?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