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非典型的永續發展實踐─雲林縣政府的彈性政策思維

2023-08-19 05:20

? 人氣

在雲林縣長張麗善有意識的地方政策引導下,讓雲林交出一張不錯的永續發展成績單,也反轉大家對於農業縣不進步的思維。(示意圖/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提供)

在雲林縣長張麗善有意識的地方政策引導下,讓雲林交出一張不錯的永續發展成績單,也反轉大家對於農業縣不進步的思維。(示意圖/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提供)

近期政治議題上討論得很兇的台灣能源轉型、前瞻計畫執行,其中再生能源光電的討論尤其激烈,肇因於光電發展背後牽涉過多政治弊案,且民進黨對於農地改劃光電場的過程過於粗暴黑箱,引起不少反感,尤其雲林是台灣農地被劃入『低地力』最多的縣市,依照中央的發展思維,將會逐步將農田變成光電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都戲稱,農業部都快變成農滅部,蔡政府執政都要沒有菜了,因為我們國家長期的農業政策方針,就不是鼓勵農業更新發展,反而是透過休耕補貼的手段讓農業發展萎縮,隨著台灣老齡化、少子化的社會結構日漸穩固,農業發展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更不用說讓農業符合世界潮流趨勢,達到永續發展、淨零碳排的目標。

但就是傳統認知的農業大縣雲林,在張麗善縣長有意識的地方政策引導下,讓雲林交出一張不錯的永續發展成績單,也反轉大家對於農業縣不進步的思維,舉例來說雲林就勇奪11座台灣永續行動獎,非六都第一、全國第二的成績,但
也就是雲林的老齡化、人口外流、以農為主的生產模式,讓為政者可以在逆勢的結構中,嘗試創新的政策思維,而且達到不錯的效果。

舉例來說,以畜牧業來說,台灣肉品市場對於國產豬肉需求很大,雲林縣內也有很多養豬場,佔全國四分之一的量,所產生的廢棄物處理就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但是在縣府有意識的科技導引下,推動畜牧糞尿資源化政策,每日共可處理1,190噸廢水。厭氧發酵及沼氣發電設備能處理龐大廢水量、發電,且形成的沼液、沼渣可做為農地肥料,兼顧環保與循環經濟。筆者還有關注到雲林還有台灣少見的肉牛業,在餵養的部分,就是秉持不浪費、永續發展的原則,將縣內生產出較次級、無法供應到市場的農產品,循環利用餵養,而養殖產生的糞便再製成肥料進入到農業生產的循環。

20230725-北市萬華東三水市場,豬肉攤,肉片,傳統市場。(顏麟宇攝)
雲林縣政府推動畜牧糞尿資源化政策,每日共可處理1,190噸廢水。(資料照,顏麟宇攝)

但也就是老年化的人口結構,促使縣府需要用更有效率的資源去照顧年長族群,像是筆者就印象深刻除了推動長青食堂,讓更多人享受營養、健康的飲食,這個作用不只是供餐,而是更緊密的社會安全照顧網,長輩出來吃飯不只是吃飯,更是讓大家知道他的狀態,能適時給予協助。另外透過「天倫D+卡」結合手錶偵測心跳、血氧濃度、GPS定位、緊急呼救等功能,讓失能長輩如果走失,能夠節省社會資源,迅速找到人。

另外在推動減少碳排的政策中,也推動GO share 在雲林設點,扭轉只能在六都才能發展的共享電動車,串連雲林的重要區域,讓觀光與日常生活帶入科技便利,使雲林觀光發展的模式帶來結構上的更新,舉例來說如果我是一個背包客,其實可以一路透過大眾運輸工具到雲林,然後透過GO share去探索這個城市,在整個旅行足跡上大大降低碳排放。

總結來說,永續發展、淨零碳排的目標不難達成,但關鍵點是領導者是否具有敏銳的思維去達成政策目標,成效並不是砸愈多錢愈有效果,往往都是一個創新的嘗試,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