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國應屆畢業生求職之路難上加難

2023-07-18 05:40

? 人氣

自2022年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突破千萬人大關後,中共國家統計局首次針對大學生失業問題,套用勞動經濟學專有名詞,將其統稱為「摩擦性失業」。(示意圖,取自@pakutaso)

自2022年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突破千萬人大關後,中共國家統計局首次針對大學生失業問題,套用勞動經濟學專有名詞,將其統稱為「摩擦性失業」。(示意圖,取自@pakutaso)

中國山東省國營企業近期釋出徵才資訊,招募約1,000名聘僱人員,但求職人數超過預期數量,啟動AI人工智能面試進行首輪篩選。另一方面,根據「智聯招聘」人力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失業率與2021年相比增加近20%,而科技、房地產、電玩等重要產業亦受政策與疫情影響釋出之職缺數銳減,在種種政、經難題相互疊加下,中共恐又將迎來新一輪失業高峰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中國就業市場結構轉型

(一)高階技術人力不足

2021年6月中共工信部、科技部、商務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計畫於2021年至2025年間,加速推動中國由「製造大國」朝向「製造強國」轉變。但根據中共人社部2022年9月公布的「最缺工」職業,目前仍以高科技產業人力短缺為主,占當年度的6%,面對高階技術人才缺工問題,中共近年來雖不斷釋出相關福利與培訓措施,但至今仍無法緩解在推動產業轉型上所面臨的缺工問題。

(二)清零政策導致產業外移

中共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憑藉著低價勞動力與市場強勁需求等兩大優勢下,吸引許多外資企業赴陸設立生產據點,但隨著2019年的新冠疫情爆發以及中共發布「清零」封控政策之後,讓被譽為「世界代工廠」的中國大陸遭到嚴重衝擊。根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於2022年7月發布相關數據顯示,目前約有59%的外資企業考慮將生產據點從中國轉移至東南亞國家,儘管目前中共當局已將「清零」轉向「共存」,但政策的不穩定性仍難以挽留外企留陸發展意願。

新冠疫情、清零政策下,中國14億人的夢魘:核酸檢測(AP)
新冠疫情、清零政策下,中國14億人的夢魘:核酸檢測(資料照,美聯社)

(三)中共整頓民營企業

1.派遣駐點官員

今(2023)年1月14日,中國陝西省委組織部會同相關部門,選派25名重要官員進駐民營企業擔任「第一書記」,同時撰文刊登於《陝西日報》,宣布未來將按照中共政府發布之《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與當地企業發展現況,制定符合民企發展的領導體制,將「黨建」納入企業文化之中,構建符合「中國」特色發展的民營經濟體系。

針對企業內部進駐「第一書記」問題,至今已有不少經濟學者提出質疑,倘若中共仍持續派官員進駐民營企業,除破壞原有自主經營權外,作法恐如同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騰訊創辦人馬化騰及百度創辦人李彥宏等民企老闆一樣,面臨提早卸任的下場;質言之,在直言中共執筆下的「共同富裕」序幕中,民營企業已被設定為「56789」這一角色,既要與資源豐沛國營企業競爭,又要應對排「中」效應、產業外移、訂單流失與防疫清零等因素影響,使得還在觀望的外國投資者裹足不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